知识学习系统的引言(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卡片笔记写作法)

关键词:知识复利,自下而上写作法,知识管理,脑外思考,知识集装箱

卢曼作为社会学超高产的大佬,在他开启开挂的学术研究前,也遇到了记笔记的问题。那些阅读到的有用知识,并没有对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到期望的帮助,即便是阅读时用心地在书本上做划线标记和注释,一段时间后它们照样从自己记忆悄无声息地溜走。如果从文中摘抄语句,离了上下文的语境,可能也再难想起来它的含义。卢曼为了更好的记录知识和想法,发明了卡片盒笔记法。

该书作者是卢曼笔记法的研究、学习和践行者。他向我们展现了卡片盒笔记法及背后的原理,本书也是他的卡片盒笔记法实践成果之一。

知识学习系统的引言(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卡片笔记写作法)(1)

我们在生理和心理上仍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大脑记忆力有限,从大脑提取信息时会被重建和改写,注意力缺陷,误将“记住”当成“学会”,容易被与自己结论一致的事物吸引而忽略与它相反的论点和事实,重复阅读会让我们以为学会了所读的东西(曝光效应),大脑是“一台跳跃式得出结论的机器”

卡片盒笔记法,作为一个可以信赖的外部管理系统,它可以帮我们可以规避上述问题。记笔记可以捕捉我们的想法和外化学习的知识,延伸了知识的存储区域。笔记间的交叉关联不仅促进我们知识网络生长,还能够在反复提取中加深我们的长期记忆。阅读后,在笔记上对内容作详细阐述,检验真正理解的内容,打破我们对知识掌握的幻觉……

卡片盒笔记分为三类:闪念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

闪念笔记

捕捉我们大脑突然闪现的想法和灵感,对格式和记录载体没有特别的要求,要求就是随时随地记录想法,并在记录的最近两天(遗忘前)需要对它进行处理,进行深入思考和其他已有想法连接后,将它转化成文献笔记或者永久笔记,然后对它丢弃。

文献笔记

记录在阅读中有用的知识和理论,以卡片的形式和固定的格式,统一的格式可以免去每次记笔记时对格式选择的脑力消耗和提取信息时的高效。要求一定要以自己的语言对内容进行阐述,因为深入的阐述代表能够理解内容的含义,也代表已经把别人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文献笔记放入文献笔记需要定盒后,需要定期查看并与永久笔记里的想法做关联,产生新的想法,计入永久笔记。文献笔记随后也可做归档处理。

永久笔记

是记录通过思考前两类笔记与现有笔记或者已有的想法产生关联,衍生出来的观点和讨论,这些新观点不刻意分学科和类别,只和之前的想法建立关联,它们可能相互印证、补充或者对立。笔记要注明来源和参考资料,描述做到简明扼要。卡片盒笔记主要的核心——建立关联,发展想法。它需要被放入永久笔记盒,放在和它有关联的想法附近,没有的话,就放在最后。

广泛的阅读和思考,使卡片盒就会收集到越来越多的笔记,这个时候卡片盒的威力开始慢慢显现。让想法慢慢聚集成想法集群,主题也自然而然生长出来——自下而上写作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