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时候吃元宵有什么寓意(你知道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吃元宵的吗)
我们都知道,过元宵节的时候要闹灯会,赏花灯,猜灯谜;要吃元宵;还要秉烛夜游,举国同庆,全民狂欢,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普天同庆,天下太平。
那么,就像端午节吃粽子一样,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吃元宵这个习俗的呢?
今晚听了百家讲坛赵玉平老师的一段精彩演说,才清楚元宵节和吃元宵这两者关系的来龙去脉,原来并不是从有元宵节就开始吃元宵的。
据古代传统名著《孔子嘉语》记载,有一次楚昭王路过长江,在水面上发现一种奇妙的水果,“此物大如斗,赤如日,甜如蜜”就是皮在黄绿相间,瓤是红色的吃起来很甜,不用我说都知道是什么了吧?元宵灯谜啊,你们猜吧!
闲话少说,脉动回来。楚昭王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心思找个明白人问一下吧!于是就派人去请教孔子,孔子说,此物名曰“平时”,他的出现主的是普天同庆,天下太平。
楚昭王听了这番话当然很受用了,此乃祥瑞之兆也。就在民间推广吃“平时”这种东西。这就是元宵最早的来历,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很大的传说杜撰成分。
有资料记载,第一次出现吃元宵是在宋代的时候,那么在宋代之前人们过元宵节吃什么呢?答曰汉代吃肉粥,唐代吃面食。
对喽!也就是说,中国人过元宵节和吃元宵这两个风俗的时间点是不一样的,你说奇怪不奇怪?
庆祝正月十五这个仪式从汉代就有了,汉代过元宵节有个特殊的活动叫摆戏,就是各种杂技,今天在成都有一块画像砖,上面就记载了摆戏表演的场景:上面是一个身姿曼妙的少女,做反身下腰的舞姿,姿势优美,动作到位。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元宵节的龙灯、旱船、高跷、舞狮等都跟汉代的摆戏有关。
张恒在《两经赋》当中就记载了摆戏的生动场景。等到了唐代,元宵节已经转正成为了法定假日,举国欢腾,普天同庆,朝廷照例是要放假三天的,不亚于我们今天的元旦假期啊!而且唐代元宵节在活动上也增加了一项——灯会。
到了宋代元宵节的规模就变得更大了,法定假日也从三天变成了五天,直逼十月一啊!从一个灯会变成了全民狂欢。宋代的《东京梦华录》里也有元宵节盛况的记载,大词人辛弃疾在他的作品《元夕》中有这种一句话: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记载了元宵节的盛况。那句著名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诞生于此。
而且从宋代开始,人们过元宵节就开始吃元宵了,这个风俗一直传到明清,在宋明时代元宵节的盛况在《水浒传》的两个片段中也能看到,一个是元夜闹东京,一个是大闹大名府,这里边都有元宵节的精彩记载。
好了,元宵也吃了,节也过了,来历也科普了,你们呢?欢迎分享更多元宵节的有趣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