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欢的生活日记(谢谢你的朋友圈)

恐惧来自本能

坚强来自信念

杨欢的生活日记(谢谢你的朋友圈)(1)

杨欢

1月26日,大连市友谊医院杨欢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和那些驰援武汉、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不同,她是医院宣传科的负责人,在大后方。她自嘲说自己是个“看眼的,啥啥帮不上。”但从春节开始,她在朋友圈里记录着本院这些“战士们”的点点滴滴,它是我们大连医护人员们在这次“战斗”中的缩影,是那么真实。

从今年的春节开始,所有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心里都明白,这个年不同寻常,一场与病毒的交战开始了。这次的战场是医院,他们就是战士。

杨欢的朋友圈里记录着,大年三十的晚上去医院拜年,大年初二,春节的气氛在医院里戛然而止,她再次去医院,是去给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同事们送行。大年初三,全院职工停止休假,全员上班。这在大连市的其他医院也是如此。从这一天开始,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们逆行,加入抗战病毒的大军。

几张照片,配上前方战士们实时的动态,杨欢觉得自己有义务记录发生在医护人员身边的事,哪怕是小小的细节。前方的战士通过微信和后方的同事们聊着琐事、心情,他们就这样对着手机开玩笑、互相打气,也有睡不着的时候默默地看着等待朋友圈里的新动态,也有忍不住的流泪。

杨欢的生活日记(谢谢你的朋友圈)(2)

杨欢的生活日记(谢谢你的朋友圈)(3)

杨欢的生活日记(谢谢你的朋友圈)(4)

杨欢的生活日记(谢谢你的朋友圈)(5)

王利菊是友谊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私下里杨欢叫她“大菊”。初二参加辽宁省医疗队赴武汉。抵达武汉马不停蹄,经过两天学习培训上岗。她在武汉济和医院呼吸内科工作,收治的都是疑似病例。作为副组长,她每天晚上要开会、排班、上传工作量等等,基本都是晚上12点才能睡。杨欢不忍心占用她的时间,只听听她的语音,聊两句。

杨欢的生活日记(谢谢你的朋友圈)(6)

王利菊

杨欢的生活日记(谢谢你的朋友圈)(7)

2月2日,杨欢写道,又有两位ICU的护士今晨赴武汉了。一位是ICU的大眼睛护士长王梓芳,一位是帅哥男护邹天资。他们半夜在睡梦中接到出发的通知,天资马上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是给自己剃了光头,这是为了进ICU穿隔离衣打理方便。到了武汉,才发现男医生互相理发已成“新时尚”,天资的妈妈说,儿子其实特别在意发型,年前还染了头发。可为了工作二话不说就剪。杨欢在朋友圈发他的光头帅照,特意介绍这位暖暖的大男孩是95后,还是单身哦,哪个姑娘要是嫁了他可有福气了。不光是男同志,奔赴武汉的女医生、女护士也纷纷剪掉长发,为了安全,为了方便。

杨欢的生活日记(谢谢你的朋友圈)(8)

邹天资(左一)

年轻的医生们上了一线也不忘活跃气氛,用调侃和幽默的方式来为彼此坚定信念,在家里的妈妈们则是另一种状态。2月3日,杨欢去了两位赴武汉医疗队员家中,两位妈妈坐卧不安,心像长了草,手机一刻都不能离手,只要信息声一响,赶紧看是不是孩子发来消息了。

在孩子面前,她们保持着母亲的坚强,要给孩子加油,不能拖孩子后腿。孩子走了,她们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是冲往前线,她们说,不担心他们吃,不担心他们累,希望孩子平平安安归来。

杨欢的生活日记(谢谢你的朋友圈)(9)

2月6日,杨欢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段话:“从大年三十开始至今,每天上班,下班在空荡荡的大街上开车行驶,不见几辆车,不见几个人,一开始踩着油门猛跑还挺爽的,现在怎么越来越慌慌的呢?我想念堵车了,想念你追我赶的鸣笛声,想念哪儿哪儿都能看到很多人,想念热闹扎堆儿的广场舞人群……一直以为自己喜静,此时才知道如果周遭都静了,心会慌的。”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心声,现在我们好想看到广场上大妈们随着音乐舞动,好想听见楼下的大爷大叔对着一步象棋争论不休,好想去地铁挤一把。疫情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呢?会的!一定会的!

杨欢的生活日记(谢谢你的朋友圈)(10)

2月8日,这是大连人无法忘记的一天,在正月十五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们大连派出500人医疗队伍驰援武汉。那一晚朋友圈刷屏了,大连人为他们骄傲,也为他们担心着。而在杨欢的朋友圈里则有着更加具体的细节。那是一份采购清单,采购者是骨科护士长梁怡。下午4点接出征通知,6点医院集合,大部分队员是来不及现买东西的。梁怡问询了前两批赴武汉队员后,冲到家乐福找到值班经理说明情况。经理一听,带着她一路小跑往购物车里捡。喷壶脱销了,创可贴没有了,医院里的同事们帮着装箱,整理物品,嘱咐的话说也说不完。

杨欢的生活日记(谢谢你的朋友圈)(11)

医院是一个友爱的大家庭,整个大连也是一个友爱的大家庭,这里面有多少人在为此默默地做了自己能做的,有多少人看着手机里消息默默为他们祈祷祝福,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家乡人等着你们。

杨欢的朋友圈里也记录着武汉人对大连的感激,他们都是最普通的老百姓:肾内科医生贾宝娟说,到了武汉的一大早,大家去了酒店附近的药店,买些走时没有来得及准备的东西。老板听说他们来自大连,又给赠送了很多常用药。他们觉得很过意不去,硬是给老板塞回去了二百元钱。当曲冬霞主任和几位队员进到这家药店时,老板跟在买药的当地人说,他们是从大连来帮助我们救命的,你说能要他们钱吗,当地一位男士说,不能不能,我来付款。来到武汉的第一天,队员们被武汉的药店老板感动了。

已经在武汉开展医疗工作的大菊把冒着热气的元宵画在防护服上,还写上了每一个人的心愿。希望这种力量可以传递给在病区的患者们,这个不同以往的元宵节,大家一起面对,一起战斗。

杨欢的生活日记(谢谢你的朋友圈)(12)

与病毒的战役还在进行着,杨欢所在的友谊医院,还有准备驰援武汉的预备队,还有支援市六院的预备队,大家都随时待命。她说:“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之前对于战争的了解完全来自影视作品和小说,我看到的是战士们出征前写血书,喊着号子向前冲。现在,医护人员没有血书,没有口号,但是擦干眼泪向前冲的样子更打动我。

当病毒肆虐,身为医护人员会抛弃本能的恐惧,迎头与病毒狭路相逢,没有人会后退。但他们绝不是独行的战士,整个国家,每一个省市,每一个小家都在为打赢这场战疫尽一份力,我们也祈祷着。他们身披着看不见的铠甲,那就是全社会对他们支持、理解和爱。加油!了不起的医护人员,你们每一个都是英雄。

记者眼前的杨欢一直在忙碌。她说,她会一直关注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战友们,她朋友圈里的战疫现场,还会时时更新中……


文字:常婷

图片来自受访者朋友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