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2岁女博士怀孕(2012年安徽80后女博士怀孕后瘫痪)

北京42岁女博士怀孕(2012年安徽80后女博士怀孕后瘫痪)(1)

文|陈可爱

编辑|旧闻档案

前言

“下肢痉挛性截瘫轻度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看到提问后,坐在轮椅上的王磊吃力得抬起右手,缓慢地敲打着键盘,仅剩的一个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生怕错过患者的提问;

这就是80后医学女博士、曾经的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王磊的日常工作;

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何一个医学高材生会坐在轮椅上,靠一只眼、一只手艰难“行医”?她的身上究竟发生过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旧闻就带大家一起了解这位命途多舛,但是决不放弃的80后女医生的励志事迹;

北京42岁女博士怀孕(2012年安徽80后女博士怀孕后瘫痪)(2)

王磊

湘雅博士 医学人才

2001年,安徽女孩王磊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这座中国医疗院校中的殿堂级学院,是众多立志从事医疗工作学子们梦寐以求想要进入的地方;幸运的是王磊经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心中的理想,当时她选的是临床医学。

本科毕业后,王磊考上了湘雅的五年制博士培养计划,主攻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是湘雅医学院的强势学科,也是我国最早的神经内科科室。

能考上这门学科的博士,可想而知王磊的学习成绩有多优异。

“我为什么要学这个?因为神经内科是最难的,人的全身都可以换,但是脑袋不能换。”

“像脑卒中、脑出血、脑梗,帕金森,搞不懂的病全在神经内科。”

年轻的王磊认为有难度就代表有挑战,她喜欢攻克难关带来的满足感,更希望自己能为人类医学水平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读博期间,王磊不忘初心,一门心思地努力学习,发表学术论文,还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全额奖学金。

医学博士这道“门”,踏进去难,踏出来更难。

想要顺利毕业,拿到医学博士的学费,读博期间除了要学习浩如烟海的医学知识,还要在各个科室参与临床轮转实习,以及发表相关论文,才能达到毕业要求。

2011年,当她的同学达不到要求而不得不延迟毕业时,王磊已经在思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因为她是少数可以按期毕业的姣姣者之一。

由此可见,王磊绝对是尖子生中的尖子,是国家医疗人才中的人才。

北京42岁女博士怀孕(2012年安徽80后女博士怀孕后瘫痪)(3)

博士毕业后,王磊入职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因为自己是安徽人,未婚夫(现已离婚)是湖南人,南昌算是夫妻俩老家的中点。

“南昌划归到西部,也算是支援西部开发。”

同时,在王磊看来,在南昌发光发热,也算是为西部开发尽一份力。

入职后,因为博士生不用规培,所以轮岗半年后,王磊便进入了神经内科,成了“王医生”。

随后,学业、事业双丰收的王磊,又收获了爱情的大丰收,与相爱多时的未婚夫喜结连理。婚后没多久,便有了爱情的结晶。

1982年出生的王磊,在人生头30年,她想要的一切都在自己的努力奋斗下尽收囊中,成了令人艳羡不已的“别人家的孩子”。

如无意外,她将会成为三甲医院里一名出色、受人尊敬的医生,她和家人会过着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不负此生。

可惜,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突遭厄运 接连受挫

2012年的12月13日傍晚,王磊结束24小时的连班,筋疲力竭,回到家感到头晕眼花,身体很不舒服,随后便呕吐。

因为此时的王磊已经怀孕三个多月,所以呕吐的时候没当回事,她只是和母亲说:“很难受,吐得就像喷的那种,还流鼻水了,和以前有点不一样。”

话音未落,“咚”一声,王磊便失去意识,昏倒在地,心跳竟然也停止。

幸好,当时前夫也在家,同样是医学生出身的他第一时间帮王磊实施按压,争分夺秒地将心跳“抢”了回来。

北京42岁女博士怀孕(2012年安徽80后女博士怀孕后瘫痪)(4)

“全身瘫掉了,还伴有呼吸困难,我们马上给她做了CT、上了呼吸机。”

唐振宇是王磊的同事,当时他正在值班,接诊到王磊时,他感到难以置信,冷静下来又觉得似乎早有预兆。

据他回忆,前不久王磊曾经提过自己身体的异常,她说:“左边的眼皮偶尔会掉下来,眼睛会变小一点,但是过一会儿就恢复了。”

“脑干是人体维持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的中枢。这个地方被破坏掉,如果不能够及时控制,很多人立即就会去世。”

通常脑干出血的病人中,三分之二的人还没到医院就已经一命呜呼,王磊能活下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一开始,医生给王磊上的呼吸机是从嘴巴插管的无创呼吸机,一周后,因为病情加重,又将气管切开,重新装上有创呼吸机。

王磊戴着呼吸机在ICU躺了2周多,总算熬了危险期。但亲属们又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挑战。

因为她曾经“假死”过,送医后又上了呼吸机,治疗用药也有副作用,所以主治医生担心孩子的健康受到影响。

王磊腹中胎儿可能会患有后遗症,这让她的亲属们陷入两难境地。孩子是去是留,成了他们无法回避的难题。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王磊母亲力排众议,坚持要保住孩子,她相信这也是女儿的决定,她说:“不帮她保住孩子,她醒了一定很后悔。”

为了劝服其他人,母亲还拍着胸脯打包票:“即使生下来真的有问题,我也可以负责到底。”

话虽如此,但主治医师唐振宇却并不赞同,他从医生角度出发,认为保住孩子会增加治疗王磊的难度。

“首先要保住大人,才能去考虑能否兼顾小孩。”

如果用药时要顾虑孩子的健康,势必会有很多限制,对此,唐医生十分无奈,“为了孩子,王磊很多药是不能用的,导致她的治疗比常人困难很多。”

北京42岁女博士怀孕(2012年安徽80后女博士怀孕后瘫痪)(5)

除此以外,王磊持续发高烧也是个大难题,因为母体持续高热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既要给孕妇退热,又要顾全胎儿的健康,最终,医生让王磊躺在冰板上进行物理降温。

“天天躺在冰上,还要配合治疗,我看着就难受,天天哭。”

看到女儿遭受如此磨难,还要担心外孙的健康问题,对未来充满疑问和恐惧,王磊的母亲头发几乎愁白了。

难关再难闯也得咬牙坚持下去。母亲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苦苦煎熬,每天守在女儿身边,每隔两小时用针管给女儿打饭到胃里。

在母亲的悉心照顾下,王磊腹中的胎儿慢慢地正常发育起来,事情的态势朝着可喜的方向发展。

2013年4月22日,距离预产期大约还有4周,医生给王磊做了剖腹产手术。

6斤9两,王磊顺利分娩出一个哭声洪亮、各项指标正常的健康男婴。

孩子健健康康,这让所有人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下。但王磊的病情却因为分娩而急速恶化。

过了没几天,王磊便因为分娩输血引起血压升高,导致大脑右侧再度出血,陷入深度昏迷。

距离第一次脑出血半年后,王磊恢复意识,清醒过来。

北京42岁女博士怀孕(2012年安徽80后女博士怀孕后瘫痪)(6)

“为什么会这样?我是在做梦吗?”

她难以接受“一觉醒来”竟然躺在自己曾经负责的神经内科病床上。

因为脑干出血,她的大部分肢体都失去了知觉,双腿动弹不得,左手虽然能动,却毫无知觉,抓着馒头却不知道形状,也无法控制力度,换言之,能动却没有用。

她的交感神经通路也因为脑干出血而“大罢工”:右眼瞳孔缩小,眼球内陷,无泪。

因为没有泪水冲刷眼球,她的右眼得了角膜炎,恶化后便不幸失明。

“我自己最能理解我自己。”

“没感觉”、“没力气”、“看不见”这些症状都是她曾经接触过的病人们问诊时所描述的症状。

当她自己对这些症状感同身受时,她感到异常绝望,因为她清楚治愈率有多渺茫。

人们常用“已经到最低谷了,还能更糟糕吗”这样的话安慰自己,王磊亦是如此,现实却真的更糟糕。

“我们离婚吧。”

已经站在悬崖边的王磊,被丈夫的离婚请求一拳击倒,坠入绝望的谷底,千疮百孔的心摔得粉碎。

北京42岁女博士怀孕(2012年安徽80后女博士怀孕后瘫痪)(7)

短短半年,上天残忍地收走了所有美好,给了自己接二连三的打击,崩溃的王磊每天都仰天叹息,质问老天:

“Why me?为什么偏偏是我?”

重新起航 “敲”出新生活

“我是病因不明,现在年轻人得脑卒中,有很多是罕见病。”

对于一名病人,回归现实生活才是噩梦的开始。

王磊理解医学的有限,她无可奈何地说:“估计等我死了之后,做解剖才知道吧。以后再说咯。”

2013年8月,王磊状态稳定后,曾试图与主治医师一起寻找病因。可惜该做的检查都做了,仍然没找到病灶。

“我们还找了天坛医院做血管造影的专家,也都没有找到非常明显的病变血管。”

这是个十足的坏消息,因为这意味着王磊无法通过手术解决出血隐患。

关于女儿的病,母亲陈女士始终认为之所以病发,很大程度上源于工作强度太高。

因为发病前王磊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即使是怀孕期间,已经有了强烈的妊娠反应,每天也要负责诊察近20个病人。

对此,母亲曾想接受媒体和律师的帮忙,和医院打官司,但王磊及时制止了母亲的“胡闹”。

“脑出血不一定是加班造成的,不要和医院闹。”

北京42岁女博士怀孕(2012年安徽80后女博士怀孕后瘫痪)(8)

2014年,病情得到控制的王磊回到家中休养。

由于长期卧病在床,王磊的肌肉严重萎缩,无法自如活动。

坐上轮椅、离开轮椅,以及吃饭、洗澡、睡觉等所有基本需求,全都要借助父母的帮助。

作为自己病情领域的“专家”,王磊清楚留给自己的黄金康复期时间很短,“一般病发后一年恢复得最好,我已经躺了半年多了,要抓紧。”

因此,每天午觉后,她都坚持踩脚架、练习站立。为了保持平衡,她每天都要被捆在站立架上两个小时。

同时,康复训练中的按摩,还要让她忍受20根银针的“酷刑”。

“我有爸爸妈妈,还有儿子,我要活下去,我要坚持。”

无论多痛苦、多难熬,王磊都不曾说过“放弃”二字。

不过,人心都是肉做的。前夫对婚姻的放弃,令她心寒不已。自从提出离婚后,她便鲜少见到他的身影,更感受不到他对母子俩的关心。

2016年,王磊和前夫正式办理离婚。

“我只能这么说,我能够理解他,但是原不原谅是另外一回事了。”

关于前夫,王磊不愿多谈,也不愿想起,她可以理解对方的选择,却无法像圣人那样做到原谅、不抱怨。

“我没法再去医院上班了,这辈子也无法做医生了,但我想做点什么。”

“国家培养我读博士,还拿全额奖学金,我总要对社会有点用。”

一切包裹在感情中的虚伪消失后,王磊看着为自己愁白了头发、累弯了腰的父母,想想年幼的孩子,告诉自己不能消沉,不能倒下,要“站”起来。

学医是自己的理想,专业的医学知识、国家和学校的栽培都不能白费,思前想后,王磊决心做回那名救死扶伤的王医生,延续自己的医生梦。

有志者事竟成。优秀的灵魂绝不会因逼仄的躯壳而停止前行。

2016年,34岁的王磊开始自学编程技术,尝试购买域名。在亲戚的帮助下,她拥有了自己的网站。

她将创建网站比作“建房子”,域名就是地皮,编程过程就是盖房子的过程,内部设计则是装修,“房子”装修好了就可以对外开放了。

今天添一块砖,明天加一片瓦。王磊像燕子衔泥筑巢一般,一点一点地搭建起一个命名为“花甲论坛”的公益咨询网站(www.60old.cn)

花甲论坛,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旨在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答疑解惑的问诊平台。

论坛页面并没有精致的设计,简单的仿佛上个世纪遗留下来的互联网平台,却倾注了王磊的心血和智慧。

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花甲论坛涵盖了多个板块;除了专门问诊的“老年病专区”,还有关爱老年人精神生活的“老年活动区”和“休闲灌水区”。

不难看出,王磊将自己的所有热情和毕生所学都倾注到这个网站上。

“24小时内回复”

这是开创论坛初期,王磊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这个回复速度对常人来说不算什么,于王磊而言,却异常艰难。

北京42岁女博士怀孕(2012年安徽80后女博士怀孕后瘫痪)(9)

一分钟,正常人可以敲出60个左右的字,而王磊却只能打出两三个字,因为她只能用右手的一根手指敲键盘。

为了回复一个提问,她先要花上三四分钟将关键字输入专业的医学平台进行查证,然后再回到自己的论坛,缓慢地为提问网友打出答案。

脑干出血的后遗症导致她每隔20分钟都要滴一次眼药水,两只眼睛,一只对不上焦,一直则总是往上跳,她连看清屏幕上的字都要耗费大量精力。

然而,尽管只有一只眼睛和一根手指可以依靠,王磊仍然咬牙坚持,每天花4小时坐在电脑前维护网站,免费为提问者答疑解惑。

“我刚开始也没想论坛有用,我的期望值也不是很高的那种。所以我只要做出来了,我就觉得我做成了一件事情。”

身残志坚、心有大爱的王磊将这件事一坚持就是五年多,8000余个小时。

这五年来,经过她坚持不懈的“奋战”下,目前该网站已有4124名会员,帖文7154条,累计帮助了4000多名患者。

坚守初心 照亮人心

论坛的在线问诊是免费的,在线行医不仅不能给王磊带来收入,每年还要缴纳一百多杂费,但王磊从未觉得这是个赔本的买卖。

因为从决定创办网站那一刻起,她就不曾有过半点功利的心。

她的想法很简单,她说:“学医是我的梦想,我们的国家、社会都需要医生这个职业。”

在她看来,自己既然是一名党员,又靠着国家给的奖学金读完了博士,就应该回报社会,服务大众。

“一定要做些事情,而不是索取。”

北京42岁女博士怀孕(2012年安徽80后女博士怀孕后瘫痪)(10)

曾经的王磊,冲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是穿梭在门诊和病房的白衣战士;

如今的她,虽然突遭厄运,整日囿于小小的轮椅、站立器,无法自如活动,却仍然尽自己所能做一名医者,做屏幕前的白衣天使。

命运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

病魔无法让她自暴自弃,命运无法令她向不幸屈服,她凭着医者的初心和无私大爱,唱响了自己的人生之歌。

“常常熬不住的时候也想找个靠山靠一下,可怎么找都会发现,有的山长满荆棘、有的山全是野兽,所以,你应该是自己的那座山。”

谁无暴风骤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的那座山,温暖、安全、充满力量、面向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