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楷书100首 唐代的一位大诗人

唐代天宝元年,长安城中来了一位大诗人,这位诗人初来京城,没有一个至交好友,孤身栖身在旅店当中。

一日,他信步走进了一座道观,一名道士见到他之后纳头便拜,而后两人相对畅饮,眼花耳热之后,这位道人才想起没带酒钱,于是就将自己随身携带的“金龟”付了账。

唐李白楷书100首 唐代的一位大诗人(1)

贺知章《孝经》草书长卷

这位大诗人感其豪爽,给他写了一首诗——《对酒忆贺监二首》。

这位大诗人就是李白。这位道人就是大书法家贺知章!

稍微了解一点文学史的朋友都知道贺知章是一位大诗人,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名声显赫,盛极一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也是一位不世出的大书法家。

自古诗文与书画是不分家的,唐代的大诗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王维、李商隐、杜牧这些人都能写一笔好字,而贺知章的书法则是真正登峰造极的境界!

唐李白楷书100首 唐代的一位大诗人(2)

贺知章《孝经》草书长卷

他是草书大师怀素的前辈老师,是“草圣”张旭的指教好友,两个曾共同切磋书艺,就连著名的“画圣”吴道子和“诗仙”李白都对他的草书极为推崇,也曾多次像他讨教书艺。武则天时期的书法高手钟绍京也是贺知章的至交好友!

陶宗仪评价贺知章的草书:

“善草、隶,当世称重。晚节尤放诞,每醉必作为文词,行草相间,时及于怪逸,使醒而复书,未必尔也。”

唐李白楷书100首 唐代的一位大诗人(3)

贺知章《孝经》草书长卷

意思是说贺知章的草书和隶书天下独步,在晚年的时候喜欢醉后写字,往往臻妙,酒醒之后,便再也写不出来了!所以世人将其誉为“书法狂人”,只可惜1000年来,其书法名气一直被埋没!后世没有一个人能超越他!

有一本书法理论界流传甚广的著作《嘉泰会稽志》说贺知章的书法:

“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笺翰,共传宝之”。

唐朝人有“题壁”的传统,这种风潮一直延续到宋代,在茶肆酒楼当中往往刷有白壁,以供文人墨客酒后挥洒,贺知章便喜此道,他酒后写的字,就便是张芝、索靖也有所不能,有心人往往将其书法复制下来,被世人奉为至宝!

唐李白楷书100首 唐代的一位大诗人(4)

贺知章《孝经》草书长卷

那为什么贺知章的书法远不如张旭、怀素等人出名呢?一是贺知章是以诗名传世,其书法之名为诗名所掩,二是其传世作品极少,仅有一件草书《孝经》传世!

贺知章的这卷草书《孝经》写得极好,有人曾评价唐代草书,每个人都有缺憾,而唯有贺知章被誉为“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由此可见贺知章的书名之隆!

唐李白楷书100首 唐代的一位大诗人(5)

贺知章《孝经》草书长卷

贺知章的这卷《孝经》乃是小草写就,通篇充满了隶意,显得朴茂而古雅,论及气息与格调上承汉魏之风,在书写的起承转合当中有着唐人的严谨与张力,也不乏晋人的温润和妍美,贺知章的草书对宋人和元人影响极大,只可惜这件《孝经》原作已经流传到了日本,国人想将一面而难得!

此作也因是唐代草书的经典墨迹,对于后人学习唐代草书笔法亦极为重要!

唐李白楷书100首 唐代的一位大诗人(6)

贺知章《孝经》草书长卷

如今,我们将贺知章这件藏于日本的《孝经》按照原作比例进行1:1复制,还原出了跟原迹毫无差别的作品。

此作历经千年之久,墨色已然略有退化,但依旧能清晰可见。每个字的起收与行笔都细腻而清晰!

欲购此贺知章此卷草书《孝经》,请点击下面惠购:

唐李白楷书100首 唐代的一位大诗人(7)

贺知章《孝经》草书长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