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影代表着阮玲玉的最高成就(阮玲玉经典默片神女)

由吴永刚导演,著名影星阮玲玉主演的无声黑白电影《神女》拍摄于1934年,是20世纪30年代少有的聚焦低层边缘女性的电影之一,该片一经上映虽然没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但每一个看过电影都给予了影片最高的评价。时至今天,再次重温时,依旧觉得这是一部经典之作,《神女》曾被公认为是我国默片的巅峰之作,也被国际影坛誉为中国电影黄金年代的最佳默片之一,这部影片在豆瓣评分高达9.0。

女神电影代表着阮玲玉的最高成就(阮玲玉经典默片神女)(1)

《神女》豆瓣评分9.0

《神女》的故事概括

1930年代的上海,主人公(阮玲玉饰)孤身一人带着襁褓中的儿子为了生存沦为暗倡,她白天在家照顾孩子,晚上抹上口红、换上高跟鞋风情万种的走在灯红酒绿街头寻找客户,以此赚取生存粮食。因暗倡身份,她是被警察驱逐抓捕的对象,一次为了躲避警察,她误入恶霸章老九家,被章老九看中并长期霸占,章老九以她年幼的儿子相逼迫,让她以出卖身体所得的钱财来供养他挥霍赌博。主人公也曾受不了欺压几次试图逃脱控制,但均失败告终。后来她儿子到了入学年龄,忍辱负重的女主人公悄悄的攒下学费送儿子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期望以此来改变儿子未来的命运,但她暗倡的身份被学校学生家长得知,众人联合向校方施压,最终她的儿子被学校劝退,走投无路的她本想用偷攒下的血汗钱带着儿子远走他乡,哪知钱财被章老九发现偷走并拿上赌桌输得精光,深觉失去了所有希望的主人公愤怒不已的拿起酒瓶砸死了章老九,她反抗了一直压榨她的恶霸,但也因杀人罪被投到监狱被判12年有期徒刑。

女神电影代表着阮玲玉的最高成就(阮玲玉经典默片神女)(2)

主人公因为杀人罪被投监狱

以下以时代背景、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原因三方面浅析电影《神女》。

《神女》的时代背景

1930年的上海,正是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并存但又不能和谐相处的时代,一方面社会的整体还是以男人为主体,女人依附男人而活,女人的言行举止依旧受封建礼教的严苛审视;但由于上海开埠,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吸引了大批洋人与走在思想前沿的新时代人物在此地聚集,这一部分人因接受的都是西方新思想的平等教育,对于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制度有着天然的排斥和反抗, 他们一边大力批判这一腐朽文化一边鼓励人们(特别是女人)站出来为自己争取平等的人权,受这一部分新文化的影响,女性中有一部分人的自我意思开始觉醒,她们高喊女性解放的口号,开始支持女性打破旧俗,走出家门实现其自我价值。

在新旧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因都没法彻底推翻某一文化,导致两种文化并存但又不能协调的工作状态。

而主人公依附着这一背景生存,因为女性解放的思潮,她即使是一个女人也能走出家门为自己谋取生存活路,但在“至亲好友,无保不荐”的社会环境下,她唯一能出卖的只有自己身体的支配权,成为男人们的欲望发泄体,从他们手中换取生存的粮食;但一边又因为她的暗倡身份被传统文化所不容,所以她被邻居嚼舌排挤,被众人指点鄙视,主人公能自食其力的同时,也被周遭环境彻底边缘化。

女神电影代表着阮玲玉的最高成就(阮玲玉经典默片神女)(3)

主人公因暗倡身份被邻居指指点点

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生存困境——女性生存欲望被传统封建文化的层层恶意强加于身

如果主人公只是为了自己生存选择做暗倡,那么这个角色并不值得同情没有闪光点,但导演还给主人公安排了另一个身份——母亲。

母亲这一身份让人对主人公暗倡身份多了一份理解宽容的同时,也让这个角色与片名《神女》联系起来,神女即是指她从事“倡妓”工作的同时又用母性的圣洁、高尚的人格使她升华为真正意义上散发光辉的神圣女子形象。

女神电影代表着阮玲玉的最高成就(阮玲玉经典默片神女)(4)

女主人公与年幼的儿子

一边是夜市下穿着高跟鞋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调笑妓女,一边是怀抱儿子,梨涡浅笑的崇高母亲形象,当双重身份碰上复杂的社会环境,本就生存艰难的她遭受着来自传统封建文化重重恶意。

镜头外的我们知晓主人公为何会走上“暗倡”的路,但主人公周遭的人并不关注她卖身的原因,他(她)们选择性忽视主人公身边嗷嗷待哺的孩子,记住的只会是主人公一到晚上,就踩着高跟鞋子、穿着收着腰身的时尚旗袍在夜市下穿梭,一看就是“不正经”的人。带着这一层偏见,主人公因“暗倡”身份受到了周遭环境的三重恶意。

1.来自左邻右舍的长期指点和鄙视——同一阶层互相欺压,没有同理心

暗倡身份让她与一直以来的传统女性相悖,她被左邻右舍指点、鄙视的同时,也彻底被孤立排斥,最后连她的儿子也难以躲避这种歧视。

女神电影代表着阮玲玉的最高成就(阮玲玉经典默片神女)(5)

左邻右舍的指点和鄙视

邻居的孩子与她的儿子玩耍时,被邻居制止叫回了家,并称主人公的孩子为“贱种”,懵懂的孩子不高兴的跑回家询问母亲,为什么别人称他为“贱种”时,她抱着儿子,默默无言却也心如刀割。

2.来自恶霸章老九的长期压榨和羞辱——男人对女人的强迫压制

暗倡作为社会的底层人物,并不受主流文化待见和保护,相反还会受到警察的驱逐和抓捕,主人公受到的第二重恶意就是因为警察发现她的暗倡身份,在追逐她时她慌不择路的跑进恶霸章老九家,导致她被恶霸章老九长期压榨和羞辱。

女神电影代表着阮玲玉的最高成就(阮玲玉经典默片神女)(6)

主人公误入恶霸章老九家

章老九本就是地痞流氓,带着一帮小混混靠欺压同阶层的弱小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他们吃喝嫖赌,不务正业,女主公误入恶霸头子章老九家,不异于送上门的财、色,章老九怎会放过,更别论主人公还有一个软肋—孩子。

章老九死死捏住主人公的七寸,用孩子逼迫她长期提供钱财与身体供他享用。

3.来自学校对孩子的歧视——对底层边缘人物的不包容

主人公因暗倡身份身受其害,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与她一般被人歧视,所以她在章老九的压迫之下,处心积虑的靠着出卖身体的钱财偷偷积攒着孩子的学费,用尽心力把孩子送去学校接受教育,想借此让孩子脱离她娼妓身份的影响改变孩子的命运。

孩子上学的那段时光,是主人公最快乐的日子,她每天接送孩子放学,辅导孩子做作业,跟孩子学习学校教的体操,那时的她以为看见了希望,可是好景不长,她暗倡的身份被学生家长发现并举报到了学校,他(她)们向校方施压,声称自己的孩子不愿与娼妓的孩子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

女神电影代表着阮玲玉的最高成就(阮玲玉经典默片神女)(7)

主人公高兴的接孩子放学

学校的校长家访了解情况后,对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艰难求生表示理解和同情,最后在学校的教师大会上挺身而出为她们据理力争,声称不能因为母亲是暗倡身份就否认孩子的人格,可是这样的争取最终也无济无事,校方考虑到学校声誉,以及联名上书的家长意见,最终还是剥夺了孩子的上学资格。

她的生存困境可以用出卖身体支配权得到缓解,但周遭越加冷漠刻薄的生活环境却使她本就艰苦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她的辛苦、挣扎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体恤的同时,人们还会把一切错处归咎在她这个弱女子身上,当被寄予她所有希望的儿子被学校强制劝退后,她终于意识到,想要让孩子跳脱她身份的歧视和影响,只有远走他乡换一个全新的环境(含有一定的自欺欺人的心态).所以,她迫不及待想拿着偷攒下的钱财带着儿子离开这个一直把他们母子拒之门外的大上海,可是命运再次给她重重一击,她偷攒下的钱财被章老九偷走并拿上赌桌输了个精光。

如果说孩子退学是掐断了她想让孩子用读书受教育来武装孩子脱离她暗娼身份影响的愿景,那么被章老九偷走的那笔钱财就是她从头再来的最后一条退路,当唯一的退路都被章老九残忍的破坏时,怒不可遏的她终于不再隐忍,拿起桌上的酒瓶砸向了章老九的脑袋。

女神电影代表着阮玲玉的最高成就(阮玲玉经典默片神女)(8)

主人公砸章老九的脑袋

导致主人公悲剧的原因分析

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几次生活转折:单亲妈妈为了生存沦为暗倡→躲避警察误入章老九家→被章老九以孩子相逼压榨和欺辱→为避免孩子受到歧视送孩子去学校接受教育→暗倡身份被发现孩子被强制退学→想拿偷攒下的钱财远走他乡→发现钱财被章老九偷走找他理论→忍无可忍之下的杀死章老九→因杀人罪被判12年刑

她生活中的每一次转折都预示着另一重悲剧加身,她半生所遭遇的都是恶意,是一个悲剧人物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导致她这一悲剧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时代的悲剧

主人公在新旧文化两相交替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虽然此时已经有了解放女性的口号,但社会主流没变,封建意识依旧根深蒂固,女性的自我实现和独立还是被规定在封建礼制的框架之内,就连主人公自己都深觉自己卑微不干净,有一定的自我厌弃感,可因为是一位母亲身份让她又保留母爱的神性,为了生存她不得不接受羞辱和鄙视,当她生存空间被时代背景一再压榨,她唯有投身监狱才能得到片刻安宁,这是主人公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所有被压迫的女性的悲哀。

女神电影代表着阮玲玉的最高成就(阮玲玉经典默片神女)(9)

主人公在狱中想起儿子

2.家庭关系中孩子父亲的缺席

影片中主人公孩子的父亲一直缺席,唯一一次有他出场时是送孩子去上学时,学校询问孩子父亲身份时她眼神躲闪,然后不自然的说“他的父亲早死了”,从主人公的神色无法推断孩子父亲的真实情况,但有一点却可肯定,他抛弃了主人公和他的孩子。

在那个时代,一个家庭中的主要顶梁柱就来自于男人,而男人的缺席就犹如屋顶的瓦片被人揭去,没有了遮风挡雨的瓦片,一个家庭也就要接受来自四方的狂风暴雨,没有了男人第一道防线,女人只好挺身而出,用她柔弱的身子面对凛冽的寒风以期望护住身后的孩子。

可以说孩子父亲的缺席是造成主人公悲剧的源头,孩子的父亲得到了她,让她生下孩子后又残忍的抛弃她,最终让她孤身一人带着孩子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层层恶意,最终也导致她被章老九霸占压榨时,章老九的肆无忌惮,而她则少了一份反抗恶霸的底气。

女神电影代表着阮玲玉的最高成就(阮玲玉经典默片神女)(10)

恶霸章老九

3.主人公人际关系的缺失

马克思曾说过:交往是人类的必然伴侣。人都是群居动物,在社会里生活一天,就一定会与其他人产生交集产生社交圈,可在主人公这里,她的人际关系完全缺失,她无亲朋也无好友,完全是孤身一人,唯一有亲密关系的竟然是自己年幼的孩子。

或许这与她的暗倡身份有一定关系,但主人公自己对于人际关系也是一副消极抵抗的态度,她自己率先拒绝与他人交流维护人际关系,被人指点鄙视时,也从没想过反抗和分辩,只是默默垂泪,其实此时只要她开口解释自己卖身原因顺便卖卖惨,虽然不能得到实质帮助,但至少能得到同类女性的丁点怜悯,可是主人却拒绝交流,把自己彻底隔绝在人群之外,由此主人公人际关系交往的完全缺失导致她被生活压迫时,竟无一人站出来给予她一丝善意,哪怕是口头鼓励都无。

她的自我孤立,彻底断送了她得到同性或者异性同情和帮助的唯一可能。

女神电影代表着阮玲玉的最高成就(阮玲玉经典默片神女)(11)

主人公人际关系的缺失

导致主人公悲剧的三大原因中,如果说第一、二是不可逆的,那么第三个则是主人公间接导致,完全拒绝社交的主人公相当于把自己摆在了孤立无援的位置,因此她的悲剧也带着一定的必然性。

结语

电影《神女》以底层边缘女性为视角,写实时代背景下女性生存困难的社会现实,导演着重刻画主人公母亲身份和现实困境,让人清晰的认识到,那时的所谓女性解放,也只是口号喊得响亮,对女性的自主独立其实没有一点实质帮助,女性仍然被封建旧思想禁锢着、规定着。

《神女》是作者看的第一部默片,时隔90年再度探访,依旧震撼于导演才华和阮玲玉的美貌和演技,这部电影的确担得起最高赞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