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书法家陈忠建简介(陈永正陈初生张桂光书坛三老力作亮相云端)

4月21日,“传承书学·守望岭南”——陈永正、陈初生和张桂光书法作品联展在广州双年展文化数字馆拉开帷幕。展览由刘育青策划,共呈现3位书法大家72件作品。

陈永正、陈初生和张桂光,是广东乃至全国书坛耳熟能详的名字。无论学术成就,还是书法造诣,他们都是岭南书法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3人都是中山大学中文系容庚、商承祚教授门下的研究生,师出名门,乃成大家。他们如今也都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3位先生在书法风格上各具特色,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深厚学问滋养下透出的‘文化底蕴下的儒雅’。”刘育青说。

台北书法家陈忠建简介(陈永正陈初生张桂光书坛三老力作亮相云端)(1)

从左至右:陈初生、陈永正、张桂光

陈永正字止水,号沚斋。现为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196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78年考取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15年荣获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台北书法家陈忠建简介(陈永正陈初生张桂光书坛三老力作亮相云端)(2)

陈永正 《茶隐庆生》

台北书法家陈忠建简介(陈永正陈初生张桂光书坛三老力作亮相云端)(3)

陈永正 《刘煕载云》

陈永正的诗词与书法双璧辉映。多年来,他从事中国古籍整理和研究工作,尤以古代诗文的编选、笺注、校点著称。他还从事中国古文字学、书法、方术、道教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岭南书法史》更被誉为地域书法史的“拓荒之作”。他的书法古雅清刚。帖情和碑意、秀美与朴拙、书卷气与金石气和谐统一,秀美刚健而无媚姿俗态,处处流露出典雅灵动的风采和个人的笔墨情趣。

陈初生为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涟源人。2012年,“人民万岁鼎”铸成并陈设于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厅。宝鼎上方正中刻的“人民万岁”印章和鼎内壁铭刻的95字金文,这份“扛鼎之作”就出自陈初生的手笔。

台北书法家陈忠建简介(陈永正陈初生张桂光书坛三老力作亮相云端)(4)

陈初生 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长沙》词四条屏

台北书法家陈忠建简介(陈永正陈初生张桂光书坛三老力作亮相云端)(5)

陈初生 《人民万岁鼎铭文长卷》

陈初生曾参与我国第一部形义兼备的古文字字典——《金文常用字典》编纂工作。字典全书65万字、全部手抄完成。在古文字学和书法的深厚学术滋养之下,陈初生在篆刻、诗联、琴铭、收藏多点开花。他还拜师学习古琴,制作琴铭达70多篇,留下诸多佳话。

祖籍广东南海西樵的张桂光,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桂光早年师从岭南名宿朱庸斋、李曲斋先生习诗词、书法,后考入中山大学古文字专业,从容庚、商承祚先生治甲骨金文之学。

台北书法家陈忠建简介(陈永正陈初生张桂光书坛三老力作亮相云端)(6)

张桂光 《画笔书林联》

台北书法家陈忠建简介(陈永正陈初生张桂光书坛三老力作亮相云端)(7)

张桂光 《艺藏》

得益于深厚的文字学功底,张桂光对书风书体也有全面把握。“纵观全国书坛,把一种字体写得很好很精或个人面目非常强烈的名家不少,但像桂光这样篆、隶、楷、行草众体兼擅,各种书体都能达到较高水平的并不多见。”陈永正曾如此点评。

刘育青介绍,陈永正、陈初生和张桂光3位名家过从甚密,友谊笃厚。早在2015年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以古求新·抒写心源——张桂光书法作品展”上,曾任中华书局编审的同窗好友陈抗就曾建议3人举办联展。如今,联展终于在“云上”得以成为现实。

观展TIPS>>

展览名称:“传承书学·守望岭南”——陈永正、陈初生和张桂光书法作品联展

主办单位:广州双年展文化数字馆

【记者】杨逸 孙羽嘉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作者】 杨逸;孙羽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