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五言诗(一日一花一诗紫薇花)
一日一花一诗:紫薇花
枯木
《紫薇花》
【唐】白居易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 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白居易一生写过三首和紫薇有关的诗词,其中两首分别自称为“紫微郎”和“紫薇翁”,另一首诗是欣赏紫薇花怀念朋友元稹的诗词。从这三首和紫薇有关的诗词,可以看出白居易非常喜欢紫薇花,虽然不同时期心态不同,但是对紫薇花的欣赏却是不吝言辞,溢于言表。
我们先看紫薇花,又名痒痒花、紫金花、紫兰花、百日红、无皮树,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叶互生或有时对生,纸质,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顶生圆锥花序,花色玫红、大红、深粉红、淡红色或紫色、白色。花期6-9月,果期9-12月。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
紫微郎和紫薇翁是白居易的自称,源自唐代对中书省的称谓。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将星官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等较大的区域,“三垣”由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组成。由于各垣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形如墙垣,故曰为“垣”。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方天空的中央,即北极星的周围,在古代星象体系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又称中宫或紫微宫,简称“紫宫”或“紫垣”。
《后汉书》卷四十八:“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所以后来皇帝居住的地方就称为“紫禁城”。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中书令,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唐玄宗开元元年,中书省改名为“紫微省”,中书令改叫“紫微令”,虽然很短暂,但是变成了历史典故。白居易29岁中进士,曾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秘书省隶属中书省,因此白居易自称“紫微郎”,这在他的另一首《紫薇花》诗中有体现:“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此时白居易中举不久,颇有点春风得意的流露,总体还是表达了自己恪尽职守、忠心报国的心态。
除了以上两首,还有一首《见紫薇花忆微之》:“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这是借观赏紫薇花怀念挚友元稹(字微之)的,“别花人”就是真正懂得赏花的人,也表达了二人兴趣相投、笃实深厚的友情。
回到开头那首《紫薇花》,从作者的称谓以及诗词的内容来看,应该是白居易任职苏州刺史时的作品。从背景上来看,以前白居易因为多次上书,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再加上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被人攻讦有害名教,于是815年被贬为江州司马、忠州刺史等,仕途不得志。一直到在821年加朝散大夫,成为正五品官员,然后转上柱国,又转中书舍人;822年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成为四品官员,825年被转任苏州刺史,此时白居易已经是54岁了,在古代来讲已经称得上老翁了,因此白居易自称为“紫薇翁”。
诗中的浔阳官舍指的是任职江州司马时的办公场所,兴善僧庭应该是指的当时的首都长安的大兴善寺(今西安市小寨兴善寺西街)。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隋唐时期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
这首《紫薇花》相对于年轻时期的诗作《紫薇花》,心态完全不一样,作者经历了少年战乱,而立中举,仕途沉浮,可以说历尽沧桑,自然不会有在中书省那时的那种朝气。然而,诗中也表明借紫薇花了自己的心态,那就是“不将颜色托春风”,不会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原则,“独占芳菲当夏景”,像紫薇花一样,秉持自我。
诗词大意很简单:白发皓然的诗人欣赏火红色的紫薇花,虽然都有紫薇二字,可是颜色却不同,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在百花争艳的春季媚俗,而是在盛夏开放。当年的江州官舍有两颗很高的紫薇树,长安城里兴善寺也有一大丛紫薇花,可是和苏州的居舍无法相比,苏州的紫薇花,生长在雕栏画栋之间,在明月的照耀下,勃然而发,独占鳌头,艳丽无比。
作者通过几处紫薇花的对比,其实也是这些年仕途的心态历程的展现,透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比较疏朗,不再是被贬时的郁闷彷徨,“江州司马青衫湿”已经成为“独占芳菲当夏景”,从心理上感觉到前途光明,因此诗词也变得比较明快。
2018/6/26榆木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