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共谋绿色发展(绿水青山间书写新)

两山理念共谋绿色发展(绿水青山间书写新)(1)

两山理念共谋绿色发展(绿水青山间书写新)(2)

雪道上,风驰电掣的身影,引来阵阵惊呼,优质的长白山粉雪,引得游人如织,各个度假区再次呈现“一房难求”的景象;

车间里,清澈的矿泉水列队而行,人参蜜片被机械接连“吐”了出来,长白山绿色产品包装齐整,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

大棚里,红艳艳的草莓、水灵灵的蔬菜、黄澄澄的蘑菇、肥嘟嘟的木耳,带着露珠被送到市场,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工地上,建设者们战酷暑、斗严寒,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全力推动项目早日竣工投产,打造绿色发展新的增长点……

两山理念共谋绿色发展(绿水青山间书写新)(3)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在极不平凡的2022年,白山市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着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压中奋进、在困难中前行,把精彩的“答卷”写在绿水青山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白山市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为引领,挖掘生态潜力、厚植生态优势,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绿色产业核心竞争力,探索重点生态功能区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打造绿色转型发展新高地。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统筹谋划各方面、各层次改革创新工作,用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历史担当,积极推进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重点领域改革,鼓励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实践,用改革创新激活力、汇动力。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大力实施一批惠民工程,关心人民安危冷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真正把好事办好办实办下去,确保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抓重点 谋全局 承压前行勇开拓

两山理念共谋绿色发展(绿水青山间书写新)(4)

寒冬腊月,在沈白高铁吉林段TJ-6标施工现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的建设者们攻坚克难,全力施工,确保项目如期竣工。杨景霜 车宝华 摄

——农业提质增效。粮食播种面积104.81万亩、产量6.28亿斤。成立白山市人参产业发展协会,建成6个百公顷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抚松县被认定为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区域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大力实施“秸秆变肉”工程,肉牛饲养量16.2万头。培育抚松人参、白山黑耳、白山椴树蜜、白山蓝莓四大优势区域公用品牌,“抚松人参”新标识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省级龙头企业8户、示范联合体1个,特产业产值达190亿元,白山市获评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绿色贷款余额增长77%。

——工业筑底回升。开展工业领域“百日攻坚”行动,帮助企业获得信贷资金24.87亿元。施慧达全自动生产线、葵花药业新厂建成,农夫山泉高端饮料、食健客冻干基地等12个项目竣工投产。施慧达荣登全国西普指数“2022健康产业品牌榜”,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入选吉林十大地理标志。

——文旅服务业强势复苏。白山市四季冰雪旅游乐园等14个项目开工建设,吉林省奥林匹克冰雪运动中心、河口画家村完成立项。松花江生态旅游风景区水上旅游航线正式开通,去年“十一”假期接待游客3万人次。雪季重点冰雪旅游景区接待游客突破55万人次,增长83.9%。全市新增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48家,长白山鲁能胜地旅游度假区被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商贸流通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完成进出口总额11.96亿元,增长5%。

优举措 强转型 激活发展新动能

两山理念共谋绿色发展(绿水青山间书写新)(5)

雾凇倒映在碧泉湖水中,美不胜收。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实施吉林鼎运年产120万吨焦化产能等量替代、临江长白山生态产业园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241个,完成投资14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9个,完成投资117亿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丽达纸业10万吨可降解纸地膜加工等57个项目竣工投产。谋划储备青山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智慧科技产业园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210个,总投资1273亿元。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围绕重点产业,紧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大力开展系列招商活动,中节能、启迪控股、中铁十四局等一批战略投资者落户白山。成功举办长白山食药用菌产业发展论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签约项目79个,总投资602.5亿元。纳入吉林省签约调度系统项目到位资金210亿元,增长30%。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9户,获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15项,发布最新科研成果75项,国家中药质量检测(北方)中心白山分中心、长白山人参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速建立。金隆木业、健维天然生物等11家企业被认定为“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民营经济持续活跃。实施“165”工作体系,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户。建成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7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2家,“个转企”达884户,民营市场主体达12.48万户,和一硅藻泥、吉科软在吉林股权交易所挂牌,实现该市在股权交易市场上的零突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2.8%。

重统筹 促融合 城乡联动景象新

两山理念共谋绿色发展(绿水青山间书写新)(6)

不冻河上感受到别样的冬季漂流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防返贫动态监测实现常态化排查全覆盖,新纳入监测户20户44人。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92处,覆盖人口6.41万人。实施产业项目268个,为有需求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放小额信贷5305.7万元,新培育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省级15个。巩固提升“千村示范”创建村147个,整治农户庭院6万个,改厕2620户。全市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清脏”转向“治乱”。黄家崴子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六域”党建引领“三城”创建,高标准编制高铁场站区规划,文化艺术中心、轮滑运动公园、北山公园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投入运营,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1万吨。浑江、江源两区实现热电联产一体化,通沟区域90万平方米、1.5万户居民冬季供热问题基本解决。改造市区街路26条12.74公里、人行步道5.18万平方米。争取国家资金推动青山惠松阁、天街等7个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楼盘重新动工,“烂尾楼”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深入推进主城区物业问题治理,物业专业化服务比重达88.5%。老旧小区改造189栋惠及1万余户,新增绿地面积2万平方米。

——交通路网持续优化。沈白高铁完成投资61.27亿元,白临、松长高速公路完成社会资本招标。国道丹阿线鸡冠砬子至冷沟子段建成通车,国道鹤大公路白山绕越线纳入省政府重点项目。改造天长线等5条国省干线172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建设119.5公里,靖宇县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

重保护 严治理 绘就生态美画卷

两山理念共谋绿色发展(绿水青山间书写新)(7)

优质的长白山粉雪,引来四方游客。

——督察整改扎实高效。37项整改任务完成28项,189件群众投诉举报案件办结率96.2%,困扰该市多年的南山垃圾场存量垃圾治理问题整改销号,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444公顷。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白山市被列为第五批北方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示范市,连续三年在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3天。全市11个国控断面和8处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农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一倍。森林覆盖率84.5%,位列全国地级城市之首。

——生态保护持续加强。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增加2068.12公顷建设用地指标。实施万里绿水长廊项目29个41.62公里,完成补植补造715公顷,新增耕地201.82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24平方公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一,实现省级生态县全覆盖,抚松县入选国家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长白县纳入全省低碳建设示范县。

抓服务 扩开放 协同共进谋发展

两山理念共谋绿色发展(绿水青山间书写新)(8)

白山市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图为蓝莓汁生产线。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深化改革持续发力。国有林场、财税体制、农村金融体制和产权制度等改革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对72户国有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全面推行“五办”服务新模式,“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达110项。在全省率先推出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信用监测排名跃升至全国第24位。全省唯一的市级媒体融合改革纳入中央试点。

——助企纾困精准发力。推动稳经济增长30条、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复工复产26条等惠企政策直达企业主体,全年累计减免税费11.07亿元。实行“不见面”审批工作机制,为琦祥纸业等重点企业融资5.9亿元,推动受疫情影响停产企业全部及时复工复产。

——对外开放双向发力。创新升级与湖州市“飞地”合作模式,推进“一市一园区”建设,打造对口合作升级版。加强与长春市、吉林大学对接合作,谋划项目45个,总投资300亿元。长白对朝经济合作创业产业园区、临江中朝贸易加工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对外活力进一步释放。

——区域协同全面发力。白山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一体化协同发展强势启动,中部、南部、北部三大生态经济区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积极承接我省出台的《支持事项清单》25个具体事项,土地资源、项目建设、收益分配、人才交流等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两地共谋划项目234个,总投资994.6亿元,合作开发的松花江旅游、天沐温泉桦树康养度假区等项目加快落地。

惠民生 增福祉 创造美好新生活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持指挥体系扁平高效运行,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最小代价阻断两轮疫情传播,高效处置长白、临江疫情。全力支援长春、吉林、松原转运隔离救治。派出支援医务人员1091人次,助力长春净月率先清零,为全省疫情攻坚战阶段性胜利贡献白山力量。

——社会保障坚强有力。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7万人,创业担保贷款发放突破2亿元,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率100%。贫困群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市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至月人均550元和408元。

——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新改扩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所,新增公办幼儿园3所、学位564个,白山市外国语学校完成公办改制。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被命名为省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白山冬奥3分钟惊艳亮相鸟巢,“金山银山·美丽白山”城市宣传片首次在央视播出。在该市取景拍摄的《人世间》《狙击手》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临江市入选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全面完成“智医助理”项目,实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信息化全覆盖。国家级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落户白山,综合医改工作在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评价中位列第一。

——社会环境安全稳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实现“双下降”,连续4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依法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持续推进“平安白山”建设,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0%、破案率上升17%,群众安全感达97.6%,为历史最高水平。创新实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4 5”舆情联动处置机制和“e网双责”工作体系。

来源:吉林日报

责任编辑:李慧龙 编辑:佟嘉硕

两山理念共谋绿色发展(绿水青山间书写新)(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