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类似的语录(致虚极守静笃)

《道德经》第十六章首句,“致虚极,守静笃”,是指涤清私虑,至于极虚,要恒常不变;守道不移,不偏不倚,要纯贞如一。

致虚极守静笃类似的语录(致虚极守静笃)(1)

自然虚静 恒常永存

此句,楚简本作“至虚,恒也;守中,篤也”,帛书本作“至虚极也,守静督也”,河上公本作“至虚極,守静篤”,傅奕本作“致虚極,守靖篤”,王弼本作“致虚極,守静篤”。除了“致”通“至”、“靖”与“静”音同而义近之外,王弼本与郭店楚简本含义差别很大。“至,极也”,“至”便是“极”的意思,“至虚極”便是语义重复, 而“致”通“至”,极也,“致虚极”便是“至虚,极也”。但“极”与“恒”,意思已然大变,由“至极”变为“恒常永存”。考虑到郭店楚简本最古,且语义更为合理,故从郭店楚简本。

致虚极守静笃类似的语录(致虚极守静笃)(2)

极虚之境 玄如天道

所谓“至虚,恒也;守中,篤也”,意思是涤清私欲,至于极虚,要永恒不变,守道不移,不偏不倚,要纯贞如一。句中各字释义如下:

:极也,至极。《易•坤》:“至哉坤元。注:至,谓至极也。”又《系辞》:“易其至矣乎。”《庄子•逍遥游》:“故曰至人無己。注:至極之人。”

:虚空,指涤清私虑的至高境界。虚,形声字,小篆字,从丘,虍声,本义为大土丘,后引申为虚空、无欲、涤清私虑,与“实”相对。《尔雅》:“虚,空也。”《周书•文政》:“无虚不败。注:国无人谓之虚。”《商君书•去强》:“仓府两虚,国弱。”《史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道家认为,“虚”为无欲无为的思想境地。魏源本义:“虚者,无欲也。”《韩非子》:“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

:本指屋脊之棟,引申为高及甚为极,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极。《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注: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也。”《易•系辞》:“三极之道。疏:谓天、地、人三才,至极之道也。”

:恒常不变。恒,会意字,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是永久、永恒,这里指恒常永存。《说文》:“常也。”又卦名,《易•恒》:“恒,久也。”《易•序卦传》:“恒者,久也。”《易•系辞下传》:“恒,德之固也。”《诗•小雅•小明》:“无恒安处。”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求其恒。”

致虚极守静笃类似的语录(致虚极守静笃)(3)

竹林清幽 天地至清

:坚守,遵守。守,会意字,从宀从寸,宀为房屋、官府,寸为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是指官吏的职责、职守,这里指遵守、持守、奉行、坚持。《说文》:“守,官守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视也,護也。”《易•系辞》:“何以守位,曰仁。”《周礼•天官》:“獸人职时,田则守罟。注:方獸觸攫也。”《广韵》:“主守也。”《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侯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衡麓等皆官名。’”《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易•坎》:“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守一、守常、守拙、守真、守中,均是此义。

:中正和谐,这里是指持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可致和谐。中,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是中心、当中,这里指循道而行,不偏不倚,可致和谐。其中,“丨”为贯通,《说文》“上下通也”。《说文》:“中,和也。”《书•大禹谟》:“允执厥中。”《道德经》:“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五礼防民伪,而教之中。”《左传•成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左传•文元年》:“举正於中,民则不惑。”《仪礼•大射仪》:“中离维纲。”《周礼•射人》:“与太史数射中。”《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儒行》:“儒有衣冠中。”

:专心一意,纯贞不二。笃,形声字,从马,竹声,本义是马行迟钝,这里指守道不移,不偏不倚,于心则专心一意,而不虚伪。《尔雅•释诂》:“笃,厚也。”《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书•浩诰》:“笃前人成烈。”《诗•大雅》:“则笃其庆。”《尔雅•释诂》:“笃,固也。疏:物厚者牢固。”《礼•儒行》:“笃行而不倦。注:犹纯也,纯壹之行。”《吕氏春秋•孝行》:“朋友不笃,非孝也。”《礼记》:“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诗•大雅•公刘》:“笃公刘。”《史记•五帝纪》:“尧九男,皆益笃。”《诗•唐风•椒聊》:“硕大且硕。”《书•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日笃不忘。”

致虚极守静笃类似的语录(致虚极守静笃)(4)

荆楚大地 云梦之泽

综上,“至虚,恒也;守中,篤也”,意思是涤清私虑,至于极虚,要恒常不变;守道不移,不偏不倚,要纯贞如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