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反贼下场(趣史杂谈:如何评价历史上的)

偷鸡贼~让人恨的牙痒痒的坏家伙,例如:人们认为动物界有名的黄鼠狼、狐狸、野猫、狼等!但是在历史小说故事里也有很多人干过这种偷鸡摸狗的行当,例如《水浒传》中的鼓上蚤时迁,如何评价他们呢?

历史上反贼下场(趣史杂谈:如何评价历史上的)(1)

《水浒传》中的人物时迁偷鸡画像

偷鸡的动物:

在动物界偷鸡最有名的应该是狐狸,但偷鸡最可恨的第一名是谁呢?我认为是黄鼠狼,因为狐狸主要生活的地方距离人聚集地还是比较远的,它的狡猾聪明和敏感让它还是比较惧怕人类的,何况还有人类的卫士~狗狗。偷鸡是半夜三更摸进离山林比较近的村落人家鸡舍里,迅速咬住一只鸡的脖子,让鸡叫都叫不出来,然后叼着这只鸡就会马上出鸡舍,逃离人群村落,到安全的山林地界才慢慢享受到嘴的美食。

历史上反贼下场(趣史杂谈:如何评价历史上的)(2)

老狐狸把鸡偷回来喂小狐狸

黄大仙不但在村庄里会有,就算城市里也会有,这家伙的胆子比狐狸可大多了。前一阵不还报道武汉解封首日,黄鼠狼竟然上大街和人类讨食,这家伙也是够胆量,估计城市里不在有养鸡了,它的食物来源圈缩小了,不得不和人类讨食。是不是它也知道人们比较敬畏黄大仙的威名呢?哈哈,但是人们一般还真不会去打黄鼠狼,因为它是狐狸、蛇、刺猬四大仙之一,不管是不是迷信,总之在中国民间人们一般不会去打它们,总怕有啥不好的事情降临到自己身上或者家里。再加上保护动物的普及,它们也安稳了很多,狐狸一般不会进入人群比较密集的地区活动,而黄鼠狼却会。言归正传,黄鼠狼偷鸡方法和狐狸一样,也是半夜三更偷摸行为,但它让人可气的一点是,它偷袭进鸡窝会把鸡咬死一片,不知道是为什么?它就是喜欢这样干,这就让人厌烦,有传说黄鼠狼是为了多吸食鸡的血液。也有拿它调侃一些的一些歇后语:“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专咬病鸭子,”“黄鼠狼拉小鸡有去无回,”“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黄鼠狼插鸡毛掸子,冒充大尾巴狼,”“黄鼠狼觅食见机(鸡)行事”……总之黄鼠狼偷鸡的名声应该是最响亮的。

历史上反贼下场(趣史杂谈:如何评价历史上的)(3)

黄鼠狼与鸭子相遇

历史上反贼下场(趣史杂谈:如何评价历史上的)(4)

黄鼠狼一次会咬死很多只鸡

历史上有名的偷鸡贼:

一说这个,估计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名著《水浒传》里的鼓上蚤时迁,这家伙借着名著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偷鸡贼,挂上了英雄好汉的好名声。

历史上反贼下场(趣史杂谈:如何评价历史上的)(5)

时迁肯定是描绘的獐头鼠目一副小偷模样,就是他在祝家庄的客栈旧习难改偷了店家报晓鸡吃,被人家抓住,才引出了宋公明带着梁山好汉为救他三打祝家庄,(当然也有祝家庄的挑衅原因)所以这家伙惹的祸也算不小,造成的后果也很大,引发了一场著名的战斗。这家伙最早就干的是偷鸡摸狗的行当,后来被抓让杨雄解救;在杨雄和石秀杀背叛杨雄的老婆时被时迁偷听到,于是他坦诚平常干的都是偷鸡摸狗的小事实在没啥意思,决定和杨雄石秀一起投奔梁山。入伙梁山之后,这家伙靠着自己能飞檐走壁穿越屋脊,半夜可以潜入很多地方,还会学老鼠叫,轻易偷到想要的东西……让人防不胜防,这些偷鸡摸狗的本领在投梁山以后,大胆施展尽自己的本色才能,还真没少立下战功,帮助梁山收服了一些英雄豪杰和取得了一些奇袭战功。

历史上反贼下场(趣史杂谈:如何评价历史上的)(6)

时迁盗取了徐宁的雁翎圈金甲

时迁偷过金枪手徐宁家传之宝“雁翎砌就圈金甲”,诱使徐宁追踪最后入伙梁山,汤隆造钩镰枪,徐宁传授梁山军钩镰枪法,这才让梁山军能够大破呼延灼的三千连环甲马,让呼延灼大败光杆而逃。三打大名府偷入翠云楼按约定放火为号,指引梁山军发起总攻。夜打曾头市查探清楚敌情,假做人质,撞钟为号,里应外合攻破曾头市。三败高俅时,潜入烧毁济州城楼和城西草料场。后来梁山被招安,时迁和另外弟兄担任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南征北战中,打辽国征方腊尽是干潜入偷东西放火的勾当,其潜伏偷袭效果功用显著。时迁星号地贼星,在梁山108位好汉中排倒数第位,虽然干的偷鸡摸狗事情上不得大雅之堂,但其功劳可以说大大的。

历史上反贼下场(趣史杂谈:如何评价历史上的)(7)

历史上的有名做出大功劳的小偷之辈还有春秋时期的盗跖,跖据说全是盗亦有道的老祖宗。孟尝君下尝面的食客就有小偷之类称为鸡鸣狗盗之徒,扮狗进秦宫偷白狐裘,扮鸡叫骗开城门,并立下大功。《三国演义》中的胡车儿盗取曹操大将典韦的武器,也算直接导致典韦战死。民国时的燕子李三被称为侠盗……在很多书中故事里都有很多的侠义小偷,那是在战乱时期或者是昏庸朝廷压榨剥削老百姓的时候,侠义小偷劫富济贫,值得人们赞赏。和平年代人们安居乐业偷鸡摸狗之徒就只会被人唾骂。

历史上反贼下场(趣史杂谈:如何评价历史上的)(8)

历史上的如时迁他们这样的侠义之盗,虽然手段才能不算光明正大,但用在了正义之途。也算是体现了“人有其才,必有所用”的老话。也算个英雄豪杰之辈。大家觉得呢?(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借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