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次获得影后为母亲隐退8年(53岁夺影后75岁爆红)
本 文 约 3212 字
阅 读 需 要
10 min
1
对于非VVIP来说,电视剧《庆余年》本周才迎来大结局,陈道明,吴刚等一众老戏骨,带着张若昀、李沁等青年演员,引发一轮又一轮的热议。
网友们还捕捉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却在分别时,再次赚足了眼泪。这部剧的设定是,现代思维的男主,有机会在架空时代,重新活一次。所以临行前,他先献上额头一吻,以现在方式,表达对奶奶的依恋。
再双膝跪下,深情拜别长辈,献上内心的敬意和养育之恩。这段戏的节奏,处理的极好,末尾给了曹翠芳十几秒的特写,张了张嘴,欲言又止,眼含热泪,看着孙儿离开,踉跄着追了几步,又停在门口,久久凝视背影。
把中国式老人的深情和隐忍,表现得淋漓尽致,丝丝入扣。面对晚辈热情的一吻,羞涩保守,带着一丝嗔怪,“这成何体统啊”,却在他走远后,摸着额头笑了。伸手想追,张嘴想喊,最后沉默,看着孩子走向远方,走向梦想。
凭借精湛的演技,曹翠芬深入人心,看到她,就想起自己离家的时候,每每引人垂泪,触景生情。75岁高龄的她,依然活跃在荧幕上,是当下最受欢迎的老年女演员,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祖母”,但其实,她一生无儿无女,用一生心血钻研角色,认真演戏,不可不谓之,表演艺术家。
2
1944年,抗日战争进行到最后阶段,在上海一户人家里,曹翠芬出生了。小时候,她就萌生了演戏的念头,谁也没想到,这一演,就是一辈子。16岁时,考入了北电表演系预科班,两年后转入本科,正式学习表演。毕业后,一心想在舞台上发光发热,但命运弄人,赶上了一段特殊的日子。1969年,25岁的曹翠芬来到山西,把青葱岁月和黄金时期,播洒在稻田里。她整整种了三年水稻,却从未放弃表演,一边体会乡亲们的生活与情感,一边偶尔去北京,参演红色话剧。因祸得福,这份经历打磨了她的演技,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学会观察与代入,在她后来的表演道路上,帮助良多。星光不问赶路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磨难与挫折,竟成为另一种馈赠。北京电影制片厂,筹备电影《南征北战》,曹翠芬从田里赶去试镜,扮演永贵嫂子,确定了样片之后,导演就认定她能演,后来又挑了两个月,再无人出其右,1973年,曹翠芬正式回到北京,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成为一份子。《南征北战》整整拍了一年,30岁的第一部作品,她格外珍惜机会,没戏份时,也来现场观摩老演员表演,还时常跟在导演边上,听指导意见,再与自己的表演做对比,琢磨演技。
三十岁对于演员来说,太晚了,可面对年少时坚定选择的事业,曹翠芬不慌不忙,又慢又稳。她似乎从不在意,什么时候会火,只要能演戏,就觉得快乐又满足。
3
有人说,曹翠芬的事业像一锅高汤,不温不火,演绎着各种小人物的人生,静静等着有一天,有人揭开盖子,浓厚地道的香味,才悠悠的传出来。由于年纪处于劣势,总是演些小角色,在电影《牛角石》里扮演群众“秀珍”,在她右边,是当年才15岁的蔡明老师——在电影《黑三角》里扮演群众“高洁”——
还有《苗苗》《苏小三》等先后9部电影,曹翠芬几乎一直扮演无关紧要的配角,戏份少到在情节梗概里都看不到名字。直到1987年,43岁的她才第一次做主演,在《女人国的污染报告》里扮演祖生嫂,讲述了一个谣言和诽谤间接杀人的故事,精彩表演获广泛好评,提名了金鸡奖。年近半百,还是徘徊在外圈跑龙套,当一个人的梦想,看起来遥不可及,默默追逐了十几年,依然不见起色,有多少人会选择,继续坚持呢?
其中的酸甜苦辣,大概只有她最清楚,幸运的是,丈夫谭天谦一直陪在身边,两人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同事,婚后46年,至今恩爱有加,相敬如宾,丈夫对她事业的支持和理解,更是难得,为了她能专心工作,他们一直没有子女,在那个年代,就显得尤为不易。从未做过母亲的曹翠芬,却成了影视作品里的“母亲专业户”,靠的是实力,凭的是对角色的深刻理解。
4
一个长相平凡的人,能不能做好演员?曹翠芬用自己的一生,给出了答案。她虽五官端正,却算不得美人,不争不抢,藏于百花之间,甘做绿叶。还因相貌普通,差点被张艺谋错过,那是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选角期间,曹翠芬很聪明,懂得扬长避短,没有提供照片,而是希望与张艺谋面谈。结果第一天,足足聊了20分钟,张艺谋觉得她“太不像演员了,太平常”。她也并不灰心,至少没有被直接否定,第二天,导演要她提供以前的作品,她送了两部影片过去,也没报太大期望,两天后的半夜一点,电话声吵醒了她,副导演只说了一句话:“二姨太就是你了。”二姨太卓云性格复杂,角色难度不小,外表温顺、贤良,像个知心大姐,内心却十分阴暗,灵魂已经扭曲,骨子里刻着男尊女卑的思想。曹翠芬把这个角色,拿捏的恰到好处,与巩俐、何赛飞飙戏,也毫不逊色。最可贵的是,她是用脑子演戏的人,不断看书积累沉淀,深入分析人物。
她认为重男轻女的观念是根源,膝下无子是二姨太最大的心病,所以跟张艺谋商量,加了句台词,正是那句“老爷我还想给您生个儿子。”语气卑微讨好,气氛带点暧昧,堪称是这段戏的点睛之笔,也不失为整部电影的亮点之一。张艺谋定下的剧本,很少改动,但曹翠芬这一句,他听完一口答应。如今再回忆起这件事,她仍十分骄傲,她说,在钻研角色、塑造人物上用了心,动了脑子的成果,得到导演的肯定,真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个快乐建立在努力和汗水之上,比拿奖成名,都来得更加真实。《大红灯笼高高挂》火的一塌糊涂,巩俐和张艺谋凭借它,拿奖拿到手软,曹翠芬也获得了表演学会的“金凤凰”奖,可她当时早已投入到了下一部戏,心无旁骛,波澜不惊。
5
走出乔家大院精致讲究的生活,她去了大西北的农村拍《杂嘴子》。上海出生的她,不熟悉西北人的状态,带着招待所的被褥,又住进老乡家里,像曾经的那三年一样,跟着下田,同吃同住,一起生活了半个月,为了打磨角色,体验的比真人秀还真,不仅了解了西北妇女的生活方式,还注意到了西北人说话的细节特点,她说那里地广人稀,为了远处听得到,人们讲话时,嘴唇很用力,咬着后牙关,通过这一点,把握了角色的基本状态。再后来,她遇见了《孤儿泪》,这是一部由她领衔主演的电影,她饰演善良的农村妇女耿二女,讲述了她与领养的残疾儿童之间,十几年的曲折故事,让人动容,她的演技成就了《孤儿泪》,而这部量身打造的电影,也成就了她,演了一辈子的小人物,那么多配角,这一次,她终于成为金鸡奖影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那一年,她53岁。
6
大器晚成,是曹翠芬的人生曲线,出道晚,拍戏晚,成名也晚,都没有关系,可以演的久一点。如今75岁的她,依然活跃在剧组,一部接一部,甚至越来越火了。从《上海一家人》到《孤儿泪》,从《老伴》到《蜗居》,从《幸福来敲门》到《外科风云》,从《知否》到现在的《庆余年》,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剧、热播剧。活到老,演到老,不服老,勇于尝试,乐于挑战,绝不退休,60岁时还去拍了个恐怖片,《七夜》,那年生日也在片场,和大家一起过。《知否》中获得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她跟上时代步伐,开通了个人微博,积极更新,和观众打招呼,给晚辈宣传,没有自拍,没有广告,更没有营销,按时汇报在哪个剧组,最近在拍什么,体恤粉丝,关心大家不要冻坏身体,当然主要是专注工作,不想影响拍摄,敬业如斯,可爱如此。
敬业与专注,是老戏骨的标配,默默耕耘,脚踏实地,动脑又用心,珍惜每一个角色,尊重每一位观众,把演戏当成终身事业,把工作当回事,不辜负舞台,亦不辜负自己,这种匠心,是当代演员的榜样。曹翠芬说,能从年轻人演到老太太,能在这个领域干下去,干一辈子,就是这一生,莫大的幸福。
经公众号“ 一日一度”(微信ID:yryd115)授权转载。
“果粒历史”新刊推荐
“在看”的永远18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