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4s店怎么都不招人(但招人还是这么难)

每年的这个时候,这个话题都比较热门。

不独是今年,其实年年如此。

十几年前,从笔者开始从4s店做管理开始,这就是个伤脑筋的事情。

十几年后,依然如此,只是如今可能不单单是缺人才的问题,而是缺人的问题了。

4S店难招人

我将沟通后的内容统计收集整理如下:

1、工作时间长。在4S店工作何止是996,是996 007,加24小时365天待命。特别是需要谈恋爱或继续想提升自己(如:考研等),都因为时间问题泡汤。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家里什么也帮不上忙,落下很多遗憾和抱怨。

2、压力大,入不敷出。特别是4S店的管理人员,压在头上的何止三座大山,如品牌厂家的大山、品牌区域管理人员的大山、如果是集团公司就更多了。老板、总裁、各部门等等,各种KPI指标,各种神出鬼没的检查等等,一不留心就被抓,大会批,小会斗等,厂家罚款、集团罚款等等,完全没有尊严和人格。有时候真想找个洞钻进去。

一般4s店怎么都不招人(但招人还是这么难)(1)

员工也是这样,目标进度跟不上,各种辅导,各种教练,各种批评,各种罚款等等,且到月度拿的仨瓜俩枣,他们多不愿意留下,能招到人吗?

3、发展前途渺茫。特别是当下的保有汽车市场,开拓市场的可能性很小,能保持将现在的4S店活下来已经很好了。因此,很多员工看不到希望,总不能打一辈子工吧?但自己想投资做4S店也是异想天开。做高管人员,现在每家店都人满为患,哪有你的位置,除非你是孙猴子等。

4、享受不到人为关怀。

首先面对的是冰冷如铁的汽车;

其次要面对冷酷无情的现实和管理者,只有效益才有尊严,其他别谈。

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是多么的冷酷无情,有的员工告诉我,“我宁可沿路乞讨,也不想生活在这个冷冰冰的世界里”。特别是关闭的4S店更是这种状况,谁还傻傻的再跳进这个坑里。

一般4s店怎么都不招人(但招人还是这么难)(2)

5、节假日是和家人团聚享受家庭温暖的时候,但也正好是4S店需要值班的时候,需要用人的时候。很多4S店已经成为常规,员工每周可休息一天,但必须避开周六日、节假日。长期这样,你可以吗?

今年疫情党中央鼓励大家就地过年,这也对4S店是一个极大支持。作为4S店的总经理,你在家里过个几个安生年?你都忍痛割爱,勉强而为,现在80、90后的员工能行吗?

6、社会基本养老等保障统筹已经全面铺开,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但好多4S店挣扎在生死线上,没有能力做到这方面的保障,第一个关口就让想进入的员工和家长望而却步。

原因还有很多很多,幸福的家庭幸福是相似的,但不幸福的家庭不幸是千差万别,各有痛处。

口碑宣传是一个很好的营销方式 ,做好了是一件好事,但做的不好也是一件可怕的事,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4S店员工的主要来源渠道是各大专业的院校,他们之间都有沟通反馈,这种状况,也能很快传递到学弟、学妹。谁还敢于尝试。再加上现在的就业渠道比较广泛,谁还做走独木桥的事?

种种迹象表明,虽然有很多4S店关闭,但还是招不到人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4S体系,总经理之类的,有人统计90%是来自销售团队。没办法啊,主机厂那么黑,车库里的车能够出去才是硬道理。

一般4s店怎么都不招人(但招人还是这么难)(3)

当年,4S体系的售后有句话:销售是亲娘生的,售后是从充话费送的。

也就是说,售后是依附于销售的存在。

笔者曾经收集过4S集团进军独立售后的案例,也曾经见识过4S体系的总经理之类跳槽到独立售后或者车后平台任职的,翻车是绝大多数。

所谓大道至简,或者凡天下之理,至极致时皆通。

够资格说这三句话的,那都是天才中的绝世惊艳人物,五百年才得一见,千万别当真。

再具体点,4S体系的配件、技术人才是专一个车型品牌,进入独立后市场,还是要有重新学习和认知的过程。

4S体系售后的服务和运营管理,是在一整个框架体系下运作的,不同品牌的4S体系细说起来也是有所不同,主机厂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可以互相流通,但要能够支撑起整个汽车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那就太勉强了:不到3万家的4S店,50万家以上的独立售后门店。

因为最近几年愈演愈烈的流量大战,机油保养大战,作为一个运营管理人才,同样要具备市场营销的能力和技能。笔者认为,车后市场的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不单单是独立售后,现在就连4S体系的售后运营管理人才,同样也要有市场营销的能力和技能,4S体系的售后运营管理人才在这方面也是要抓襟见肘了。

因为在4S体系售后是充话费送的,市场营销这类资源,绝大多数是向销售倾斜,售后能够操作和利用的资源少之又少。反而因为主机厂、集团的种种限制,条条框框过多,不能够在需要非常灵活多变的售后市场营销中取得优势。

一般4s店怎么都不招人(但招人还是这么难)(4)

行业的教育水平越来越跟不上时代

近年来就职汽车行业的高职学生就业的存在的主要问题80、90后毕业生成为汽车行业就业主力,高职毕业生看到汽车行业前景较好,纷纷选择汽车行业就业,但是入职心态未调整好,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目前就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对服务企业忠诚度差,缺乏长远职业规划。对客户服务意识差,缺乏诚信,过于看重眼前利益。对自身认识不足,忽视学习。汽车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汽车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质要求提出更好的标准。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以及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何培养现代化的汽车行业人才,让企业认可,社会欢迎,高职教育如何适应市场化,是目前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汽车人员职业道德培养。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种思想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认知职业道德、辨识职业道德,从而形成较为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通过教学环节的培养,学生通过角色转变,逐渐认识、了解职业人角色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职业道德判断能力。职业道德的培养过程需要在职场背景下,学生应首先了解

行业从业人员应遵守的基本准则,规章制度和企业经营准则,再者以工作岗位作为载体,在岗位中如何建立责任感、荣誉感、相互协作、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道德情感,最终形成自我认同的职业道德价值观。

2、合理的汽车知识结构。汽车作为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它需要营销人员掌握汽车相关专业知识技能,能够将专业知识与汽车产品有效的结合,运用于具体的工作中。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留人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一切以员工为核心,从4s店实际情况出发,4S店考核、模式不再固化,公司与员工共同参与,提出合理标准,酌情判定。

1、在改变经营模式的同时尽快改变原来的用人机制,用人理念。4S店是用工密集行业,没有足够的人是万万不行的。有的4S店引入机器人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困惑。但也不是长期的,因为做服务需要更多的人为关怀和客户的体验,这是当前机器人所不能做得到的,即使做到人们也还不能全部认可和接受。

2、解压。中国的管理方式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只要官大一级谁都可以管,但谁都不会负责任。

让品牌厂家直接对集团相应部门或投资人,让集团总裁或品牌总监直接对4S店的总经理,直线管理,我只对直接上司负责。同时对员工也要解压。真正把压力变成动力。

3、为各级员工做好职业规划,让员工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能不能达到是自己的事,不是我们没有给你指明方向。

4、进一步优化分配体质,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付出和回报相吻合。

5、把员工关心的问题提上议事议程,让员工看到希望,感到有盼头。

赋文化

赋予公司文化,团队文化,以“手心向下”为核心团队文化,即公司文化;手心向上即索取,贪婪;手心向下即团结,帮助。让团队文化具体化,不再是空喊口号;对于员工,工作即是生活,在工作中通过团队、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帮助,去感受并融入到团队中;在迷茫时,同事如同亲友,去开导他,鼓励他,关心他,就像受委屈的女朋友一样,适当的安慰疼爱小奖励……

“手心向下”的团队文化,是团队彼此建立信任的桥梁,更是我们传统美德。习惯久之,会在潜意识中形成意识,让95、00后的孩子们,在工作中慢慢形成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即使离开这个行业,也会时刻恪守自己底线,这是学校教不了的,也是每一位老板,每一家公司的使命。

当年笔者在台资制造企业做董事长助理,董事长先生是台湾人,当年曾经是蒋公子的侍卫长,他说的一句话笔者言犹在耳:员工的问题,首先是分钱的问题。

有时侯我们要思考,人事专员花了那么大力气筛简历、打电话,约面试、对接候选人... ... 但那些最终成功入职的员工,我们是靠着什么把他们成功留下来的? 是因为薪资待遇?公司氛围?工作成就? 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想清楚,但老板们应该认真去思考,并且想清楚,哪怕只是一个负责招聘面试的HR。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