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想通)

他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想通)(1)

雍正三年的一天,有一位老者给大将军年羹尧送来一个瓦罐,打开一看,里边有一块枯骨。

年羹尧皱着眉问:这是什么?老人答:一块枯骨。

年怒问:你送这枯骨何意?莫非是想戏弄本大将军不成?

老人答:老儿不敢。这是一件世间罕见的珍宝。

年问:明明是一块死人骨头,它是什么宝贝?

老人说:大将军请息怒,你试试,这块骨头有多重?

年试了试说:最多也不过几两。

老人又问:一镒黄金多重?

年说:24两。

老人说:请大将军把天平拿来,把这块骨头放在左边,右边放上十镒黄金,看看哪头重?

年吩咐拿来天平,照老人说的做了。奇怪的是,黄金哪头却高高翘起。年命人再在右边加上黄全十镒,却连一点反映也没有。

在场的人都十分惊诧,有人问:老人家,这是什么宝贝,有如此神奇?

老人没有回答,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打开纸包,里面是一把黄土,老人用手抓了一点黄土,撒在枯骨上。

刹那间,奇迹出现了,加上黄土这边,反而升起来了,而黄金那面却迅速下降。

年羹尧也被这一幕惊呆了,他向老人要过纸包,在手中掂量一下,这包黄土也不过二两,何以一块枯骨比20镒黄金还重,而加上一点点黄土,反而变轻了呢?

老人看出了年羹尧的疑问,他拿起天平上的枯骨对年说:

大将军注意到了没有,这块骨头四周高,当中凹,这乃是一个贪婪之人的眼眶骨,他看见的黄金愈多,眼睛愈贪婪。所以,你在右边加的黄金愈多,愈不能满足他的心里。只有黄土盖上他的眼睛,他才看不见黄金。只有这时,黄金才会失去它的魅力。

众人面面相觑,年羹尧也默不做声。

这一天,年羹尧的幕僚蒋衡也在场,他回去之后对同为年羹尧幕僚的好友说:年大将军德不胜威,恐怕祸就不远了,如果你我不趁早离开,将来必然会受到株连。

好友说:如今皇上拿大将军如掌上明珠,大将军权挚熏天,你我正是一展抱负的时候,怎么可以离开呢?

蒋衡轻轻叹了一口气说:前些时候,大将军和我说,明年你去京城参加会试,新科状元就是你了。

年羹尧之所以敢拍着胸脯说这种话,是因为他与雍正皇帝的特殊关系,科考的主官们都不敢违逆他的意思。「盖年声势赫濯,试官皆不敢违故也。」

朋友惊喜地说:既然大将军如此说,蒋兄何不拿个状元光宗耀祖呢?

蒋说,正因为如此,才让我心惊肉跳。你想,科举考试,是国家大事,状元是要皇上钦点的。如果连皇上也不当年大将军的家,你想后果会怎样?

这个时候,正是年羹尧最为鼎盛的时期,多少人来他家就是为了在这棵参天大树底下乘凉。那个幕僚不愿意放弃机会,然而得到状元许诺的蒋衡却毫不犹豫,坚持要离开。

他的去意已决,年羹尧也无法阻拦。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年羹尧要送蒋衡千两黄金,蒋衡却坚持不肯拿。最后,在年将军的百般坚持下,蒋衡收了一百两,拜谢后离去。

蒋回乡不久,年羹尧从高峰跌到谷底,被朝廷抄家清算,所有幕僚也都受到牵连,唯独蒋平安无事。

原来,年羹尧平时花钱十分大方,五百金以内不记账,而蒋衡只收了百金,所以没留下任何痕迹,因此逃过一劫。

虽然蒋衡没有能成为状元,在科举考试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却以另外一种方式青史留名。

先后花费十二年时间手书了一部“十三经”,是为“乾隆石经”。它原置于国子监六堂之前,作为师生学习研讨之用,现存于北京孔庙,是儒家经典刻碑中最完整的一部,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书。这是后话。

他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想通)(2)

再说年羹尧。

被赐死之后,他的几百个妾,也纷纷逃散。其中有一个姓李的妾,嫁给一个学究,用她的私房钱,给学究打通关节,买了一个县学训导的小官。

学究问李氏,听说大将军的妾,每人只管一件事,或衣、或食,不知你管什么?

李氏说:我专管炒肉丝。

学究说:你能不能炒一盘给我尝尝?

李氏不屑地说:你炒的起吗?

学究说:我再穷,难道连一盘肉丝也炒不起吗?

李氏说:先说肉吧,这肉不能用死猪肉,先把活猪赶到院子里,用人赶着跑,然后用棍把猪打晕,从脊背上取一小块肉,这叫活猪肉,炒起来才又鲜又嫩;再说配料,如用白菜,这是从专用地里取来的,冬天要在暖棚中生长,随取随用,不能久放。一颗大白菜,最多剥出一两的白菜心,其他佐料我就不说了,你能炒得起吗?

学究默然。

晚上乘着酒兴,学究问李氏:你们这些侍妾是如何侍寝的?

李氏说:大将军有多少妾,他自己也不知道,有人专管侍妾牌子,每天都像卦摊一样,把部分牌子,轮流放在圆简里摇,然后交给大将军抽。既便是宠妾,一年也不过两三次,有人进了年府几年,也轮不上侍寝一次。

......

1726年1月13日,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终年不足50岁。

正如那个老人所说,当一撮黄土埋上尸骨时,一切金银财宝都变得无足轻重了。

电视剧《雍正王朝》演到这一段的时候,有个很有意思的镜头。

不可一世的年羹尧最终被赐死前,他大哭着把佛珠托李卫还给雍正帝,并且起身,踉踉跄跄地走向门外,此时背景音乐响起,让人不禁感慨年羹尧的这一生。

在一堵破城墙底下,胡子拉碴的年羹尧穿着他那身脏兮兮的黄马褂,用一根树枝画了一幅棋盘,和牧童下棋。

牧童赢了,年羹尧输了。而年羹尧最后一丝笑容,在夕阳的照耀下如此之悲凉。

他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想通)(3)

曾经风光一时的征西大将军,就这样,在阴暗的小房间内捧着圣旨大哭不止,内心的悲凉展现的淋漓尽致。

就在这时候,这首本应爽快的童谣《牧童》却俨然成为了悲伤的歌曲,而这首歌,就成为了年羹尧一生的缩写:

牛儿牛儿在坡上哟,

田园绿叶好风光哟;

一方黄土一方田,

山又高来水又长。

牛儿牛儿为谁忙哟,

忙完春耕忙秋粮哟;

风霜雨雪它不怕,

摇着铃儿走四方。

显然,这首歌里面,牧童就是皇帝,那头牛就是年羹尧。

那么,牧童在为谁忙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