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胡氏家风文化(胡姓101)
黄勇/文
康熙帝发起湖广填四川大型移民运动后,居住在外省的胡姓人陆续迁入四川,为四川的胡姓人口注入了强劲的生力军。
泸州多个胡氏家族从江西、湖南、广东等地入川
泸州纳溪区芦延乡范家坝胡氏,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先祖先是迁到永州府零陵县,又从零陵县福田乡福田里迁入岳池县。
康熙47年(1708),范家坝胡氏先祖胡泰的妻子张氏,带着儿子胡顺榜、胡顺祥,又从岳池县迁到纳溪芦延乡一甲范家坝。
泸州纳溪区合面镇林家嘴胡氏入川始祖叫胡顺玉。康熙8年(1669),胡顺玉带着儿子胡忠宏,从零陵县丰乐乡谭塘里,迁到岳池县余家场(今普安镇)马栏沟沟底寺。
雍正6年(1728),胡忠宏带着儿子胡良京、胡良辅,从岳池迁到纳溪芦延乡三甲林家嘴。
到了新家园,创业极其艰难,“田微土狭,费尽无限辛苦,子继孙绳,田园渐开,勤耕苦作,衣食颇丰。”
叙永县江门镇龙川漕青杠嘴胡氏家族入川一世祖胡忠咸,原籍永州府零陵县丰乐乡澹基里五甲刘郎堰。雍正4年(1727),带着老妻与儿子一起入川。
最初,他们落脚在荣昌县,结果家里遭遇一场大火,从老家带来的族谱之类的东西全被烧毁。
此后,一家老小又辗转流离,奔波数年,最终在叙永县忠义里八甲江门峡对岸的龙川槽住下来。一家人俭衣缩食,奋力打拼,乾隆中叶开始在今叙永县江门镇永胜村7社青杠嘴购置田产,繁衍至今。
今泸县喻寺镇、太伏镇有3支胡姓人,其先祖都是从广东同一支派迁来的。
元朝时,住在汀州永定县(今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忠坑村的胡有通,曾任任福建盐运使,迁徙到潮州府揭阳县(今广东揭阳市)蓝田都。
胡有通有11个儿子,后裔散布在今广东、福建、江西等地,范围较广。胡有通成为这一大支派胡氏的肇基始祖。
雍正12年(1734)正月初八,胡有通的第13世孙、住在惠州府长乐县(今广东五华县)的胡建章,迁到泸州衣锦乡喻家寺(今泸县喻寺镇)。
胡有通的第15世孙胡京兰,在乾隆年间从长乐县迁到泸州凤仪乡(今泸县太伏镇);胡有通另一个第15世孙胡资良,也在乾隆20年(1755)从长乐县迁到凤仪乡五通场。
移民到官府登记入川(资料图片)
湖南胡千五郎后裔迁徙到渠县、广安和蓬安
明洪武年间,在“江西填湖广”移民运动中,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吉安市泰和县)鹅公大丘人胡千五郎,又名烟武郎,迁到衡州府桂阳县(今湖南桂阳县)。
嘉靖年间,胡千五郎的后裔迁到永州府零陵县丰乐乡谭塘里。
康熙48年(1709),胡千五郎的后裔胡太禅、胡世用、胡世照、胡世勉迁徙入川,落业在今渠县中滩镇。
此后,他们分为3个支系,向周边地区扩散繁衍。胡太禅一支后裔如今主要分布在渠县中滩桥、军营坝、独树坪、猿猴岩、罗家园;胡世用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广安市广安区大岩口、大有场、太平观;胡世照、胡世勉的后裔分布在蓬安县大木桥、千佛沟、拖木沟等地。
道光25年(1845),在广安花桥镇族人胡恩应的倡导下,广安、蓬安、渠县的胡姓人代表在渠县中滩胡氏宗祠联宗联谱。并在广安花桥镇天一门修建了胡家祠堂。
渠县宝城镇马头村大坟山的一支胡姓,始迁祖胡国祥在明末清初从麻城县孝感乡(今湖北红安县城关镇一带)迁入。如今,这支胡姓主要聚居在渠县宝城、拱市和射洪县等乡镇。
明朝崇祯17年(1644),麻城县孝感乡的胡禄移居到今渠县金竹乡胡家沟。胡禄娶妻立家后,生有3个儿子,每个儿子分布住在一个沟里,所以被叫做胡家三沟。
蓬安县胡家垭口胡氏:除夕夜晚上吃团年饭
蓬安县罗家镇胡家垭口胡氏支族的先祖,在康熙年间入川,住在渠县青龙乡葛麻山。
雍正年间,胡顺智的姐姐胡氏嫁给蓬安县周家坡的周明恩。周家的田地较多,胡氏就叫人给胡顺智带信,叫他搬到周家坡去。
胡顺智同意了,一家人赶到周家坡姐姐家时,正好是除夕夜,大家一起欢欢喜喜吃了一顿团年饭。
此后,胡家垭口胡氏支族形成了一个传统:除夕夜晚上吃团年饭。
胡顺智到周家坡后,周家给胡顺智划了一块地,免费让他耕种。两家人还约定:胡氏神龛上供周胡二姓,周氏神龛写胡周二姓。
胡家垭口名字的由来是,在胡顺智到来前,地名是周家坡;胡顺智来后,改名为周家坡胡家垭,后来逐渐变成了胡家垭口。
【下期关注】
请看胡姓(102)。
【特别致谢】
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