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 老张(粟裕批评张国华)

【开国中将张国华39】

粟裕 老张(粟裕批评张国华)(1)

正值金秋,豫皖苏区一派丰收景象。农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耕耘,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节。

得知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张国华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中国革命收获的时节就要到了!”

1947年9月7日至9日,华野西线兵团胜利地进行了沙土集战役后,于9月下旬在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员粟裕率领下,乘胜南下,越陇海铁路进入豫皖苏地区。

随着刘邓野战军、陈谢集团和陈粟野战军先后在大别山、豫西和豫皖苏边区相继展开反击,蒋军统帅部也加紧调整部署:一方面调集重兵,企图趁刘邓野战军立足未稳准备向大别山围攻;另一方面,以整编第5、第11师为骨干,集中6个整编师,分别组成机动兵团,利用平汉、陇海、津浦三条铁路,机动转运兵力,牵制陈粟野战军。于是,蒋军与野战军你来我往,先后20多次,豫皖苏地区出现了拉锯战的形势。

张国华紧紧抓住这一时机,率领豫皖苏区军民积极肃清蒋军地方团队,开辟新区,使豫皖苏进入到了巩固发展的新阶段。

9月26日,豫皖苏军区接陈粟电,要求配合主力行动。根据陈粟指示,区党委和军区向全区做了筹粮、备柴等支援陈粟大军的安排,并令各地党政军机关主动与大军联系,全力支援、配合大军的行动。

粟裕 老张(粟裕批评张国华)(2)

开国中将张国华

这天一早,张国华就把陈明义和金绍山请了过来。

“明义、绍山,华野就要进到豫皖苏区了。”张国华示意他俩坐下谈。“听说了。眼下,我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势不可挡啊!”陈明义说。

“明天你带领骑兵队,去和华野的陈士榘参谋长联系,迎接大军进入豫皖苏边区。”

“绍山,为了迎接华野大军南下,由你带领独立旅继续往柘城、睢县方向进攻,主要是消灭蒋军地方团队。”张国华言语和目光中充满着信任和期待。

“司令员,放心吧,独立旅保证打好这场仗!”金绍山对即将来临的大反攻异常兴奋。

金绍山率独立旅于9月28日24时将柘城包围,29日拂晓发起进攻,全歼守军,共计俘敌600余人,缴获轻机枪12挺。10月8日,独立旅再次攻克睢县城,毙、伤、俘蒋军地方团队近300人。

华野西线兵团越过陇海铁路以后,按照陈粟部署,以纵队为单位扫荡蒋军各地保安团队。截止到10月底,共攻克或一度攻克县城24座,歼灭蒋军保安团队1万余人,并开展了对群众的宣传和开仓济贫工作,为豫皖苏边区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0月8日,华野指挥机关和直属队进驻2分区吴台庙地区,令军区前往会合。张国华率军区第3团、干校当日下午进至吴台庙附近。随即,张国华和吴芝圃在大顾砦晋见陈粟,领受任务。

国华同志,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豫皖苏边区功不可没啊!”陈毅笑着用一口标准的四川话称赞说。

“谢谢首长!豫皖苏边区只是做了些辅助性工作,还好没有耽误大军的战略机动。”张国华谦虚地回答。

“芝圃同志,你们司令员太谦虚了哦,是啥子情况就是啥子情况嘛。”陈毅转向吴芝圃继续说。

“谢谢首长的鼓励,不过在我们前一段时间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少纰漏,还要请首长多多批评。”吴芝圃真诚地检讨。

“今天主要同你们两位谈谈军区下一步的主要工作。”陈毅把话转回到正题上。

“我军逐渐形成三路大军逐鹿中原的形势,而行动的主要地域就在豫皖苏军区,豫皖苏军区下一步的任务很重啊!”粟裕接着陈毅的话往下讲。

粟裕 老张(粟裕批评张国华)(3)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人,开国元帅

三路大军逐鹿中原,蒋军也尾随而来,这种大拉锯的情况对豫皖苏边区各级党政军机构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当然,也是你们抓住机会积极扩大解放区的大好机会哦!”陈毅说“机会”两个字的时候加重了语气。

我们刚进到豫皖苏区的时候,也了解到一些情况。总的来说,军区的工作开展得不错,但是在发展时有时太匆忙,土改工作有点儿大轰大嗡,‘开仓济贫’往往打击面过大,侵犯了中农与工商业者的利益。”粟裕对豫皖苏军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遮不掩。

“首长批评得对!我要承担主要责任,我们立即整改!”张国华诚恳地说。

随后,张国华、吴芝圃还向陈粟汇报了前段时间军区部队整顿的情况,得到陈粟的肯定。

陈粟指示区党委和军区:迅速向涡河、沙河以南、淮河以北及泛西广大地区开辟新区,组建各级机构,大力发展地方武装。军区主力及原有各分区,应乘胜清剿各地蒋军地方团队,巩固现有地区。

赶回军区,张国华、吴芝圃连夜将陈粟的指示整理出来。10月12日,区党委和军区在安平召开扩大会议,第1、2、3地委、分区的领导及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张国华传达陈粟指示精神,分析了战略进攻以来区内外的大好形势,确定了今后的任务:一是贯彻执行中共中央颁布的土地法大纲,在各中心区进行土地改革;二是各分区抽调人员、武装,组建新的分区,由第2、1、3分区分别帮助组建4、5、6分区。

会后,张国华单独把金绍山留下,说:“独立旅的战斗力较强,应立即前去3分区的萧宿迁永地区,肃清该地区的蒋军保安团队、区乡武装及地主还乡团,该地区的县区武装均归你统一指挥,你要执行三地委对该地区决定的一切政策。”

金绍山明白张国华的良苦用心,以大局为重,同时兼顾团结,考虑他人的感受。

独立旅东去后,第1团归建。这样,全区东有独立旅,西有第1、第3团,支持各地武装积极开展清剿残余蒋军地方武装的斗争。

“根据上级肃清蒋军地方团队、开辟新区的指示,结合军区当前的形势,组建新区的条件成熟了。”张国华想到这些,觉得应该及时与吴芝圃交流意见。

“芝圃,组建新区的条件成熟了!”张国华开门见山。

“组建新区、发展和巩固解放区是上级首长的指示,如今豫皖苏军区‘地盘'是越来越大了。”吴芝圃也在盘算这个事儿。

“前段时间,主力部队纵横驰骋,区内的蒋军主力部队要么被歼灭,要么被调着东奔西跑,再加上我军区部队的主动出击,现在区内形势对我们是十分有利的。”张国华接过吴芝圃的话说,“比如项城、临泉、商水、上蔡、扶沟、西华、鄢陵、尉氏、洧川等地区,要是组建新区的话,时机已经成熟了。

“嗯,具体负责人你心里有人选了?”吴芝圃继续往下问。

“这个嘛,多少有点印象,但是具体怎么落实还得通过党委会来决定哦,毕竟不是个小事儿,最后还得报上级审批呢。”

“好!我们都仔细思考一下,下次党委会的时候,就着重讨论一下组建新区的事儿。

组建新区的工作按计划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粟裕 老张(粟裕批评张国华)(4)

经晋冀鲁豫军区批准,1947年10月11日,军区发出组建第4分区的命令,司令员兼政委黄林,副司令员钟国清,副政委李一非。下辖沈丘、项城、临泉、商水、上蔡、汝南地区(后来根据地发展,又调整为沈丘、新蔡、临泉、泉南、阜阳、颍上、阜南、泉阳等9个县),以2分区独立团为分区基干武装。

10月13日,军区发布成立第6分区的命令,任命李浩然为司令员,何启光为政委,夏云飞为副司令员,洪流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将2分区的阜阳,3分区的涡亳(8月份建立)两县划归6分区,以此为依托,向涡河以南、颍河以北、东至津浦铁路发展(6分区后来发展辖有涡亳、阜北、涡阳、蒙城、阚瞳、颍上、怀远等7个县),调第3分区2支队为第6分区基干武装。

10月23日,军区命令成立第5分区,王其梅为司令员兼政委,王发祥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施得先为副政委,方正为政治部主任,王洪川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长。下辖通许、扶沟、西华、鄢陵、尉氏、洧川、长葛、林颖等8个县,调1分区第28团及水西支队(由原水西支队和豫南支队合编而成)为分区基干武装。

至此,划给豫皖苏区的地区,已全部覆盖,全面铺开,豫皖苏区迎来了大发展的新局面。

为了适应豫皖苏地方武装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各分区武装的建设,军区于10月31日发出第28号命令,统一了各分区地方武装的名称:第一分区独立团为豫皖苏军区独立1团,空留独立2团番号;第2分区淮阳支队为独立3团,空留独立4团番号;第3分区4支队为独立5团,空留独立6团番号,36团番号不变;第4分区独立团为独立7团,空留独立8团番号;第5分区水西支队为独立9团,空留独立10团番号(不久独立9团改称独立10团,空留出独立9团番号),28团番号不变;第6分区2支队为独立11团,空留出独立12团番号。

粟裕 老张(粟裕批评张国华)(5)

粟裕大将

为了削弱蒋军的机动能力,便于野战军作战,陈粟于11月1日决定集中主力7个纵队向陇海路汴徐段及津浦路徐蚌段进行破击战,陈粟电令豫皖苏军区准备担架、民工和粮食,并命令军区独立旅参加对津浦路宿固段的破击。

接到命令后,张国华立即召集各分区主要领导人,进行工作部署。

11月2日一早,各分区领导人几乎是接踵而至赶到军区,大家按编制序列坐定后,张国华开始讲话:“华野大军已经进入豫皖苏地区,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昨天,司令部接到上级急电,陈粟主力7个纵队准备向陇海路汴徐段及津浦路徐蚌段进行破击战,上级命令我军区准备担架、民工和粮食,并派部队参加对津浦路宿固段的破击。”

“司令员,打仗的事儿就交给我们独立旅吧!”金绍山主动请战。

大家都知道金绍山是个急性子,有人就忍不住笑着问:“金大旅长,是不是不愿意去筹集粮食、准备担架?”

金绍山的脸刷地一下红到了脖颈,争辩说:“哪里,安排独立旅干啥,咱就干啥,可我们旅更擅长作战。司令员不是常说,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嘛。”

“好。就要讲实话讲真话。津浦路宿固段的破击任务交给谁来完成呢?”张国华像是还在征求吴政委的意见。

“再考虑一下。”其实会前,张国华、吴芝圃早就商量好了让金绍山的独立旅上,现在只是在演双簧。

“吴政委——”金绍山拉长了音调。

“必须像上次支援刘邓大军那样,打一场漂亮仗!”吴芝圃说。

“是!”金绍山欢喜起来。

“除了独立旅外,各分区的部队也要适当出击,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张国华补充说。

打仗的任务部署完毕,张国华说道:“现在我们根据各分区的实际情况,安排物资筹集的任务。”

“司令员,我们3分区人多,可供召集的民工很多……”第3分区司令员李浩然跟着汇报了分区的情况。紧接着,第5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王其梅,2分区政委李中一分别就分区当前的物资储备情况作了汇报。

粟裕 老张(粟裕批评张国华)(6)

整装待发的支前担架队。土改后分到土地的农民,积极支前

经张国华、吴芝圃和其他领导商量后,将各分区要完成的物资筹集数量一一作了明确。

最后,张国华又强调说:“我们筹集物资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严格遵守群众纪律,杜绝侵占群众利益的现象,有违反纪律的要严厉处置!”张国华始终谨记陈粟两位首长的提醒。

会后,在张国华、吴芝圃的带领下,边区军民迅速行动起来。1分区准备担架500副,召集民工5000人,配合第8纵队破击商兰段;2分区准备担架500副,随3兵团行动;3分区准备担架2000副,召集民工15000人,随2兵团行动;在杞县北屯粮20万斤,沙岗店100万斤,山城集30万斤。

自华野西线兵团进入豫皖苏边区以来,边区的战勤任务日益繁重。为适应此形势的发展,区党委于11月9日发出《关于加强战勤工作的指示》,号召全区党、政、军、民在思想上认识战勤工作的重要性,健全战勤机构,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广大民兵搞好粮食征收,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

11月17日,区党委又发出《关于全力筹划财粮支援战争克服困难的指示》,指出:“华野进入本区作战后,本区支出预算较以前增加两倍,因此,我们必须下最大决心,面向困难,消除期待外援的心思,用本地区力量及一切办法,从本区收入解决本区开支。”

张国华还号召大家:“为群众负责,为战争负责,我们必须来一个节约运动,以‘一切为了人民生计,一切为了战争’的精神,严肃我们的纪律,养成增产节约和反对浪费的风气。”据此,区党委发出了《关于整党的决定》,到1947年底,各地以“三查三整”方式,进行了整党。

在野战军进行破击陇海路战役和平汉、陇海破击战的时候,张国华敏锐地抓住战机,带领军区部队着重对残存和新生的蒋军保安团队、区乡保甲和地主还乡团等蒋军地方武装进行斗争,以巩固老区,扩大新区。

连日的奔波与操劳,使张国华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身体硬朗的他终于病倒了,发起了高烧。

“芝圃,我有个计划想跟你商量一下。”张国华一早就找到吴芝圃。

“不好好休息,起来干什么?”吴芝圃责怪地说。

“根据现在区内斗争的形势,我觉得军区部队也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大部队已经把区内主要的蒋军力量消灭了,现在就是些残存的地方力量了,我们应该抓住时机,肃清敌人残余力量,以巩固解放区。”张国华绕开吴芝圃的问题,直言自己的主张。

“国华,你还真是个‘好战分子’。”吴芝圃担心张国华的身体,但又对他的计划连声称好。

粟裕 老张(粟裕批评张国华)(7)

“不是我好战哦,只是机会来了就要把握住呢。芝圃,我已经想过了,到时候我带领部队开辟新区,你留守后方,主持大局。”张国华决定亲自带队出战。

“你虽是司令员,但不是次次都要亲自出征,再说你最近身体不好!现在确实是一个主动出击的好机会,但是具体部署还得细化。”吴芝圃对张国华的身体确实不放心。

在张国华执意坚持下,军区于11月7日决定组成前指,分为前方、后方。大部人员在前方,由他亲自率领,指挥第1、3团前往沙河以南参加进一步扩大、巩固4分区的工作。

张国华率领前指到达沙河后,于13日在丁集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部署了发展沙河以南的工作。

在10月份,华野第6纵队已攻克或一度攻克沈丘、临泉、新蔡、阜阳、项城,第8纵队已攻克或一度攻克周口、商水、上蔡,第4分区已初步展开于沈丘、项城、临泉地区。蒋军的地方武装以临泉为最多,约4000余人,剿灭临泉的蒋军地方武装,成为开辟4分区的关键。

张国华决定首先集中兵力向临泉地区清剿,以第1团一个营到上蔡、项城、商水地区活动。刘邓野战军第1纵队骑兵团当时亦留在淮河以北,拨归豫皖苏军区指挥。11月下旬,军区指挥第1团、3团和骑兵团对临泉地区实施清剿,所向披靡,蒋军地方武装纷纷溃散逃窜,被歼数百人。11月29日,军区独立旅亦奉调由3分区到达沙南,张国华随即令独立旅于12月中旬开赴项城、商水、上蔡地区,开辟新区,他亲率1、3团及骑兵团继续向新蔡方向发展攻势,4分区的局面从此打开。

12月20日,刘伯承司令员率中原局、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后方机关与张国华率领的豫皖苏军区前指在汝南杨埠会合。

粟裕 老张(粟裕批评张国华)(8)

刘伯承

刘伯承是张国华的老首长,两人彼此了解,张国华自然少了几分拘束,说道:“知道首长在这儿,我快马加鞭赶着来请示汇报,如果错失当面聆听首长教诲的机会,损失多大呀?”

我还要向你请教哦!快说说,你怎么将原来的3个分区发展成了6个分区!”刘伯承举起拳头,朝张国华胸口轻轻一击。

张国华将三路大军逐鹿中原以来,豫皖苏军区地方党政系统面临着尾随而来的蒋军正规部队的威胁,在战勤保障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况下,如何抓住机会,积极扩大解放区的成功做法向刘伯承作了详细汇报。

刘伯承听完汇报,满意地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解放区扩大了,‘架子’也就大了,要更加注重基层的工作,尤其是群众工作,千万马虎不得哦!”随后,他又与张国华聊了很多关于带兵打仗的经验。

此后,近两个月时间内,豫皖苏边区的工作得到了刘伯承的直接指导,以及中原局、野战军司令部后方机关的帮助。

(未完待续)

粟裕 老张(粟裕批评张国华)(9)

粟裕 老张(粟裕批评张国华)(10)

【注:《井冈山上走出的“井冈山”——张国华传》作者尚有少量存书。如有需要者可私信留言联系。参加对印反击战或者18军的老战士,作者敬赠此书,赠完为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