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恢复高考情况(1977年恢复高考困难重重)

1977年恢复的高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但很多人不知道高考中断十年后是如何恢复的,邓小平为恢复高考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

为了让您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本文将详细回顾1977年高考恢复前发生的事情。

高考中断十年,推荐录取、过度劳动锻炼、缩短学制等因素导致高校无法培养高素质人才

1966年,“文化大革命”风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今年,中国教育部宣布推迟高校招收新生。

从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已经停止了三年。直到1970年,一些大学才重新开始招生,但招生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考试录取到推荐录取,大学生直接从工人、农民和士兵推荐,申请人必须是三年以上的工人、农民或士兵,这种招生方式招收大学生被称为“工人和农民大学生”。

1977年恢复高考情况(1977年恢复高考困难重重)(1)

招生方式的变化使得生源质量难以保证,很多生源来自裙带关系。有学者指出,从1972年到1976年,70%的学生是干部子女或有政治背景的。同时,由于大学本科学制从四年缩短到三年,大学生在劳动锻炼中花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导致学业浪费。有些大学生毕业时的知识水平不如以前的高中生,大学根本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

邓小平自告奋勇掌握教育。他采纳了31岁大学助教恢复高考的四分之三建议

邓小平第三次回来后,意识到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我们现代化的最大限制,他自愿负责科技教育,选择科技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突破,他说:“我知道科学教育很困难,我自愿抓,不抓科技教育,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

1977年恢复高考情况(1977年恢复高考困难重重)(2)

1977年8月2日,31岁的中国科技大学助教温元凯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电报,邀请他参加两天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省厅举行的国务院科技教育研讨会。温元凯很年轻,资历浅薄。他只是一名助教。他很惊讶被邀请。他觉得参加会议只是一个旁听者。他从来没有想过这次会议会成为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邓小平提议举办这次研讨会。他对如何振兴教育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他想进一步听取教育界人士的意见。

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3名代表。大多数受邀者是中国著名大学的校长和科技界的权威。温元凯是受邀者中最年轻、最肤浅的。

会议第一天早上,温元凯只是坐在角落里听别人说话。中午休息时,负责会议组织的同志鼓励与会者大胆发言,敢于暴露问题,反映问题。

研讨会下午,邓小平问你是否有恢复大学入学考试的建议,温元凯有勇气举手,看到邓小平点头示意温元凯胆怯地说:“我认为大学入学考试应该恢复,现在工人和农民推荐大学导致学生质量不均衡,许多学生基础太差,不适合大学,勉强培训难以成为人才。现在各种各样的人才都出现了错误和荒凉的情况。我想……”

说到这里,温元凯看着邓小平,看到邓小平一次又一次地点头,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和勇气。他一口气提高了音量,说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想法。他说:“我认为大学的招生方式应该改变,采用自愿申请、领导批准、严格考试和最佳录取的方式。”

温元凯的话在会场上引起了骚动。有些人点头表扬,有些人摇摇头表示反对。当人们纷纷讨论时,邓小平说:“温元凯,我至少采纳了四分之三的建议。我认为“领导批准”可以被删除。大学入学考试是每个人的权利,不需要领导批准。”

事实上,邓小平在复出前夕多次与人交谈,讨论恢复高考的问题。他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想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学以推荐的方式招生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邓小平非常清楚,恢复高考的目的是为国家选拔和培养真正可用的人才,必须消除任何可能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因素。邓小平已经下定决心,高校招生必须参加考试,选择最好的录取,不能留下漏洞,“领导批准”有漏洞,所以邓小平说要删除“领导批准”这四个字。

邓小平当场表示同意恢复高考的建议,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第二天,几位专家提出立即改革现行的招生制度,宁愿推迟招生,也不愿招收不合格的学生进入大学。

邓小平立即表示,今年将发生变化。教育部长刘西耀说,工农兵招生计划已经发布。邓小平说:“如果你把它寄出去,你可以把它收回来,推迟几个月。今年,我们将恢复高考。我们不能再耽误一代人了!”

1977年恢复高考情况(1977年恢复高考困难重重)(3)

邓小平的话响了。在场的代表,包括人民大会堂的服务人员,都被他非凡的勇气所感动。他们觉得新时代即将到来,人们忍不住鼓掌,热烈的掌声响彻了人民大会堂的台湾大厅。

1977年冬天,渴望进入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成为了“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

根据邓小平的意见,教育部迅速提交了《关于推迟招生和新生开学时间的请示报告》,决定推迟高校招生三个月,腾出时间召开招生会议,讨论新的招生计划。邓小平将报告转交给中央其他领导人时指出:“这是经过考虑同意的,以确保重点大学生的质量。”

1977年恢复高考情况(1977年恢复高考困难重重)(4)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考试是许多年轻人学习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因为政治考试不能上大学给许多人留下永恒的遗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邓小平最初起草了教育部招生文件,删除了许多限制。他对教育部负责人说:“一是我表现好,二是择优录取,招生就看这两个了。

恢复高考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做出的决定。当时,“两个估计”和“两个普通人”的思想仍然束缚着一些人的思想。有些人反对或抵制恢复高考,导致恢复高考具体实施进展缓慢,关注的招生工作会议无法制定新的招生计划。

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再次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责任。1977年9月19日,他召集教育部负责人进行谈话,批评教育部思想解放不够,勇气太小。他严肃地说:“过去,如果你说错了什么,你应该改变它。不管怎样,语言应该清晰而模糊。招生会议应尽快结束,招生计划应尽快制定。”

邓小平为了触动那些思想认识跟不上、行动迟缓的人,严厉地说:“如果你同意中央政策,就做;如果你不同意,就改变你的职业。”。

在邓小平的全力推动下,恢复高考具体实施进展加快。经过40天的讨论,招生工作会议终于确定了新的招生文件。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1977年高校招生的意见》,宣布从1977年起,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统一考试制度恢复。渴望进入大学校园的年轻人终于等待着依靠个人努力和才能改变命运的那一天。

1977年恢复高考情况(1977年恢复高考困难重重)(5)

1977年冬天,中国570万年轻人走进考场,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冬季高考。按照成绩择优的原则,27.3万人被录取。 4.7%的录取率。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多成为中国各行各业的领导者。他们利用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为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1977年冬天,人们称之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

邓小平恢复高考的决定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这是一项明智的措施。他对恢复高考的巨大努力和贡献将被记录在历史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