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水晶眼镜的区别(水晶玻璃眼镜的进化史)
眼镜的传入
玻璃镜片眼镜是在明末由来华的传教士带入中国的。眼镜传入中国是在15世纪初,由当时的马六甲王国传入。《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书的第五十回写道:永乐八年(1410年),马六甲王朝的国王朝贡了眼镜十个。
明代崇祯初年,苏州一位叫孙云球的先生,利用机械原理发明创造了镜片研磨机器—牵陀车。掌握了磨片技术。用天然水晶石磨制出镜片。同时他又掌握了验光技术,按照不同的视力研制出老花、近视、远视等品种以及各种光度的镜片,并编制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用以验目配境。
这是我国自主验光配镜的开始。眼镜在明朝和清初被视为奇珍异宝,稀罕之物。
明代仇英(1494—1552)所作《南都繁会图景物图卷》中戴眼镜的人,是古代最早的戴眼镜题材图像之一。在描绘的南京秦淮两岸的市井图中,有很多细节表明了明朝人戴眼镜的情形。
16世纪出现了跟鼻梁宽窄适合的镜桥联结在一起的眼镜。世界上最早的类似现在的眼镜是希腊人埃尔格雷科在16世纪末制成的。
据说,康熙皇帝在得到两广总督进献的水晶眼镜后,试戴感觉不错,便赐给儿子雍正皇帝。之后的乾隆皇帝,也时常戴水晶眼镜批阅奏章。在《东西文物趣谈》中述说,有很多纨绔子弟以眼镜来辨识有没有文化、是不是读书人。
清人方朔有一首《圆光镜诗》说:「圆光大镜装近视,教人知是大伟人。内务府为雍正打造的眼镜高达35副,眼镜散落在紫禁城,雍正方便取得角落。至乾隆以后,苏广工匠开始小批量生产。发明了中国式镜架。
1735年,苏州出现了专门生产眼镜的手工作坊。
1784年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了远近视两用眼镜。
1793年英国派往中国的马嘎尔尼使团中的画师威廉·亚历山大笔下的“穿便装的官员”,介绍的文字中说:“中国人戴的眼镜要比西方人的眼镜大得多:它们是用水晶制成的,玻璃的生产在中国还没有发明。”
1825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利发明了能矫正散光的眼镜。《红楼梦》中有两处提到了眼镜,使用者都是贾府中地位最高的贾母。
清代的叶梦珠在《阅世编》中详细记述了当时眼镜价格的变化:“眼镜,闻制自西洋者最佳,每副值银四、五两,以玻璃为质。顺治以后,其价渐贱,每副值银不过五、六钱。近来苏、杭人多制造之,遍地贩卖,人人可得,每副值银最贵者不过七、八分,甚而四、五分,直有二、三分一副者,皆堪明目,一般用也。”
从1840年起,维也纳开始使用玻璃制的眼镜,而不再用透明的水晶眼镜了。
清顾震涛《吴门表隐》记载:“眼镜前朝只有单照,以手持之而用。”磨制眼镜镜片的工艺相当复杂,直到20世纪初才有正确成像的眼镜镜片。由阿贝教授、罗尔、亨格合作制成。
近视和护眼
近视眼在中国古代算是一种富贵病。
能在后天得近视眼的人,一般家境都不错,古时候符合这种条件的一般都是读书人,且读了很多年。得了近视,且没有眼镜,怎么办?有钱人家有办法,找一个书童,让他念给你听!
对眼镜的排斥
对于眼镜,虽然其效果明显,实用方便,但因其来自西洋,有人由此对其抱着排斥的态度,这一立场之代表者就是乾隆。一是因为材料,他认为西洋的玻璃眼镜对身体有所损害,不如传统的水晶镜片。
二是因为习惯佩戴之后,就难以摆脱,人为物役。后来溥仪想要戴眼镜时,遭到了端康太妃等人反对,认为这一行为有违祖制。民国时期男、女性戴眼镜已极为普遍。
古人如何保护视力
古人虽然没有电子设备,但同样有养眼的需求。
南唐李煜当政期间,“中书皆用皂罗糊屏风,所以养目也”。
雍正帝用植物疗法缓解眼疲劳,从杭州搞来高档菊花。眼睛干涩的时候躺在上面养神,据说挺管用。
林则徐推崇“白煮海参,每日食两条”可以明目。
想明目,又想省钱,吃山药是个好办法。可以“治头风,明耳目”。还可以试试新的护眼镜。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