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

大家都知道,大文豪苏轼苏东坡才华横溢,一生却屡经贬谪,四处漂泊,但好在他生性豁达,为人率真,又深得道家思想精髓,所以他不仅没有为不幸的遭遇所折服,反而活出了别样的潇洒与风采。也正因如此,他的诗词、他的性情、他的品格向来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喜爱、所推崇。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1)

苏轼画像

他好交友、好美食、好品茗、好诗词歌赋、也好游历山川。他身上有许许多多耀眼的光环:他是文学家、是书法家、是工程师、是佛教徒、是美食家、是生性诙谐的乐观主义者,是坚持己见的政治家,是为国为民的士大夫。

他对自己评价是“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这样的全民偶像,怎能不令人由衷的喜爱呢?

或许造物主是以一种戏谑、又或是悲悯的心态,操控着、成就着苏子的一生。这有点像在广袤无垠的天地间孕育出了一颗神奇非凡的种子,但要想让它长出奇美绝伦的花朵,土壤、气候、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缺一不可。那年,从四川眉山间走出的初出茅庐的苏子,就是这样一颗神奇的种子,他的经历与他的成就注定不可分割。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2)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千年一遇的天才、奇才、全才,在经历过金榜题名、乌台诗案、二次复用、多次贬谪种种人生起伏之后,他对于人生独特的认知、体味和领悟。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3)

从足迹的广度来讲,他的一生涉猎极广,可以简单概况为“八三四一”。“八”指的是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他曾在这些地方担任过知州;“三”指的是他曾是吏部、兵部和礼部这三部的尚书;“四”指的是黄州、汝州、惠州、儋州这几个他曾长期贬谪生活过的地方;“一”指的是他仕途的制高点——在朝任翰林学士。

另一方面,从艺术的成就来讲,苏子则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就拿同一词牌名的《江城子》举例来说。

苏子望山时,他会说“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苏子观水时,他会说“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豪放时,他会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

婉约时,他会说“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悼念亡妻时,他会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离别友人时,他又会说“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江城子·别徐州)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4)

天涯何处无芳草

如今,当我们再来回顾苏子的这一生,最能体现他风尘仆仆的心路历程、体悟他如佛似道的人生领悟,还是他的那“一诗三词”。

公元1101年6月,不久前获得朝廷大赦的苏轼,来到真州游金山龙游寺,这一年他65岁,已是个年逾花甲、白发苍苍的耋耄老人,生命的尽头似乎就在眼前,而事实上,再有两个月的时光他的生命之光便会熄灭。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5)

河南三苏坟像

金山寺存有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画的苏轼像。我们不难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千帆阅尽、暮暮老矣的苏子,此刻默然伫立,呆望这张自己的画像,回望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感慨万千,纵有不世之经才伟略、忠义浩然之气,此刻却也只能化为了一声无尽的叹息。

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自题金山画像》,算是对自己的一生的回顾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6)

苏轼像

此刻的我啊,心寂静得如同已燃尽的木灰,不再为任何外物所累所动,身体呢,如同没有系住缆绳的小舟,似乎终于可以自由自在的遨游于天地之间。

表面上这是一种感慨,但读过庄子《齐物论》的人都知道,心如死灰正是《齐物论》里描述的一种得道的状态,诗人此时呢很享受内心深处的这份宁静,激情燃烧过后却已不必任何修饰的化境状态。

那么现在的我秉承着这样的心情,是不是就可以客观来评定下自己此生的功业了呢?嘿嘿,那些功业就发生在我谪居过的黄州、惠州、儋州的匆匆岁月里啊!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7)

匆匆岁月

要知道,苏轼曾在八个州都呆过的,这里他自问自答,却并没提到两任过的杭州,也没有提到率众打猎的密州,提到的却是黄州、惠州、儋州,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表面上像是他在蹉跎那些被贬谪的时光,但这时的苏子是何许人也?纵然心有不甘,他又怎会像小儿女般幽怨哀叹呢?

不可否认,这三个地方正是他仕途中的低谷,却也成就了苏子思想和艺术的巅峰,更是他洗尽铅华,精神上受益极大、心灵上收获颇丰的人生时刻。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8)

豁达人生

我们来逐一体会:

黄州(湖北)

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谪到黄州。这可以说是苏轼人生、艺术的第一个转折点,经过了“乌台诗案”的重创,他只得在困厄黑暗中寻求灵魂的自我拯救,那是一场超越苦难重获自由的精神之旅。

可以说传诵千古的前、后《赤壁赋》是苏子对宇宙、对人生价值在哲学层面的探究,而同时期所作的《定风波》一词则是他处世哲学的尽情展露,但最能体现他谪居黄州时心境的还是这首《西江月》。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9)

苏轼《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世上的事啊,宛如一场大梦,人生难道就是经历几回凉秋而已吗?晚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在廊里回荡,转眼再望向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些许银丝。

酒虽然易得,却为客人少而忧愁,月即便明亮,但无奈总被乌云遮挡。这样的中秋之夜,谁又能够与我共赏这孤寂的月光呢?此刻的我,只能拿起这杯残酒,凄然地望向北方。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10)

孤寂赏月

词的上半阕感慨人生短促、感慨时光流逝、感慨壮志难酬,不知不觉便把人带入一种感伤的情绪之中。词的下半阕,词人直抒胸臆。“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他遭贬谪后势利小人避己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暗喻奸人当道,言路受阻的现状。这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悲愤,又有渴望朝廷能够理解、重用自己的深意,更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为世人理解的凄凉之感。

苏轼不知道这番情怀与谁述说,只能端起这杯酒,黯然神伤地望向朝廷所在的北方。千言万语、千思万苦尽在这杯浊酒中,千年过后,酒中的愁苦我们今人似乎仍能尝到。

惠州(广东)

公元1094年6月,由于新党执政,苏轼再度被贬,这次被贬至更远的岭外惠州。

宋不杀大臣,大臣获罪,往往以贬谪岭外为最重的刑罚,仅次于斩首。元佑前期,蔡确在安州作诗,诽谤太皇太后,元老文彦博主张要贬蔡确到岭外,范纯仁听说后,向宰相吕大防劝止道:“我朝自乾兴以来,无人被责过岭,此路早生荆棘已近七十年。现在如从我们手上,重加开启,将来政局发生变化,恐怕自己也就不免了。”宰相闻言,就此作罢。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11)

贬谪

后来,哲宗亲政,政局果然大变,不料第一个被贬到岭外的,居然是皇帝一向敬爱的老师——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不同于之前被贬黄州时一度的低迷丧气,这次的苏轼很快便调整好心态,他甚至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来表达自己随遇而安的乐观精神。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12)

不辞长作岭南人

我们一向视苏轼为豪放派词人鼻祖,可当春日将尽,繁花褪败之际,他也会写下《蝶恋花》这般清新秀丽,又富有情理的婉约派词作。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13)

苏轼《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词的下半阕构想了一幅画面:墙外是一条小路,行人从此经过,只听得墙里佳人荡秋千时欢快的笑声,使行人禁不住驻足,用心地倾听这醉人的欢声笑语。须臾,佳人的笑声渐渐停歇下来,但行人的心却再也平静不下来。墙外的行人因听到佳人甜美清亮的笑声,却未见到佳人的模样,而心情起伏跌宕。墙内的佳人却压根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为她痴痴的苦恼。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14)

墙里秋千墙外道

“多情却被无情恼”与上半阕的“天涯何处无芳草”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写人,一写物,交相呼应。词人发出如此意味深长的感慨,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词人心中那“无情”之人是谁呢?是不是那个不肯重用自己的君王呢?词人明里是在描绘着男子的多情和女子的无情,实际却是对自己与皇帝关系的类比,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在这首词里,词人自然流露出对风华流逝的惋惜、官场沉浮的感叹和颠沛流离的无奈。

儋州(海南)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当政的新党为了将旧党(元祐党人)赶尽杀绝,朝廷对“元祐党人”的贬地作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原来被贬外地的元祐党人,要再向更偏远之地贬谪一次。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15)

再次贬谪

苏子由于在旧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所以即便已被贬谪到惠州,这次仍被贬到更远的儋州,要知道那时候的海南还是一片莽荒不毛之地。

苏子刚到海南时,甚至无处可居,只能住在一片桄榔林下,而且物资极度缺乏。苏轼自述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生活窘迫异常。

而同时,作为苏轼的弟子秦观,自然也受到牵连,由郴州(湖南)被贬谪到更远的横州(广西)。在衡州秦观遇到了在这里做知府的孔平仲。孔平仲是与秦观同一批受到贬谪,落职衡州的,二人处境心境大同小异,秦观因向他赠送了旧作《千秋岁》词。孔平仲他读了这首词以后,也步原韵和词一首。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16)

苏轼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春风湖外,红杏花初褪。孤馆静,愁肠碎。泪余痕在枕,别久香销带。新睡起,小园戏蝶飞成对。

惆怅人谁会,随处聊倾盖。情暂遣,心何在。锦书消息断,玉漏花阴改。迟日暮,仙山杳杳空云海。(孔平仲)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17)

花影乱,莺声碎

第二年,秦、孔二人所作的《千秋岁》传到了远谪儋州的苏轼。苏轼有所感,亦作和词一首。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相传,这是苏轼生平最后一首词,语气丝毫不减豪放情怀,词人虽屡遭贬谪,但仍存有报国的壮志。“君命重,臣节在”是对自己一生不屈不挠气节的自白,“乘桴且恁浮于海”表面上是鼓励弟子秦观,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要勇敢的振作起来。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18)

最后一首词

为什么说是表面上呢?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这里的“由”就是孔子的弟子仲由,他还有个名字更为人所熟,叫做子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的政见主张得不到赏识、行不通, 那我就乘着木排过海而去, 那时跟随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孔子认为子路是很勇猛的,可是缺点是仅仅是勇猛而已,换句话说就是意气用事直肠子。那么苏子在这里用典,更深一层想表达的意思,是不是为秦观因己而受牵连,而惋惜而内疚呢?

所以说,我们透过这“一诗三词”,便能清晰的看到他早年入世、中年困世、晚年遁世心态上的一路变化、升华。林语堂先生对苏轼曾做过一段经典的评价:“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而有力,虽须视情况之所宜而异其趣,然而莫不真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19)

晚年苏轼

作为千百年后的我们,今天再来读苏轼的诗词,内心除了高山仰止的崇拜,对其经历不幸的同情惋惜,更要学习他那包容一切、随遇而安的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顺境时不得意忘形,面对逆境时不灰心丧气,让生活体验度不因外界的风雨而受到影响。

笑对人生,笑看未来!

苏轼人生历程及不同时期代表作(为何大家都喜爱)(20)

笑对人生

喜欢请您关注我,您的点赞、评论、转发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哦!#苏轼##诗词##历史##人生##正能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