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分析)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的增加,是生育率和死亡率水平降低的结果。
生育率的下降造成低年龄组人口数量的减少,死亡率的下降则导致了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从而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形成人口老龄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口生育率快速降低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总和生育率迅速从5.8下降至更替水平2.1以下
仅用30年至4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一个世纪乃至更长时间才完成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在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压力的同时,也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6年的76.4岁。
在6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超过40岁,提高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这无疑加速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
三、生育高峰连续推动
人口惯性是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现有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未来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在1949年至1958年、1962年至1976年、 1986年至1990年期间,出现过三次生育高峰,这会在21世纪上半叶演化为三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除以上直接因素外,一些间接因素也推动了我国人口老龄化。
例如,城镇化快速发展通过提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降低生育率水平间接推动人口老龄化进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通过减少育龄妇女基数降低生育率水平,从而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