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社会(礼乐文明是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礼乐文明是建设生态文明)(1)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举行“礼崩乐坏”到“礼兴乐盛”讲座

6月27日,贵阳孔学堂阳明大讲堂高朋满座,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以“礼崩乐坏”谈到“礼兴乐盛”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了一场演讲与艺术表演结合的讲座,深刻阐释了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发展下,中华礼乐文化是发展生态文明,建构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在讲座现场,叶小文指出生态文明根本即是心态文明。而中华礼乐文化能够帮助我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促进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礼记·乐记》曰:“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叶小文进一步阐释“礼”就是确立我们发展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志,“乐”就是通过和谐之音教化民心,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自古礼乐不分家,形成以安定民心,促进和谐社会的礼乐文化传统。今天不管讲生态文明还是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礼乐文化传统的复兴和发扬。

生态文明社会(礼乐文明是建设生态文明)(2)

与嘉宾共同进行艺术表演

面对工业文明的物化带来的环境危机、精神危机等问题,叶小文认为现在诸多危机的出现是社会变革和进步不可避免的障碍,礼乐传统的回归刻不容缓。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把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转化为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相处的关系。这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观念与中华礼乐文明倡导的“和”是一致的。叶小文指出中国正处在从“礼崩乐坏”到“礼兴乐盛”的文化复兴阶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礼乐传统的回归是必须的。这些礼乐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礼乐传统的回归,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素质修养,培养和谐生态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精神基础。他以自身60多岁重拾音乐的经历鼓励人们为提升个人修养,为复兴伟大礼乐传统而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讲座最后,叶小文邀请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小提琴副教授梁静梅,及两名学生共同为观众演绎了《牧歌》、《菊花台》、《如歌的行板》、《我的祖国》等曲目。他借以优美的音乐之声唤起了人们对中华礼乐文明的崇敬之情,更传达了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时代,中华礼乐文明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希望与期待。

生态文明社会(礼乐文明是建设生态文明)(3)

讲座现场高朋满座

作者: 编辑: 郭邱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