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

我在黄陂的第一站实际上是木兰花乡。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1)

一、去锦里沟赴年猪宴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2)

入住的酒店着实让人欢喜,暖黄色的调子,独门独院,房前屋后花香袭人,几乎算是联排别墅。不过,冬季的木兰花乡还是有些萧疏,一个温柔的夜晚之后,我便将重点放在其他景区,首先去锦里沟赴“年猪宴”。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3)

黄陂人精明得很,他们以木兰文化为背景,将木兰花乡、锦里沟、木兰清凉寨、木兰云雾山、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木兰玫瑰园等景观打包,使生态农业、文化宗教及休闲娱乐“All in One”,统称为“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并将其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4)

锦里沟主要以土家族文化为核心。相传,当地土家族人系清朝雍正年间从西恩施迁移至黄陂蔡店,经过近三百年的生息繁衍和发展壮大,在当地建起许多的土家山寨。所以,锦里沟的旅游元素,除花海、峡谷,还有民俗和山寨文化。我这次碰上的,就是土家族年猪宴。有土家族朋友看到我发的图片,说是又到土家族人“喝刨汤”的季节。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5)

所谓“刨汤”,是土家族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我去年体验过苗族新年,与土家族不同,苗年是头人通过星象算出来的,每年时间不定。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6)

土家杀猪宴最经典的美食要数“土家抬格子”,类似粉蒸肉。老远就看到贴着对联的大门,联语通俗易懂,“忠孝王闻香下马,过路客知味停车”,横批是“吃好年猪宴”。“忠孝王”即指花木兰,因唐朝时封其为“孝烈将军”,黄陂人便将她当成忠孝双全的化身。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7)

门口有身着土家族服饰的男子招呼,给每位客人送一粒穿着红线的菩提子。其实,这里是个民俗村,正在举办“第二届锦里沟土家风情谷年猪宴”,与我参加过的苗族侗族人的长桌宴相似,相当于每位30元包括酒水的自助餐。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8)

二、先祭白虎后抬猪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9)

院子里灯笼高悬,锅炉沸腾,舞狮子的小伙子们正在操练。建筑别具风情,周围有粮仓、木雕、戏台、玩偶以及酒坛子和五谷作物等。此际碗已经摆好,酒已经上桌,只等客人们就座。有一种“摔碗酒”,用瓦碗盛装,喝完可以像绿林好汉那样将碗摔在地上,豪迈无比。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10)

客人们很快入席,主持人重点介绍来自武汉西藏中学的学生,并撺掇她们唱歌。果然,有两小女生架不住主持人的怂恿,唱了起来。没听懂歌词,但声音如天籁,赢得许多粉丝。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11)

一阵狮子舞过后,几个精壮汉子抬出一只白虎塑像,主持人说开席前要进行祭祀。于是,又上来几个戴着面具的祭司,手舞足蹈,走高伏低,大概是傩戏的一种。待念完祭文后,抬出开剥好的肥猪绕场一周,才宣布开席。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12)

台上载歌载舞,台下吆五喝六。不大一会儿功夫,桌面如秋风扫落叶,已是杯盘狼藉。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13)

喝完刨汤,就可以去峡谷探险。现在无险可探,有座玻璃桥,可以在上面摆造型。不过,各地玻璃桥已经泛滥,走过去走过来,感觉不到新鲜。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14)

狮子滚绣球,好的在后头。最后才是压轴戏,以土家山寨为实景的战争剧。在我看来,重点内容是马术表演,但因为有故事情节,显得紧张刺激。寨主嫁女,结果遭到土匪抢劫,还打伤新郎官;于是寨主动员人们武装起来和土匪战斗;经过一番厮杀,打败土匪,还全寨人一个太平世界。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15)

演员们在奔驰的马背上或捉对厮杀,或上下翻飞,再加上烟火道具,场面惊心动魄,端得异常精彩。当土匪将新郎官绑在马后面拖着飞奔时,场上观众失声尖叫。甚至马匹也象受伤那样慢慢倒下,看上去训练有素,让人赞叹不已。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16)

实际上,锦里沟最美的季节是春夏时分,有樱雪长堤、兰浦花溪、桃源仙境、四季火棘,如果有机会,我将再来。这会儿则往木兰清凉寨,因为明晨要看日出。

大年三十祭鸡鸭三牲是哪里习俗(先祭白虎后抬猪)(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