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研究(持续深入的甲骨缀合研究)
商代全甲刻辞,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胡 悦摄
2010年,大司空村东出土的正反面刻辞卜骨。 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甲骨缀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使碎片经过拼接,变为完整或较为完整的卜辞,成为可利用的珍贵史料。甲骨缀合研究的持续深入是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需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一门学科必须有新材料不断涌现,才能使其永葆生机。甲骨新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源于甲骨出土,二是源于甲骨缀合。今年适逢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我们要更深刻认知甲骨缀合的意义。
甲骨卜辞是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异常宝贵,可惜多数甲骨因残缺太甚,致使其刻辞支离破碎,不能通读,令人惋惜。甲骨缀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使碎片经过拼接,变为完整或较为完整的卜辞,成为可利用的珍贵史料。
最有名的当数王国维的一则缀合。
1917年,王国维撰写《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一书时,发现两片残骨可以缀合。缀合之后,其上残辞就拼接成一条比较完整的世系卜辞:“上甲十,报乙三,报丙三,报丁三,主壬三,主癸三。”这条世系卜辞可以跟下引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的商人世系对照阅读。
“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
“微”,甲骨卜辞称为“上甲”。“微”是名,“上甲”是号。在商王室世系里,“微”以下各位先公先王都有以天干为主体的号。《殷本纪》中的句式“某卒,子某立”,是说“父亲‘某’死后,儿子‘某’继立为王”。在殷墟甲骨卜辞发现以前,对于《殷本纪》中的这段世系,学者大都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但是,有了王国维缀合的这条世系卜辞,证明《殷本纪》中关于商王室世系的记载是可信的,同时知道,“上甲”之后的三世,依次是“报乙、报丙、报丁”。《殷本纪》把“报丁”放在“报乙”之前是错误的。
这则缀合使100年前主张“东周以上无史”的观念不攻自破,确证了商代的存在,将中国的信史时代提前到了3000多年前的商代。诚如郭沫若所言:“得见甲骨文字以后,古代社会之真实情况灿然如在目前。得见甲骨文字以后,《诗》《书》《易》中的各种社会机构和意识才得到了它们的源泉。”王国维的拼合开创了甲骨缀合的先河,说明缀合非常重要,有些“断烂朝报”的旧材料,一经缀合,价值倍增,成为新材料。因此,要利用甲骨文来研究古代的历史,必须首先对甲骨进行缀合,尽可能地恢复其本来面貌。否则,残缺的卜辞容易被人断章取义,加以曲解。
近20年来,甲骨缀合专书不断出版。蔡哲茂先后出版《甲骨缀合集》《甲骨缀合续集》《甲骨缀合汇编》,本人主编的《甲骨拼合集》《甲骨拼合续集》《甲骨拼合三集》《甲骨拼合四集》《甲骨拼合五集》陆续出版。
上述缀合专书中有许多关于商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举例一二。
如《甲骨拼合三集》第608则:“庚申夕向[辛酉允有]……异于东,晶(星)率西。”中国古代最早的流星雨记录见于古本《竹书纪年》,文曰:“帝癸十五年,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竹书纪年》关于夏桀十五年的流星雨的记载,不见于《史记》,可能是魏国史官见到前人的相关记录,据以写入《竹书纪年》的。然而这是春秋战国人的写本。商代甲骨文中有无记录?上引这条验辞(占卜之后记录应验事实的刻辞)是有关商代流星雨的真实记录,是通过缀合才得到的新材料。“异于东”就是在东方天空出现奇异的天象,正印证了这次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东方。“星率西”意谓“流星群皆划过长空跑到西边去了”。这真是奇异的天文现象。
再如《甲骨缀合汇编》第776则:“癸亥卜贞:旬。乙丑夕雨。丁卯明雨。戊小采日雨,烈风。己明启。”
翻译一下,卜辞大意是说,癸亥这天占卜,卜问下旬有无灾咎。验辞记载这一旬中的第二天乙丑夜间下雨。到第四天丁卯天明下雨。第五天戊辰的傍晚既下雨又刮烈风。第六天己巳天亮云开日出,天气放晴。
我们今天通过这则详细记载了这一旬天气情况的验辞,可以知道商代设有专门观测气象的官员。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纪录,弥足珍贵。
甲骨残片,俯拾皆是。甲骨缀合研究的持续深入是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需持续努力、久久为功。甲骨残片如未毁灭,自当有“破镜重圆”之日。
(作者为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作者:黄天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