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兰特和他的女孩(承包了我最爱的女人们)
突发兴致补了一遍去年的电影节片单,想为埃莱娜·费兰特鼓掌。
继她现象级改编剧《我的天才女友》之后,《暗处的女儿》也提名了好些电影节奖项。
在讲母亲的影像里头,它是新鲜而珍贵的。
《我的天才女友》
电影里的灵魂人物,是母亲勒达。
她大概就是我们这些年来最想看见的那种母亲了,潇潇洒洒,一身轻盈。平时在大学里教授文学、研究翻译,有了假期,就拖着几箱子书,独自到美丽舒适的小岛上度假。
要不是充满了混乱和紧张感的碎片闪回,你几乎要被她的松弛和自在迷住了。
《暗处的女儿》
她每天喝咖啡、逛集市,或是到沙滩上悠哉。热了在海水里泡一会儿,不然就窝沙滩椅上看书、写笔记。
带娃带到满眼疲累的妮娜看见勒达,也被她一眼勾住。在她看来,勒达不是那种被母亲身份上了锁的女人。
但费兰特的小说,没有哪本不是写被困住的母亲、女人的。说她是给女人做衣服的裁缝也合适不过。
《暗处的女儿》就像一件给虚幻的母性想象祛魅的衣装。那件套在母亲身上,被展示了很久,却一点都不合身,还特别沉重的衣服,终于褪下了。
看完电影惊呼:给圣洁的母性光辉祛魅,还得是费兰特。
希腊真的很美,有很蓝很蓝的海、柔软的沙滩。可豆瓣上年轻的妈妈网友说,整部影片最击中她的,不是美丽的海岛,也不是来去自由的中年生活,而是勒达年轻时候,被孩子拖挂住的“窒息感”。
和很多被养娃重担压得够呛的母亲一样,勒达有两个女儿。她们刚出生那几年,勒达一边照料家务、陪伴孩子,一边要忙学校里的研究。
她的丈夫也有学校的工作,两人原本说好轮值带娃。可男人以工作为由,推脱家庭任务的时候总是那么自然:就前程来说,男人的总是比女人的更有价值,更重要吧?丈夫一句工作忙,带娃又变成了勒达一人的家务活。
那可能是她精神极度崩溃的一段时间,人被拆成两半用,有天累得瘫倒在地上了,天真的女儿还是继续扯着她膨胀的脑袋,闹着要给她做头发。
老母亲无处哭诉。女儿哪里能懂她分身乏术的疲惫呢?勒达只能全天无歇地跟在“小猛兽”屁股后头,收拾她们留下来的小型“战场”。
勒达不甘愿放弃学术理想,以至于活得比全职妈妈还累。
今天“恐婚恐育”的女孩儿们,恐惧的或许也是相同的困境。她们想拥抱自我,建筑属于自己的理想和空间,可愿意一起来帮忙的人,根本掐不满一只手。
同样的窒息感,还想到去年上映的另一部电影《全职》。
单亲妈妈朱莉离婚后,拿不到丈夫的赡养费,上班育儿两班倒,每天争分夺秒地在巴黎街头奔跑。回到家,哄孩子入睡后收拾房子,再睁眼,又是重复的另一天。
《全职》
有网友说幸亏片子只有88分钟,多一秒都撑不下去。但《全职》的结局其实挺明亮的,朱莉找到了收入更好的工作——以后也许就不必那么辛苦、煎熬了。
在母爱的颂歌里,牺牲和奉献都是甘愿的。母爱照拂万物,忍受一切。所以大多数影视,哪怕展演了母亲的辛劳,也不会刻画她们真正的崩溃。
前几年的日剧《坡道上的家》算是特别的一部——新手妈妈安藤把8个月大的女儿淹死在了浴缸里。
奇妙的是,明明她的孩子每天哭闹不止,怎么哄都没有用,她还是会在博客里写:孩子像个天使,是妈妈最骄傲的宝贝。
《坡道上的家》
后来安藤接受庭审时,因为这些日记被人质疑:虚构和事实不符的育儿日记,难道不是你爱慕虚荣的心在作祟么?
气到缺氧。安藤明明也只是被所谓的母性裹挟的一分子。长辈总在她的耳边灌输:“这孩子是在假哭啦,她一边表演着声嘶力竭地大哭,一边偷偷观察妈妈的反应呢”“我们那时候,天天抱孩子也没问题”“不管遇上什么都要自己加油,什么神经衰弱,都是骗人的”……
大众语境教给妈妈们的,就是得把母亲的肖像雕琢得闪闪发亮,犹如神谕一般,光洁的、亮滑的。无意识中,早就预设好了每一个母亲该有的样子。
《产后调理院》
可真实的育儿生活,对母亲们来说根本没有那么美好。她们害怕听到婴儿夜晚的啼哭声,总是担心自己奶水不够;孩子哭了闹了要第一时间跑过去抱,否则就会有人说是虐待、不教养。
外界不仅没有给予母亲们承托和帮助,还冷酷地压制着她们情绪的塌陷。“大家不都这样过来了么?”“那样的日子很快就会熬过去的,之后就轻松了。”
每一句话都是冰冷的尖刀、强硬的规定:只有战胜自己的幽暗一面,你才算是合格的母亲。
很多妈妈,就是在这样的调教声中,走向了绝望深处。
《暗处的女儿》则是另一种绝望的图景。
偶然参加一次学术会议之后,勒达心中自我的烈火被勾燃了,她想:“作为一个当代的女人,我能不能让我的女儿爱我、我爱她们,但不用牺牲自己的全部,也不用因此痛恨自己。”
女儿们5岁和7岁的时候,她留下丈夫和孩子,离开了。
这才是让人意外又惊叹的举动吧。毕竟在这之前,母亲的不伟大念想极少被讲述。
而那些觉得,孩子其实没有让生活更幸福的妈妈们,也一直被隐形的枷锁,困在无私母爱的框套里。她们会为了孩子选择不离婚、选择留下、选择牺牲、选择忍受吞噬自我的生活。
勒达似乎是幸运的,她颠覆了传统的叙事——母亲不再隐忍、承受。母亲出走了。
这里边更值得探索的意味,是母亲终于可以将自我放在前边,可以正视自己的不幸福,可以不消融在被规诫的母爱里。
母爱不必那么伟大。
整部电影里我觉得最精华的时刻,是年轻妈妈妮娜问勒达:离开孩子你快乐吗?勒达溢着热泪,沉默了好几秒,然后苦笑着说:“感觉很棒。”
科尔曼真的太会演了。短短几秒钟的笑容,诚实到近乎残酷的地步。
好些网友也被这幕戳中,特别是年轻的妈妈们。仿佛释出了某种切肤、真实,却从不被允许吐露的感受。
离开家以后,勒达沉浸在自己梦想的学术圈子里。出入讲座、和学界新星买醉、交谈、热恋,一切都是拥有孩子之前,她所想要的人生。可这个故事想说的,并非有勇气追求自我的母亲,就一定能得到完整的快乐。
虽然手握人生的主动权很美妙,但女儿也始终在那里,和罪恶感埋在一起,时不时就会刺痛勒达的神经。
我觉着这可能才是片名真正的深意——暗处的女儿,也是暗处的矛盾和不安。
它们切割着勒达,当她捡拾起自我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心安理得。
勒达从不后悔离开女儿,甚至也希望迷失的妮娜,多听听自我的声音。可她就是没法像那位远足的父亲一样,潇洒地讲起自己的爱与自由。泪水才是她最本能的反应,快乐不假,愧疚也是真的。
我也不知道,究竟是社会的母性文化撕扯勒达更多,还是天生的母爱。但出走的母亲,总会经历更多的自我割裂。
事实上,勒达只离开了3年。她经历了自我的狂热,却也发现,“这一切都无法和她所创造的两个生命匹敌”“比起和她们在一起,离开她们让她感觉自己更没用、更绝望”。
费兰特想写的不是痛苦的女人,而是进行抗争的女人。她想写一些打破传统的女性,虽然“对于生活的期待没有实现……但差别在于,她们没有被动忍受,她们进行了抗争”。
你可以说勒达是自私的。但她抵抗且遵从了自己探索出的母性。她让人明白了母性最伊始的样子——既是慷慨的、涵容的,也是焦虑的、无助的。
《暗处的女儿》在我们这的文化里,切开了一个新的口子,告诉母亲们:焦虑和无助,也是成为母亲的一部分。它们需要被好好面对,而不是被好听的牺牲和奉献遮蔽、掩埋。
有人说,《暗处的女儿》就像枚“恐婚恐育”的炸弹,女孩儿们看了会对婚姻、家庭更失望。但我觉得它挺好,不仅愿意触摸不伟大的部分、捣碎空洞的母性,还愿意展演其中的复杂。
反而认为,就是因为太缺太缺这类片子,才会给母亲生活、婚姻生活制造那么多梦幻泡泡。里头当然是有不少甜的,但现实的难一样也不会少。
其实,这几年响应Girl Power的电影、剧集不少,也拍出了许多过去没人说的情绪。
比如《春潮》《柔情史》《都挺好》……受过原生家庭苦楚的女儿,抽丝剥茧地讲亲情里的爱恨;
《春潮》
又比如《82年生的金智英》《婚姻故事》……进入婚姻的女性,意识到自己丢失了某些人生的可能性。
《82年生的金智英》
但视线落到母亲这里,还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摆脱母亲的光环,探索真实的灰暗地带。
每年母亲节,颂歌式的电影都能列出个几十部的片单,可就算偶尔有讲母亲冷酷险峻的,也是她们为了孩子,拼死抵抗整个世界的故事。
但生育的真相、母爱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这也应该是迈向真正的美好之前,人们需要重新看见和自问的一部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