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农民画基地(善行大地庄稼人)

金土地书画院所作所为,更像是一个慈善单位,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青州农民画基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青州农民画基地(善行大地庄稼人)

青州农民画基地

金土地书画院所作所为,更像是一个慈善单位。

金土地书画院的大部分会员参加这个团队的初衷,是想找一条让人“看得起”的生活方式,从另一面讲更想远离牌场、赌场和张家长李家短的是非场。近些年,当地居民温饱已经不是问题,房子也不是问题,很多人家车子也不是问题。普遍问题是不少人忙里偷闲或者闲了无事打牌赌博喝酒玩乐,浪费了大好时光,闹出了不少矛盾。当家长的常常希望孩子少贪玩儿好好学习,考上好学校将来有出息,弥补自己曾经不好好学习落下的遗憾;有一家孩子跟家长顶嘴:俺老师说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你们小时贪玩儿到现在你们还贪玩儿还不叫俺们玩儿,叫俺们往死里学,你们却往死里玩儿,这耍得也忒大了吧!那家爹妈听了觉得孩子这通话讲得有水平,不无自豪的向外炫耀,不想有意者听出了门道:“当爹妈的是应该给孩子做个好样子哩!”加上天天看电视,很多人看微信,处处是知识爆炸的烽烟,耳濡目染,崇尚文化就成了高雅选择。金土地书画院再次亮出招牌,给居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你牵我引他推荐,使得书画院会员猛增。对于很多人来说,基本目的是追求雅耍远离俗玩,至于当不当书画家能不能靠这个挣钱则不是一回事儿,学书画真能换来人民币,咱只当是放羊拾柴禾——捎带场儿,只当是大年三十拾个兔儿——有它没它都要过(年)!

金土地书画院的活动模式接地气,普及班、提高班、会员交流、名家讲座,适应不同层次需求。同时开展很多公益活动,需要很多义工,能让更多人展示品行发挥技能。正式成为洛阳市慈善总会会员单位后,书画院对当地民众产生了更大吸引力。

东高村人郝灵斌,1957年9月出生,上小学就喜欢把字写得工工整整,经常得到老师表扬,一直被表扬到初中毕业,出了校门打了小工,1976年参军入伍到南疆,被分配在55军165师高炮营营部。小伙子长得高大帅气,性格直爽又机灵勤快,他主动参与营部宣传栏版面书写,领导发现他字写得很好,后来经常让他做抄抄写写的工作,穿上军装不久的他又成了“红人”。1979年春,他参加对越作战,在战火中他坚定了信仰、意志,阔达了胸怀,198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1月,郝灵斌复员回乡,3个月后就同他的父亲一起当选为东高村支部委员。他的父亲郝森娃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父子俩同时进入班子在村中传为美谈,而郝灵斌则闷闷不乐,同父亲商量:“这很不合适,咱俩只能有一个人在班子里,或者你辞职,或者我辞职!”他父亲听他讲了一番道理,毅然决定自己辞去支部委员职务。之后十来年,郝灵斌历任村主任、支部书记等职。当时东高村比较穷,郝灵斌“当家”时为了节约开支提高效率,很多事务他都亲自去干,连写标语出公告他都自己动笔,乡干部到村里工作,到了吃饭的时候,他总是在家里烙馍、擀面条招待。他热衷于慈善事业,从1999年开始无偿献血,共献血58次,开始每次献400毫升,后来每次献1600毫升,直到2017年他60岁不让献血,共献血55600毫升,13个献血本都填满了,曾获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红十字学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2012-2013“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奖励。郝灵斌在村干部任上倏忽十来年过去,那一段时间当地农村房屋更新换代风头正劲,朋友们一直未闻他家的打算,一次一个乡干部去他家吃了手擀面后,开玩笑来了两句:“老兄两袖清风,家中面貌依旧”,后来这句话在朋友圈传开了,大家到他家吃饭喝茶“面貌依旧”竟成了话题,郝灵斌开始只当笑话,后来注意到这家拆旧屋那家建新房大有你追我赶“比学赶帮”之势,这才上了心,自忖:“当干部不图不义之财、不法之财,咱问心无愧;家里头一穷二白面貌依旧,咱也不能算是致富带头人啊!”思来想去,自己真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决定:船到码头车到站,干完这届不再干!不久,支部换届选举,他事先声明再三不再任职,不料却全票当选。乡党委听说他推却不干,派人找他做思想工作,他还是坚辞不干,理由很实在:靠权力敛财,我不会做,也不想弄那事儿;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要过日子,村干部那点儿补贴不济事儿;人家盖新房,俺家“面貌依旧”下去不是个事儿……还两次递交辞职报告,终“辞职为民”打工去了。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郝灵斌的妻子张妙娟也是个心直口快乐于善事之人,早年开始以“跑保险”为业,是洛阳市第一批36个“跑保险”者之一。张妙娟能说会道,本可以多有所得,而她偏重诚信之道,老是替顾客着想,有了顾客她既给人家考虑眼前又规划未来,生怕人家以后续保出现困难再退保时吃亏,加上当地民众普遍保额不大,她每月收入比较低。2004年,当地一所中学搞捐资助学,学校领导找到她,让她“表示一下”,她囊中羞涩却为了“面子”说:“再过几天吧!”过了几天人家又来了,她好像输了理似的,让人家等着,她出去找到朋友借了200元回来给了人家——在当时是她一个月的大部收入,到了月底她在外当保安的丈夫郝灵斌领了工资后她才去还了账——郝灵斌当时月工资500元。郝灵斌、张妙娟一家省吃俭用盖了新房,但日子过得一直紧巴巴的。2015年郝灵斌把大部业余时间用来练习书法和参加金土地书画院活动,当时张妙娟主要任务之一是轮值伺候年迈父母,因为伺候父母困于高楼加上身体原因,张妙娟时常感到压抑,郝灵斌劝她:“你得空跟我去书画院耍耍看看!”张妙娟第一次去了后,见到一拨老少男女乐在其中很感惊奇,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如同在自己家中,就收拾桌子打扫卫生干上了,当场表示加入书画院,很快就成了引人注目的角色,不到3年又华丽转身成了“画家儿”——作品参展了。这两口子夫唱妇随最新的故事是:这个猪年的大年初一,书画院在大宋名相园举办展览开幕式,他两口子一起参加当天值班,下午4点女儿一家从重庆赶到家里,一看他们老两口不在家疑窦顿生,赶紧打电话问询,张妙娟那边赶紧解释:“俺书画院……”女儿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你啥书画院?大年初一你们……”那边安顿完毕,两口子才从十里开外往家赶。张妙娟谈起加入书画院事颇为自得:“这两年,我身体好多了,心情好多了……我在微信上晒出作品,俺妹妹就点赞,一直夸姐姐的活法好……”郝灵斌当保安的同事常听他讲起书画院就显出沾沾自喜,问:“你当副院长,一个月发多少钱?”一听他说是尽义务,叹口气说道:“啥年月了,天天忙这个,不是很……”郝灵斌说:“很憨吧?就图一个心情好,人嘛,这年月能憨憨地过出好心情,划得来!”

2015年暑期,刘向利带着上高中的女儿来到书画院。刘向利一家长期住在与楼村数里远她的娘家茹凹村,近年在丈夫老家楼村宅院盖了新房,才搬回来居住,对楼村的人事还比较陌生。她爱好书画,跟着茹凹村的杨老师学习画画。当时,她正上高中二年级的女儿肖梦圆喜欢书法,她和丈夫商量想让女儿在暑假期间再练练字。她丈夫一听,说:“咱村跃进他们的书画院正在办班,你带着闺女去吧!”去了后,她看有人一板一眼地讲,一群人认认真真地听,自己也坐在那儿听了一节课,结束时她对刘跃进说:“我也加入书画院吧,跟着让墨水熏熏吧!”暑期班结束,母女俩各留下1幅书法作品,参加其后书画院举办的“景源广场文艺联展”,女儿作品获得二等奖,她的作品获得三等奖。母女俩双双获奖可谓一鸣惊人,刘向利笑意写在脸上,心里却对金土地书画院一班人认真做事、直率公正的做派很佩服,此后她几乎每次不拉参加书画院的活动,她说闺女字写得好,她要努力“撵闺女”。她不仅听课写字画画认真,而且拦了书画院大量的杂务,到了书画院,就像到了自己的家,看见啥活需要干就干,待人接物又热情大方,时间不长大伙都举荐说“应该让刘向利当点啥!”院务会研究一致同意她当副秘书长。去年,她女儿肖梦圆大学毕业后选择创业道路,在一所中学门前的街旁办了午托班,她撺掇女儿写招生广告一条:辅导书法和绘画,一下子就吸引了家长眼球,学生多了,她干脆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周一到周五帮助女儿打理午托班,周六和周日母女俩一同参加书画院活动,双双成了书画院“铁杆会员”,忙来忙去,好像没有个头尾。书画院举办2019年春节联欢会讨论主持人人选,有人提出:“梦圆大学毕业,形象又好,让她同常跃锋搭档试试呗!”刘向利征求闺女意见,肖梦圆爽快答应:“中!”青春靓丽的肖梦圆上场开场白后,就有不明就里的来宾议论:“书画院耍得大,这活动还请了专业主持哩!”还有一个故事:春节前,刘向利的丈夫肖石刚在大宋名相园临时谋了个保安的差事,天天要上班;书画院大年初一要在名相园搞展览,刘向利忙着布展,女儿忙着主持的准备,家里的年货都没咋着准备。有一天,肖石刚向刘跃进诉苦:“不瞒你说,大年下哩,晚上下班回家,想做碗烩菜吃的东西竟然都找不齐……哎,我早跟你说过,她娘儿俩到书画院做啥我都不说啥,不说啦!”

提起金土地书画院创建发展,刘跃进说:“郭明安是有大功劳的!”郭明安是楼村人,出生于1960年1月。1978年12月参军,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并立三等功1次,军营的经历使他对文艺活动的影响力、凝聚力认识颇深,他明确认识到村民们多参加文化活动,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有利于家庭和睦,还能把一些有不良嗜好的人“拽出来”,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2002年,他当选为楼村村委会主任后,就把支持发展本村的文化作为要务之一。当时,肖青社出任楼村书画院院长,想烧“三把火”,他说:“咱俩一起烧!”支持书画院在村委大院和景华市场西北角搞了2次展览。2015年春,他看到刘跃进一拨人在郭献彭地头的看菜棚子里挤挤扛扛搞活动,觉得“丢村里的人,让人家笑话村干部没文化”,就主动与景源美食城联系给书画院提供场地,谈妥之后才告诉刘跃进,让刘跃进等书画院人士喜出望外。酝酿金土地书画院注册时,他和刘跃进共同分担了3万元注册资金;他本人不写不画,却几乎参加了书画院所有的活动。

2017年12月28日,中共洛龙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区志愿者(社区)书画院承办的“首届洛阳市志愿者(社区)书画院基层院长书画作品展”在楼村生态园举行,时任楼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郭明安代表村“两委”致辞表态说:“村两委坚决支持村群众文化活动,你们有困难找两委!”。参加活动的洛阳市创建办南处长讲话特别讲道:“我第一次听村干部讲‘有困难找两委’,太好了!印象太深了!”郭明安任职期间,凡是本村美化的事务,都交给书画院干,还介绍他们到别的村子搞美化,通过劳务方式给参加的书画家和书画院支付报酬和资金。郭明安还动员他妻子郑聪玲参加书画院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支持”,郑聪玲说:“我不会写不会画参加书画院多不好意思!”为了表示“支持”,郑聪玲带着孙女去交了入会费,说让孙女学习硬笔书法,跟孙女去学习了些时日,她看出来书画院“门槛”不高,有的班就是给初学者开班的,于是自己也办了入会手续开始学习书法。

2018年暑期,郑聪玲刚成了会员,适逢李楼镇给书画院安排了东环路沿线墙绘工作,郑聪玲开着自家的三轮车,到亲戚家借用脚手架免费提供使用,在亲戚家装车卸车都是一个人干的,每天还把自家的饮料、西瓜等拉到现场供大家解暑,好像给自家干活一般,她的威信逐日飙升,一个工程下来,就有很多人提出应该“让她在书画院当点儿啥”,刘跃进开玩笑一样说:“咱成立一个会员服务中心?叫郑聪玲当主任?”大家异口同声:“中、中、中!”郑聪玲说:“当啥?我啥也不当,该干啥干啥不就中啦!”她一直用心地干着,大家也渐渐把玩笑当真,于是书画院有了个郑主任——名副其实的主任。

2019年春节过后,郑聪玲吐露:“看来,我得去苏州给闺女带孩子了。”有人立即提出:“你这个事儿,得让大家投票决定!多数不同意,你就不能去!”当然,这是玩笑,郑聪玲神情也表现出有些两难的沉重:书画院这群人营造的氛围养心啊!而对女儿她能“抗命不遵”吗?

从刘跃进到郭明安这两个在楼村任要职的人,前后近20年以明确的态度和实际行动支持村民们培养文化兴趣,从事文化活动,把楼村的文化氛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楼村500户人家,有100来户人家的成员从事书画、写作、音乐、戏剧等文化艺术活动,成为楼村特有的亮点。2018年,楼村新的“两委”班子成立后,仍然表示对文化事业的重视。看来,在今后楼村“两委”换届时,候选人对文化的态度,也是赢得支持率的一个重要选项。金土地书画院之所以从楼村书画院基础上脱胎换骨,冠名洛阳市金土地书画院,会员来自四面八方,首要因素就是其根基牢固——换句话说楼村可算是其“根据地”。

宗建忠生于1957年,纲常村人,从小喜欢楷书。上小学、中学一直都是学校文艺骨干,在办板报、墙报方面出类拔萃,高中毕业后考大学,因几分之差落第,复习一年又考仍因几分之欠无缘,矢志再考却因父亲重病作罢。他在兄弟姊妹6人中他排行老大,父亲45岁逝世,那年他22岁,成了家中顶梁柱,务农之余又学得一门做豆沙糕的手艺营生,其他时间大都用于练习楷书,成为周边闻名“写家儿”。后来参加中华硬笔书法函授班学习,这才把“书法”和“写毛笔字”区别开来,拜师临帖坚持不辍获得长足进步,1994年作品参加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展文化发展奖,1995年在全国函授学院硬笔书法比赛中获三等奖。沉重的家庭负担,浓重的书法情结,养成了宗建忠沉稳的性格,他不愿意参加闲聊胡喷的社交活动,卖豆沙糕时,他总是带着小桌子、小凳子,无客光顾,他就看书习字。村里人家“过事儿”请他去书写帮忙,他视以为荣,在付出中受到尊敬、感受到价值,收获了快乐。同时,他日益感觉到需要参加一个组织,在组织中能获取更多的书法艺术信息。

2015年,刘跃进等在筹办金土地书画院时“招兵买马”找到他让他出任常务副院长,他欣然同意,当年他的书法作品入展河南省第二十四届群众书法作品展,次年再次入选。有了这些资历,使他顺利成为洛阳市、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住在洛阳市西工区的李秀霞女士,今年58岁,是从洛阳轴承厂退休的工人。2016年,李秀霞从微信上同刘向利结识,看刘向利把金土地书画院说得“很热闹”。10月的一天,决定过来看一看,到了就发现这里的会员在一起活动,像兄弟姐妹一般,讲课、听课、交流,该认真的很认真,活动结束,收拾物品打扫卫生大家看见啥活都是抢着干,一派“团结紧张严肃活波”气象。一周后,李秀霞再来,就提出加入书画院的要求,有人问她:“你是城里人,咋想到俺这乡下来啦?”李秀霞说:“这里的人很朴实,好结交,我觉得还能学到东西。”两年后,她说“以前,我学习书画十几年,听说那里书画院有活动就去看看,虽说断断续续到处跑,但也没当回事儿,还经常打麻将,一坐就是通宵,睡下还‘懒被窝’,弄得身体也不好,到书画院后,看到大家干啥都很认真,我也进入了状态,书画院大小活动我都参加,回去后认真写、认真画,认真完成作业,经常一连两三个小时。经过这两年,我觉得收获抵住过去十几年,身体也好多了,连多年严重的鼻炎也好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我已经把金土地书画院当成了我的娘家!虽说参加每次活动跑得比较远,在路上要用一个多小时,但家人很支持我……”2018年底,她又介绍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长期从事某型重要兵器研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张专家到书画院“看一看”。张专家退休后,曾被上海某企业聘用多年,当他觉得需要当普通人的时候,到还是乡下的金土地书画院一看这里风儿暖暖地吹花儿悄悄地开的景象,觉得“有意思”,于是,他悄悄地来了、走了,走了、来了。

还有一家4口人全是书画院会员。高红霞出生于太平庄村,从小爱书画。这个村因为是苏秦的故里,村人干事儿多少都带点儿“锥刺股”的劲头儿。及至成年成家,嫁到西边邻近的向阳村,生下一女一男,孩子正在上学读书,家里的事儿进入稳定期,她学习书画的念头又强烈起来。太平村有一个肖先生,早年明里以卖肉为生,暗里却在画画上下狠功夫,有一年突然撤了肉案放下“屠刀”,在洛阳城租下门面操起笔墨以卖画为专业,令乡亲们刮目相看,高红霞非常惊讶,提出跟肖先生学画画,肖先生慨然应允,高红霞正式“上路”,抽空就往城里肖先生的店里跑,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就“三句话不离本行”。2016年春节,她一家到楼村大姐家串门,三言两拍就说到了书画上。他的大姐夫就是金土地书画院院长刘跃进,刘跃进一听说:“你学画画,何必舍近求远呢!”就把书画院的事儿讲了一通。高红霞一听,说:“原先只知道你会写,还不知道又弄出这么大的阵势!我参加!”过了年,在书画院搞活动的一天,高红霞和丈夫带着女儿、儿子一家4口直接交费注册“投奔”了。高红霞一来就成了好学员,她同时参加书法、国画2个强化班,书画院其他事务,她处处争先,引人注目,深得好评,年底经书画院推荐,她被洛阳市文明办、创建办评为文化志愿者先进个人受到表彰。2年后,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她还把书画院作为教育引导子女学知识学文化的平台,带着他们参加周六、周末、暑假、寒假期间书画院的活动,她的女儿、儿子参加书画院知识竞赛活动均有优异表现,成为书画院可爱的下一代,2019年春节在大宋名相园,她10岁的儿子在书画院“抢状元”活动中获得第二期“状元”奖励。

段忠才是与楼村地头相连的桂莲凹村人,青年时期就跟家居楼村的舅舅郭孝民学习画画,是郭孝民在家乡的早期弟子。后来参军服役、复员务农、结婚成家养育儿女、为人画像、打工经商,3个女儿进了大学,他在家盖起了新房,突然觉得空落落的。他对打牌下棋喷闲话儿那些事儿很陌生,有一天,女儿对他说:“爸,你重画画吧!你不是……”如同一道灵光闪过,段忠才恍然大悟,几天后便扎堆于楼村郭献彭地头那间钢构房,融入到金土地书画院,又过了不长时间,大家就发现“应该给老段安排个啥”,之后他就被委以副秘书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