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以前的高档小区(改革开放后哈尔滨高档住宅小区的更替)
计划经济时期哈尔滨的城市住宅建设一直是保居住,以公租房为主,保证城市职工有房住,但保的不是很理想,上下铺、门帘屋比比皆是。
但是没有办法,那时候温饱的问题还在临界线上,有地方住、能住上不漏雨的房子就不错了。
其实,在那年代当官住的条件也不高,我记得我家的邻居是省水利厅总工程师,家里9个孩子,住四屋一厨,其中一个屋还是居家办公室(那年代副局级以上干部家里都有一间办公室),其他的屋住不下,只能搭吊铺,何况老百姓。
改革开放初期,在8几年,哈尔滨第一个“高档示范小区”出现了,集中供热、煤气、上下水、宾馆、商店、学校、幼儿园……该有的都齐了。
这就是位于马家沟南和老动物园隔河而望的王兆新村,是哈尔滨家家都有电话的第一个小区,虽然是分机,也是让哈尔滨的人嫉妒的不得了不得了,听说当时王兆新村的姑娘找对象档次都升了好几格。
紧接着红旗小区也跃然而现,成了哈尔滨市民的打卡地,也是首选的婚礼拍摄外景地,每天的游客络绎不绝,我就领着两个孩子去过好多次。
摘自网络侵权必删
红旗小区的特点是空中花园,空中巴比伦花园”,独出心裁的把2000多年前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新巴比伦国王建筑的公园搬到哈尔滨了,那几年也是火的不得了。
在后来四季上东也成了香饽饽,房价贼拉的贵,但楼挨的太近了,站在院子里压抑感太强,房价贵的原因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但也算是各领风骚10多年吧。
前些年,哈西开始高歌猛进,呼啦啦的盖了一大片房子,街道也是,东南西北哪个方向都有,到处是房子,房子多到我到现在也找不准方位,进去就懵。反正就是道宽、楼多。上个周期哈尔滨房价整体上涨就是哈西领涨的。
但哈西绿地少,好像没有公园一说,大面积草坪也寥寥无几,比较适合急匆匆的走,赶火车啊、去万达啊,散步不太适合,想慢也慢不下来。
这两年哈西西进的速度慢了,当初的规划圈还没有开发完,据说西进到王岗西、四环东,任重道远。
规划的也是比前有余,比后不足,其实从省政府公务员小区没有在哈西建就能看出端倪。
群力大道的街景花园
而和哈西同期开发的群力新区,则是大手笔、大布局、大视野,规划超前,建设超前,以优化环境为宗旨,宜居的意识相当浓厚,鸟不悄的布局后,这几年的房价反超哈西,并且还一直坚挺。
说群力新区是世外桃源远远谈不上,但和哈尔滨的其他地方比,比如公园的数量、比如绿化率、比如商业圈,都远远的超过其他地方。
王府井购物中心
至于有人说群力以前是泄洪区、沼泽地、黑鱼泡,那都是无稽之谈,不值一驳,哈尔滨以前还是大屯子呢。
笔者再举个例子,想当年省政府后院家属区谁不知道啊,改革开放前省政府的厅局长一多半都在那住,现在如果谁好奇可以过去看看,文革前人人羡慕的圣地现在如何,二手房的价格比三环边的骏赫城还低一大截,按使用面积卖还差一两千。
这是保利城小区
现在群力东随便拿出一个小区都能把四季上东PK掉,好汉不提当年勇,风水轮流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群力的六大标志性公园(音乐公园、外滩湿地公园、群力湿地公园、体育公园、丁香公园、金河公园)就给群力新区图上一层厚厚的胭脂,也让周边的住宅小区获益匪浅。
音乐公园无人机表演
有了群力东做模板,群力西的规划开发也一定差不了。四方台近在咫尺,四环路也是,说见就见。
用老百姓的话说,现在群力新区是上风上水,天时地利现在就差人和了。
上边是笔者拍的部分照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