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集村改善人居环境助力脱贫攻坚(在醉美红土地上)
村民们聆听惠民政策宣讲格萨拉乡位于盐边县西北部,省道216线贯穿全乡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次形成高山、二半山两个自然区这里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天坑地漏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形成了“醉美格萨拉,多情的红土地”的品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樊集村改善人居环境助力脱贫攻坚?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樊集村改善人居环境助力脱贫攻坚
村民们聆听惠民政策宣讲。
格萨拉乡位于盐边县西北部,省道216线贯穿全乡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次形成高山、二半山两个自然区。这里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天坑地漏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形成了“醉美格萨拉,多情的红土地”的品牌。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在盐边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格萨拉乡党委、政府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确立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融入绿色崛起样板县建设,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突出地域特色,深推进脱贫攻坚、产业富民、旅游旺乡,成效显著。
盘活资源,因地制宜,务实兴乡
格萨拉乡路远山高,全乡幅员面积334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其中彝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91%,是全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十三五”以来,乡党委、政府立足自然资源、盘活产业优势,坚持传统农业与特色产业优势互补,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初步发展形成岩上片区以种草养畜、中药材种植、优质土豆种植为主,岩下片区以核桃、青椒、烤烟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带。
2018年,是格萨拉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一年,全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夯实基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脱贫”为工作基调,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全乡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投入资金2253.5万元,硬化道路35.5公里,修建产业路18公里,完成茅坪子、上村、后元等村道硬化近30公里;投入394.05万元,实施建设水池28口、架引水管道78.8公里,实施高效节水灌溉1890亩;脱贫攻坚最后冲刺,全年投入资金4412.9万元,高质量完成各项脱贫目标任务。
全乡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形成以“种、养、畜、果”一体的产业格局;立足生态优势,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在“旅游 农业”、“旅游 林业”上做文章,成功举办了2018盐边格萨拉索玛花生态旅游节、火把节;依托格萨拉4A级景区和绿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建成了大湾村彝家新寨、军地共建新村少数民族聚居村落,有序推进古德麽些人古村落建设,荞麦、土豆、野生菌、中药材等旅游土特产品逐步走向旅游市场,带动了农民增收。
精准发力,振兴乡村,加快发展
挺立新时代,实现新跨越,围绕市委“一核引领、一带支撑、三谷带动”的康养产业布局,紧跟县委、县政府“三绿并行”、打造绿色崛起样板县的进程,格萨拉党委、政府精准发力,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踏上新征程。
坚持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互动互促,统筹安排项目和基础建设项目,统筹使用财力、物力、人力,实现资金资源使用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对已退出贫困户进行跟踪,对贫困边缘户进行摸排,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乡村稳定繁荣。
继续推进道路、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着力在“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功夫,打造跑山猪、生态羊、高山土豆、荞麦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计划投入608万元,实施古德村道路硬化16公里,投入100万元,通过一事一议在大湾村硬化道路3公里,积极向上级争取马道子12万立方米水库建设、集镇供水设施改造、坪原村部改造、大水源4.5公里社道硬化、茅坪子村小槽社通讯基站建设等项目落地。
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在“旅游 农业”“旅游 林业”上做文章,加快古德村稗子田“麽些人家”古村落建设,结合当地出产细甲鱼、黄竹笋、黑土猪、野生菌等特色农产品,精心培育农家乐、渔家乐等乡村体验式旅游;积极开展大湾村彝家新寨彝家民俗文化旅游;依托格萨拉4A级景区,绿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利用万亩盘松、杜鹃花海、森林、石林、天坑地漏等资源,开发观光、体验、探险、科考、科普教育等旅游项目;继续深化河长制、路长制工作,争取实施S216省道绿石林岔路至绿石林停车场8公里道路和景区大门至高山牧场8公里道路升级改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