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荣校长(如何让课堂活起来)
【陈俊荣专栏】
如何让课堂活起来?
原创作者|陈俊荣
场景一: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的过程中,教师用课件出示了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点击鼠标,出现了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数据。接下来,教师开始讲授:“我们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其实就是计算长方体中有多少个体积单位。我们可以把长、宽、高相乘,这样就能计算出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了。所以,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场景二:在学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过程中,学生1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给其中4份涂上颜色,然后把这4份平均分成2 份。”教师紧接着回应道:“你把纸平均分成5份,涂了其中的4份,然后把这4份平均分成2份。”每个学生回答完,教师都简单地重复学生的回答。
这样的场景,也许我们都见过。这样的课堂是无力的,教与学似乎都是蜻蜓点水,学习并未真正发生,更不用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了。
为了让学习真实发生、深度发生,并落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我们提出营造“有问题,有互动”的学习文化。
为什么要“有问题”?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儿童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如一名儿童这样描述自己对学习的理解:“学习就是你带着很多很多的问题,然后尝试去解决它们,接着又产生了很多很多新的问题,再去解决,如此反复的过程。”
为什么要“有互动”?有人这样比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就像打一场沙滩排球,教师或学生发出的球,有时能顺利接住,有时需要跳起来,几人合力托起,有时会眼睁睁地看着它滚出界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有问题,有互动”的学习文化,能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探究,能让课堂变得更加灵动,充满思维碰撞的火花。
在教学中,教师要呵护并激发学生发现、探究“真问题”的意识, 鼓励他们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等,丰富教学内容,让学习真实发生。
那么,如何在实践中营造“有问题,有互动”的学习文化呢?
01在学生心中种下“问”的种子
我们要用各种方式,在学生心中种下“问”的种子,并在教学过程中呵护它,让它慢慢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1)使用否定假设法,让学生的问题从“无”到“有”。
布朗与沃尔特指出,提出问题的一种很有用的方法是“否定假设法”(what-if-not),即“如果它不是这样的,那又可能是什么”。这个策略可以简化为两个步骤:第一,列出情境信息的特征;第二,学生选择一些特征加以改变,从而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习完加法交换律之后,教师可以运用否定假设法这样教学。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思考什么问题呢?
生1:我想知道有没有乘法交换律?
师:谁听懂了他的问题?他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谁还能再提出问题?
生2:他就是把“加法”换成了“乘法”。我还能提出问题,比如,减法、除法有交换律吗?
师:谁能总结一下,他们俩都是怎么来提问的呢?
生3:他们俩就是抓住“加法交换律”中的“加法”,然后将“加法”变为其他的运算,想知道其他的运算是否也存在交换律。
师:你说得真准确,其实就是调整其中的一部分,保留另一部分,这样就能提出问题了。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问题由“表”及“里”。
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不断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例如,学习四年级下册“密铺”一课时,学生一开始针对课题“密铺”提出了“什么是密铺”“密铺有什么用”“什么图形可以密铺”等问题。在学生知晓密铺的含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什么图形可以密铺”动手操作,并把自己的新发现及新问题记录在学习单上。在这样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仅有了一些发现,例如,有些图形可以密铺,有些图形不可以密铺,而且提出了更有深度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图形可以密铺,有些却不可以密铺”。从“什么是密铺”到“什么图形可以密铺”,再到“为什么有些图形可以密铺,有些却不可以密铺”,学生提的问题逐渐深入。
02营造民主、安全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处在安全、放松的环境中,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我们提倡建立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发展,有获得感。对思维活跃、喜欢表达的学生,教师逐步引导他们把问题或观点说得更有条理一些;对性格内向、羞于表达的学生,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表达机会,及时肯定他们的发言中对的部分,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对数学能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教师应该多些耐心,等他把话说完,并适当引导:“你刚才说的是这个意思吗?”民主、安全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头脑中的小宇宙,让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03建立课堂约定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建立课堂约定并共同遵守。
比如,对刚刚入学的小学生,课堂约定可以是这样的:当同伴发言时,眼睛要望着发言人;同意点点头,感觉精彩鼓鼓掌;小组交流时声音像小蜜蜂;全班发言时声音像金话筒;质疑时要说“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
随着年级的升高,课堂上的讨论、交流更注重实效性。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应逐渐形成这样的话语模式:“我欣赏(我认同)×××的观点……”“我不同意你这个观点,我想补充……”发言人经常这样说:“我说清楚了吗?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感谢你的聆听!”
好的课堂约定,能引导学生尊重同伴,用心倾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促使对话与协商、分享与表达走向深入,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文化。
04充分发挥教师课堂评价的激励和引领作用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要具体、生动,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思考过程。教师可以从学习态度、方法、过程和效果等方面来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引领作用。评价主要是为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及时、恰当的评价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例如,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按照约定的顺序进行交流,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在小组讨论的最初阶段,常常由小组长或数学智能比较突出的学生掌握话语权。针对此现象,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引导:“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这个小组的同学合作特别愉快,互相尊重。每个同学都讲了自己的方法,而且声音像小蜜蜂,没有打扰到其他同学。老师特别感动!”这几句点评,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指向小组合作的规则。
又如,在全班交流分享的时候,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想法,在倾听这个环节容易走神,常常是针对同一个问题,各说各的。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我特别欣赏这位同学。别人说的时候,他听得特别专注,一会儿点头表示同意,一会儿皱起眉头,陷入深思。而且这位同学在前一位同学发言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会倾听、会思考、会表达的同学!”教师通过具体、生动、真实的评价,引导学生如何合作,如何倾听。这也是营造“有问题,有互动”的学习文化的有效策略。
我们应营造“有问题,有互动”的学习文化,让每个学生“敢问、想问、会问、爱问”,“敢交流、想交流、会交流、爱交流”。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学习的发起者,教师应珍视并关注每个学生解决问题与交流的过程,了解学生的思维路径等,让学习真正发生。
本文节选自源创图书《我用数学教素养:教学设计12例》,陈俊荣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原文标题为“营造‘有问题,有互动’的学习文化”。源创图书授权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