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拉面的拉面热量(减肥中吃了不发胖)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日式拉面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火爆了,没有隔壁网红奶茶店的大排长龙,也没有了日料店的高级气氛。

尤其在今年,味千拉面等一众日本拉面连锁店,纷纷爆出巨额亏损的情况下,人们慢慢发现,日本拉面在国人的饮食生活中的存在感在慢慢下降。

味千拉面的拉面热量(减肥中吃了不发胖)(1)

在国货强兴起的今天,人们的民族自豪感逐渐增强,对于国外的羡慕向往之心,慢慢地减弱了。日本之前是多么让人神往的国家,异国的樱花总是格外的美丽;异国的山水虽然相比国内那么“小家子气”,依旧人们挤破头的想去“花见”;异国的富士山吸引了多少年轻男女,而国内的长城却如此人迹寥寥;异国的神社,有人即使冒着被世人唾弃的风险,也要去一睹芳容拍照留念,而在中国的烈士纪念堂怎么不见他们的踪影······

二十世纪末,在中国,味千拉面还是人们心中高档日料的代名词,去麦当劳肯德基太low,味千拉面显然高了一个档次。

1996年,味千拉面进入中国市场,作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的日本拉面品牌,在从未接触过日料的消费者心中,一碗日式拉面是很多人的日料入门餐。

味千拉面的拉面热量(减肥中吃了不发胖)(2)

味千拉面虽来自日本,但截止去年10月,它在日本才有74家门店,其中有7成在熊本县,而在日本人口最为密集的首都东京及周边地区,味千拉面却鲜为人知,2011年,味千拉面在东京只有一家,到如今,这个数字依然没有显著的增长,据说只增长到了7家。

但在日本以外,尤其是中国,味千拉面有700多家门店,常常被看做是日本企业进军海外的成功案例。

味千拉面的拉面热量(减肥中吃了不发胖)(3)

味千拉面在上海的第一家店铺就开在淮海路上,据说只用了三个月就将昂贵的租金成本收回,而当时一碗30-40块的拉面,也让对国外料理具有亲近感的上海白领们尝到了新鲜感,满足了很多人的虚荣心。

和其他内地连锁饮食业相比,味千拉面的标准化运营模式使得它可以迅速在一二线城市快速复制。

从2003年的13家店铺到3年后的210家,再到现在700多家,2007年,味千拉面在港交所上市,融资2.5亿美元,2008年,味千拉面的中国运营方味千中国,还入选了福布斯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下的“200家最佳亚洲企业”之一。

上市后的味千拉面,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开1000家店铺。出生于山西的味千中国创始人潘慰雄心勃勃,说要争取在五年内达成这一目标,进一步扩大公司的规模。

味千拉面的拉面热量(减肥中吃了不发胖)(4)

但就在这一目标定下不久的2011年,味千拉面栽了跟头。当年7月,味千拉面被爆出广告造假:“纯猪骨熬制”的汤底,其实是以浓缩液勾兑而成。这一事件被爆出后,味千中国的市值暴跌40亿港元,

从普通消费者看来,味千拉面的吸引力也持续在下降。

大众点评中,味千拉面的评分始终在4分上下徘徊,评论栏里口味一般、种类单一、店内拥挤等评价也时有出现,但每人50元上下的价格,也让很多人开始觉得日式拉面已经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了。

在去年,味千拉面拥有快速休闲连锁餐厅722间,较上年同期的799间减少了77间。关闭一些收益不良的店铺的同时,味千拉面还在压缩各种成本,人工成本比上一年减少29.8%,水电、广告促销、店铺管理费等其他经营开支也比上年同期减少34.1%至4.2亿人民币。

味千拉面的拉面热量(减肥中吃了不发胖)(5)

日本料理,一直给人一种“”少油少盐新鲜健康“”的感觉,是瘦身减肥的必备。然而拉面对于日本的还是国内的,都是面食(淀粉),大家不必过度神话。过于浓厚的口感,对于健康也未必是件好事,不是吗?

随着味千拉面的冷落化,兰州拉面,阿香米线等国产美食品牌,逐步再次映入了广大消费者的眼中。曾几何时,在路边的兰州拉面店,也登堂入室,到了高档的商场里了。国产面食,也不再是作为平常百姓的餐食,不再因为低价格而被人轻视了。

味千拉面的拉面热量(减肥中吃了不发胖)(6)

味千拉面的拉面热量(减肥中吃了不发胖)(7)

味千拉面的拉面热量(减肥中吃了不发胖)(8)

一位兰州拉面连锁品牌的机构投资人赵洪曾向媒体表示,兰州拉面是个成熟品类,拥有巨大刚需。但一直处于非市场化的半垄断经营状态,行业处于低值的供给水平,离现代化餐饮有很大距离,直至最近几年兰州拉面的新业态才开始崛起。

另外,阿香米线在全国26个省146座城市已经开了500多家直营店,甩掉了其他许多同类品牌。即便如此,在米线市场还未饱和的红利下,它也在继续大举拓店,至今门店数量已经近1000家。

味千拉面的拉面热量(减肥中吃了不发胖)(9)

味千拉面的拉面热量(减肥中吃了不发胖)(10)

期待国产拉面品牌、米线品牌,引领潮流,走向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