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江南古镇(你好我的城)
国庆七天乐 天天乐不同
欢迎收看《你好我的城》
国庆特别节目——“宝藏西安”
西安形式多样,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核酸贴纸,一直受到市民群众的欢迎。
其中,“唐代诗人”系列贴纸,更是反映了西安作为唐诗之城的深厚文化底蕴,杜甫、刘禹锡、白居易等著名诗人,也在诗作里屡屡提到“长安”,古城里也留有不少跨越时空,和诗人们产生关联的景点。今天,就请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感受贴纸背后的诗意长安。
市民 韩军:杜甫大家都非常喜欢,他的诗也是家喻户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市民 张印:咱们西安原来的文创就发展得非常好,现在它(文旅推广)是一种延续,我很喜欢,这是对西安的一种宣传。
记者 高阳:诗圣杜甫曾经在长安留下了诸多的不朽诗篇。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位于少陵原上的杜甫纪念馆,接下来就请跟随我的脚步,我们一起去了解杜甫的故事。
陕师大文学院教授 刘锋焘:实际上杜甫在长安,在我们这个大的长安概念里面待了有十四年。他一直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他年轻的时候也跟当时盛唐的诗人一样,也都写那种充满浪漫的,理想的那种诗,就在长安他经历了人生的这种坎坷,经历了国家安史之乱这个动荡,他把他的目光投向了现实,所以才开始写了一些反映民生疾苦,反映国家苦难的诗歌,后来被人们称为“诗史”。杜甫走向诗圣的道路,他的诗歌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整个过程是在长安时期完成的。
记者 高阳:如今在曲江池畔,唐城墙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景区等地方,都留有不少杜甫的诗词作品和雕塑石刻。在不经意间,我们就能和这位伟大的诗圣来一场跨越时空的邂逅。
市民 胡先生:杜甫既是诗人又是书法家,就说是设计传承了我们中国的文化。我今天是专门过来看一下这个杜甫的形象,感觉是很有意义的。
记者 高阳:在曲江,唐诗元素俯拾即是,我身边这组“唱和江头”的雕塑,描绘的就是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作诗、抚琴的情景。在历史上,刘禹锡和白居易关系很好,合称“刘白”,仅描写曲江的作品两个人就有一百多首。
市民 吴女士:听说曲江有刘禹锡的雕像,所以想来看看。看到这个雕像之后,感觉和他跨越时空相见,顿时想起他跟白居易的一首诗“二十馀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仿佛就是回到了古代,可以看到他跟白居易在这里抚琴作诗的美好场景。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锋焘:刘禹锡和当时的很多诗人,包括白居易、柳宗元成为一种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其他人,比如说写《悯农》二首那个李绅,也有交往。在长安的时候有一次到李绅家里去,当时李绅官已经做到了司空,刘禹锡就写了一首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这个就是“司空见惯”成语的由来。
记者 高阳:竹林悠悠,石碑林立。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哪里您知道吗?这里叫做东亭,著名诗人白居易定居长安后,租住的第一处住宅就在这附近。在这里白居易创作了《养竹记》等著名篇章。而这样有文化底蕴的一处所在,它既不在博物馆也不是公园里,而是位于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的宿舍区里。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魏景波:白居易十多岁的时候第一次来到长安,拜访了一个高官顾况。顾况就拿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可是等到他读到白居易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时候就大加赞赏,说:“有句如此,居天下有何难?”白居易租赁所住的这个常乐坊环境非常的优美,他有一首诗:“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这是有房有车。“窗前有竹玩,门处有酒酤。”有竹林陪伴,而且常乐坊的酒在当时的长安,那是满城都特别有名,常乐,常乐,也寓示着特别的宜居。白居易当时孤身一人,工作也特别清闲,所以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之下,也创作了很多非常好的诗歌和散文。
记者 高阳:在唐诗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眼中的长安城,而在这些诗人心中,长安也是他们心灵的港湾。
唐诗爱好者 金少白:他们留下的诗文其实在告诉今人,在长安这个地方,在大唐诗篇发生绝大多数的地方,就是我们文化的承载地,也是我们的发扬地。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魏景波:长安是唐代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咱们长安的一砖一瓦都书写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和文化符号,古往今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我想我们西安人对唐诗,有更多一份认同。所以我们发扬唐诗文化,有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