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送礼教学(文化习俗送礼艺术)

古代人送礼教学(文化习俗送礼艺术)(1)

中国是礼仪之邦,一直很注重礼尚往来,送礼习俗自古就有。礼品往往具有普遍人都喜欢,而又不舍得自己掏钱买的特点。送礼是表达自我情感、加深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只谈正常的人际交往,不谈行贿受贿潜规则)。

一、送礼的意义

一次成功的送礼背后蕴藏着一种文明与文化。

送礼是一种感情投资,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便于人们的沟通、交流、共识。

有时候,送礼只是一种需要,而价值的大小并不重要。

二、送礼的基本原则

一般说来,对家贫者,以实惠为佳;对富裕者,以精巧为佳;对恋人、爱人、情人、以纪念性为佳;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对老人,以实用为佳;对孩子,以启智新颖为佳;对外宾,以特色为佳。

古人送礼不单单是送一样东西,对于如何送礼、送什么礼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良好的运用于生活。

在古代,书籍、武器等物品是很受大家喜爱的礼物。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是古代送礼的至高境界。

古代情人间送礼,礼物越贴身,情人爱越真。一般来讲,手巾、玉佩、腰带、发簪等都是很常见的了;女子有时也会给男子送一撮自己的头发,表达自己的爱慕。

有文化的人就选择写诗,诗歌能表达的感情比任何礼物都丰富,实用又万能。

十三、近代送礼形式的变迁

1、50年代一筐馒头回娘家。在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送礼是以食物为主,能吃上白面馒头就已经是不错的礼物了。

2、60年代红宝书走遍天下。《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语录》、《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等都是送人的好礼物。

3、70年代三件宝物才算铁。最常见的是毛巾、瓷茶缸、红袖标之类的礼品;这些东西上面都印着红星,还有抓革命、促生产等字样。

4、80年代拎包点心走亲戚。送礼以食物为主,自家蒸的馒头、炸的果子、点心等;除此之外白糖、茶叶也是很好的选择。

5、90年代烟酒从来不分家。食物不再是稀缺品,生活逐渐富裕,最主要的礼品是烟酒。

6、00年代送礼就送保健品。各种保健品、家用电器进入礼品的行列,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的广告,占领了一个时代的广播和电视。

7、10年代数码不够再送卡。送礼开始讲究品位,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相机、DV、笔记本电脑等成为新宠;此外,具有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的书画作品、瓷器、玉器等也成为佳选;还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礼品:购物卡,以方便收礼者使用。

8、现在礼品更是五花八门。文玩古兵、电子产品、创意礼品、高档套装礼品、茶具礼品等等。其中,电子礼品在智能性上更加优化,其它礼品在包装上更加吸睛。

十四、中国部分地区送礼习俗

1、北京

北京人送礼注重情义,一般去拜亲访友时都会送一个点心匣子,里面装的是精制的果脯、甜点。点心的面上又刻有福、禄、寿、禧、贵、祥、和等八个字,寓意着吉祥;小小的一份礼,透着浓浓的人情味。

2、上海

上海送礼讲究时尚和实用,单单好看不行还得实用,否则送过去也没有任何意义。一般可以选择送一些新潮的玩意,这样很容易让对方觉得有意思。比如,可以送一些好看的陶瓷盘碟、瓷砖相框等,好看又实用。

3、广东

在广东去亲戚朋友家手上一定不能空着,在粤语中空即代表着凶,空手来就等于凶来,是很不吉利的。广东人送礼图的就是一个吉字,像水晶桔树、如意项链之类的送给朋友,就代表着长久祝福。

十五、国外的送礼习俗

1、美国。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显得有些难为情;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此外,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个梨也不感到菲簿。美国人收到礼物时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礼物讲究包装,外表富丽堂皇,里面却不一定是太贵重的东西。有时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精美包装,露出来的只是几颖巧克力糖而已。

2、德国。德国人喜欢送礼,不仅生日婚礼送,亲友聚会也送;不仅对亲朋好友送,夫妻父子也互送。但是,德国人送礼讲究经济实用,不在乎钱多钱少,只在乎情深意浓。有时一束鲜花,有时一盒巧克力,再者一盒中国茶叶,送者不觉吃力,受者受宠若惊。德国人接受礼品后都会当面打开并表示感谢,主人还乐意把收到的礼品都摆出来,像是礼品大展览。富客不以礼厚而自喜,穷客也不以礼薄而自卑,主人更不会因礼重礼轻而把客人分为三六九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