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 老电影(二泉映月捉鬼记)

二泉映月 老电影(二泉映月捉鬼记)(1)

《二泉映月》,二胡名作,民乐神曲,总是于暗夜回响在我的心底,如泣如诉,如怨如怒,是对命运的抗争,也是对光明的执着。

《二泉映月》有多牛?中国人耳熟能详、如痴如醉;外国人也一听倾心,再听落泪。

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世界级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访问北京,第一次聆听二胡演奏《二泉映月》。听着听着,大师情不自禁,掩面而泣,竟至从座椅上顺势跪下,在场的人无不惊骇。一旁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赶忙上前搀扶,大师却说:“这种音乐应当跪听,坐着或站着,都极不恭敬。”

出于对《二泉映月》的喜爱,那天心血来潮,想通过传记片或者纪录片来了解曲作者盲人阿炳的生平。网上搜索,居然有一部国产故事片《二泉映月》,忙点击欣赏。没曾想,这一看,竟上演了一出“捉鬼记”。

这部片子拍摄于1979年,恰逢寒冬渐退,春光初现,改革开放刚刚拉开了帷幕。

二泉映月 老电影(二泉映月捉鬼记)(2)

关于阿炳的故事,影片是这样讲述的:

阿炳从小丧母,随父华雪梅出家当了道士。

华雪梅是丝竹名手,阿炳随父刻苦学艺,学会多种乐器,成了出色的乐师,人称“小天师”。后父亲不幸病逝。

阿炳与卖唱老艺人钟师傅和女儿琴妹交往甚密,钟氏父女受恶警李老虎欺侮重伤卧床,女儿琴妹无力还债,阿炳毅然陪琴妹上街卖唱,耽误了道观的演奏,被道长赶出道观。

二泉映月 老电影(二泉映月捉鬼记)(3)

阿炳为求生存进了鼓乐班,因不愿为李老虎演奏而丢了饭碗。

阿炳四处流浪寻找钟师傅和琴妹,多年后在太湖边与琴妹意外相逢。钟师傅已故去,琴妹被卖身为伎,逃出后与阿炳结为夫妻,靠卖艺为生。

升任警察局长的李老虎在船上宴请宾朋,强迫阿炳夫妻献演,遭到耿直的阿炳拒绝。局长狠毒地殴打阿炳,致其遍体鳞伤、双目失明,并抢走琴妹,从此阿炳成了沿街卖艺的瞎子艺人.....

看到阿炳被李老虎毒打致瞎这一段,我对影片产生了严重怀疑。阿炳就一个可怜的民间艺人,警察局长再恶再毒,也犯不着亲自动手殴打他,况且是当着一船的贵宾。更荒唐的是,琴妹并不是什么天姿国色,李老虎怎会色心兽心大发,光天化日之下强抢这样一位民女!

疑窦丛生,影片是看不下去了,我当下查阅了网上相关资料,反复对比,仔细考证,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部《二泉映月》讲述的故事基本纯属编造,其思维是阶级斗争、非黑即白的逻辑,其主题是贫苦艺人的苦难史、抗争史,而名曲《二泉映月》的诞生是对万恶的旧社会的血泪控诉,是底层百姓的抗争与呐喊。

二泉映月 老电影(二泉映月捉鬼记)(4)

那么,电影里的“鬼”藏在哪里,真实的史料又是什么呢?

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母亲原本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媳妇,婚后不久,丈夫不幸因病去世。在丧礼上,认识了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华清和,二人很快感情升温,男欢女爱,未婚先孕,生下了阿炳,取名华彦钧。阿炳四岁时,母亲因受不了家族的辱骂与街坊的嘲讽,上吊自杀。八岁时,阿炳被姨妈送入雷尊殿,跟随生父华清和修行。

华清和隐瞒了他与阿炳的父子关系,只是把他当作徒弟来培养。华清和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在他的调教下,阿炳技艺精进,17岁时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人称“小天师”。

1914年,华清和病逝,临终前说出了阿炳的身世。身心受到震撼与打击的阿炳虽然接替父亲成了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但他心情并不愉快,根本无心经营道观,甚至沾染了许多恶习,吃喝嫖赌,沉沦自弃。34岁那年,他因感染梅毒导致双目失明,后流落街头,卖艺为生。阿炳没有什么青梅竹马的爱情,直至40多岁时才与农村寡妇董彩娣结为夫妇。

二泉映月 老电影(二泉映月捉鬼记)(5)

查证至此,电影《二泉映月》的“鬼”原形立现:

为了塑造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正直善良、才华出众的正面形象,故意隐瞒了阿炳的复杂身世;

编造了救济钟氏父女并与琴妹结为夫妻、夫弹妻唱,相依为命的故事;

闭口不提阿炳吃喝嫖赌的不堪经历,更不敢说他的失明是感染梅毒所致。

生硬地放大了阿炳生存的艰难与社会的黑暗,激化了与黑恶势力的矛盾与抗争,将阿炳的双目失明归咎于被警察局长毒打,其悲惨的一生是阶级压迫、社会不公所致。

......

二泉映月 老电影(二泉映月捉鬼记)(6)

阿炳出生在20世纪末,生活在军阀混战、灾难深重的清朝末年与民国时期,时代与社会的大环境自然是风雨飘摇、乏善可陈。但是,不能为了体现新旧社会两重天的明暗对比,就任意地枉顾史实,编造故事,愚弄与欺骗观众。

都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权书写历史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与喜好来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但是,作为一名读者或者观众,也应有起码的洞察与怀疑,免得被别人误导与欺瞒。


作者简介:李景亚,供职于中国移动山西公司工会,资深媒体人、自由写作者,出版有多部文学作品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