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嬷嬷到底有多可怜(容嬷嬷的悲惨往事)
李明启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是提到容嬷嬷,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前些年,常常会在热搜中看到网友发图片或视频,标题类似于“上班路上偶遇容嬷嬷”这样。
从网友发布的照片和视频中,经常能看到一个奶奶拎着买菜车,跟年轻人一起挤公交,坐地铁,甚至有年轻人给她让座,她还主动拒绝。
因为出演热播剧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反派人物,哪怕过去几十年,李老师的面孔还是被人们熟记。
就是这样一位,看上去和普通邻家奶奶没什么两样的老人,在人生的后半场迎来了事业的高潮,而她的前半生,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走入30后李明启的世界看一看,你才明白什么叫做人生不以年龄论成败。
01
李明启,1936年2月,出生在辽宁省丹东市。
李明启出生的年代,正值中华民国时期,国内战争不断、时局动荡不安。那个时期的儿童,大多都是失学儿童,举国上下遍地文盲,底层民众为了谋一口吃的而拼尽全力。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的制约下,再加上10岁那年父亲的突然离世,母亲拖着个病病歪歪的身体,李明启最终只上了一年半的小学就走入社会,同时作为家中的长女,柔弱的她一肩挑起了解决一家人温饱的重担。
李明启小时候,家中共有5个孩子,她是老大。
辍学后的李明启,曾经靠着去菜场捡别人扔掉不要的白菜叶子,喂饱了全家。
16岁以前,李明启放过牛羊、上山砍过柴,也当过童工,在香烟厂、火柴厂、粮库都干过活。
东北的冬天是寒冷的,做工时,李明启为了给编好鱼筐泡水,整个手要浸在冰凉的水里,后来手彻底被冻坏了,满是冻疮。
在李明启做童工的那个年代是没有工资可以拿的,工作1天后得到的报酬就是九斤玉米粒,即便如此艰苦的日子,发粮食的时候,她还是会和妹妹高高兴兴的把东西扛回家。
后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李明启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李明启在辽宁丹东的一家商店,当上了售货员,相比之前的日子没那么辛苦。
又过了几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李明启的家乡丹东占据了重要地理位置。16岁的李启明,凭借一副好嗓子,成为了丹东抗美援朝宣传队中的一员。
因为这副好嗓子,李明启开启了新的人生。
02
入宣传队没多久,因为唱的好,李明启又顺利进入市一级的铁路文工团。
在铁路文工团,李明启的身份依然是一个唱歌的,而并非我们现在了解到的演员身份。
那时候文工团只要有演出,她就随团走,火车开到哪里,她就跟着演到哪里。
直到那一年李明启随团参加了哈尔滨铁路局组织的文艺汇演,还是凭借着这一副好嗓子,李明启的表演一举获得了东北铁路文艺汇演的一等奖。
至此,李明启被调入了哈尔滨铁路文工团,有了更大的舞台。
在哈尔滨铁路文工团中,乐队70%的表演者是前苏联的白人,指挥者则是德国人。
来到哈尔滨文工团后,李明启开始接触到美声唱法,了解到了什么叫戏剧女高音,并从此跟随一位白人老师系统的学习声乐。
在学习高音唱法的过程中,李明启的成绩十分出众,频繁获奖。
2年后,也就是1956年,国家成立了中国铁路文工团,李明启被调入团内去了北京城,从此成为了一个国家级的文艺工作者。
至此,如果一切一帆风顺的话,也许在中国女高音歌唱家的名单里,会有李明启的一席之地。
李明启去了北京之后,因为歌唱的水平很高,一直被看好并当做重点苗子培养,甚至被送到了中央乐团进行高阶深造学习,那时候的她学的也十分积极认真,每天都全身心投入的练习。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人们的意料。
学习了1年声乐后,李明启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些吃不消,承受不来女高音唱法的巨大压力,身体频频在向她敲出警钟。
在这个让人困惑的时刻,李明启果断的跟团里提出来,因为唱歌吃力,她希望能转行。
于是在1957年,铁路文工团将李明启从唱歌队调到了话剧团,从此李明启开始了长达50年的演员生涯。
03
从李明启早年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最初涉足影视的她还是十分青涩的。
1960年,24岁的李明启拍摄并主演了第一部电影《12次列车》。
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通的观众,基本没能在大小荧幕上再见到李明启的身影,那是因为拍了第一部电影之后,她就投身到了所热爱的话剧舞台进行表演。
李明启在话剧舞台上一呆就是十几二十年,虽然在表演事业上,年轻时的李明启一直不温不火、并没有多大的名气,但是对在那个年代做演员的李明启来说,她从并未追求过名利,而是感恩能进入一个正规的体制单位,感恩那种吃、住、看病都不愁的日子。这份知足的心,也让她能在工作过程中扎下心来认真学习表演。从接触表演的那一天起,她用超出常人十倍的努力进行学习、创作。
在这同时,李明启也跟同时期其他的年轻人一样,慢慢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李明启认识了丈夫王先生,他是北京四中的一名教师,据李明启介绍说,丈夫也是和她自己一样,是做起事来风风火火的人。
婚后,李明启和丈夫育有一子,名叫王隽。李明启和丈夫的婚姻生活一直十分和谐,唯一的儿子也非常优秀,17岁读了大学,毕业后又读研,后来成为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兼职教授,并自己开办了律师事务所。
在李明启的带领下,家族中的弟妹也都在北京有了着落,最小的弟弟也读上了北京戏曲学校,妹妹和另一个弟弟则在剧场当起了售票员和服务员。
也正是家庭的幸福美满,成为稳定的后盾,支撑起李明启晚年在事业上的不断前行。
1987年,年过半百的李明启即将退休,但闲不住的她机缘巧合,与一部名叫《便衣警察》的电视剧结缘,从此又重回观众视野。
尽管年华已逝、容貌的优势渐退,但李明启拥有扎实的演戏功底,加上她对演戏的那份痴心,拿到手上的每个角色都细心琢磨,这让她又开启了演绎事业的新篇章。
重回荧幕的初期,尽管李明启一直演的都是配角,但是李明启演的不亦乐乎,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个有戏瘾的人。
老伴退休后,李明启演戏去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在采访中,李明启笑称结婚之后,找个老伴,其实就像是多了个孩子,言语间看得出他们感情很好。
1996年,在《水浒传》中饰演“王婆”对李明启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她通过对原著人物形象的反复揣摩,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牟足劲演了一出好戏。人物“王婆”的成功塑造,紧接着给李明启带来了演艺生涯的最高光角色——“容嬷嬷”。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李明启对容嬷嬷形象的塑造,那份老奴为了主子全心全意谋划,那份张扬跋扈、心狠手辣,可以说演绎到了极致。
以致于多年后,她塑造的坏人容嬷嬷让观众分不清演戏和现实,甚至对现实生活中的她产生了抵触情绪,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肯定了她演技的精妙和戏中形象的深入人心。
除了容嬷嬷这个角色之外,时隔10年,2007年,71岁的李明启在电视剧《双面胶》中再次塑造了一个东北农村来的老母亲的角色,在剧中她与海清饰演的上海儿媳一起,奉献给了观众一部婆媳大战的精彩好戏。
04
而除了演戏,李明启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也显得特别通透,尽管如今老人已经85岁,但是在2007年,演过《双面胶》之后,老人接受采访的时候,就提出了一套如今听上去都十分开明的理论。
李明启说:
《双面胶》里的婆婆很无私,她爱家,爱儿女,省吃俭用,也很会操持打理家务。要是搁从前,这样的婆婆就是一笔财富,但搁现在就成负担了。因为她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这个小家庭了,她希望她的儿媳也能像她这样。时代不同了,年轻人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跟老人完全不一样,这时谁想强加给谁,都会带来矛盾。我觉得作为老人,能放下则放下;作为儿女,也要尊重他们的观念。但有条件,还是不要生活在一起…我觉得重要的是大家能互相理解。如果不能理解的话,那就尝试着学会宽容。最傻的就是想改变对方。
李明启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孙女也都长大成人,老人家对孙女也是十分疼爱。
但是从诸多观众偶遇的画面中,我们不难看到,老人一直没有和儿子媳妇生活在一起,一人坐公交、乘地铁,她来去自如,从来没把自己的年龄当回事。
李明启有一句说的特别好:
“心大事小,心小事大。享受每一天,每一天都是节日,每一天都是我的六一。”
在李明启看来,父母对于子女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月亮,它就每天准时的挂在那里,年轻人呢,也许哪天出去散步遛弯,想起来了,抬头看看月亮,赞美一下月光的皎洁,但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那个年代的生存状态不同,他们都不容易,每天都很忙,做父母的学会放手,才能幸福。
这些心底话,不是老人的丧气话,也不是老人的泄气话,是心声,是感悟。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感悟,80多岁的李明启深知,只有自己身体好才是给儿孙添福气,她热衷于养生,注重三餐的营养和质量。
在一档访谈节目到了结尾,主持人请李明启给老年朋友说上几句心里话时,李明启沉默几分钟后说道:
有的老人经常想,‘我还能活几天啊,’绝不能有这种心态,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把年龄忘了,活得开开心心的,像我。
我十岁我父亲去世了,十一岁辍学,放牛放羊上山砍柴,我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
那期节目录制最后,李明启笑着流下眼泪,全场的观众为她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
05
1997年,61岁的李明启拍摄《还珠格格》之后,尽管演的是反面角色,但和赵薇、林心如、范冰冰这些主角们一样被人们记住,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但当记者问到,成名对您意味着什么时,李明启说:
对这个岁数的我来说,名和利在我生命中所占的份量是零。如果说你的生命是一,这个一下面应该是作品,而不是名和利。苦了一辈子,如果能留下两部作品,就是最大的幸运。很多已故的艺术家一直活在人们的心里,就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一直在这个世界流传着。
成名后的李明启,依旧和老伴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知道哪里便宜就去哪买,了解健康知识、读书、看新闻,过着最普通的老年人的日子。
在不演戏的时候,她就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邻居大妈,没什么两样。
但是有合适的剧本来的时候,李明启每每都用心的去琢磨人物,追求演技的提升。
李明启说:“停止学习,让我们变老。”
06
从李明启的人生故事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位生命力特别旺盛的老戏骨、老演员。
30年代出生,80多岁还能上春晚,这样的艺术家不多,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荧幕常青树是如何做到艺术生命不息,是如何把人生的每个阶段过好的。
很多时候,人生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不断的有小低谷、又会再出现小高潮,上上下下并无定数。同时,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也会随着所处时代的不同,受到各种的制约和限制,机遇也总是难以预料和把握。
但是同样的年代、同样的年龄,有的人还是实现了做更好的自己,像李明启一样,在不经意间,成就了自己。
然而所谓的成就又是什么呢?
外人看来的所谓高光时刻,往往也只是他们所看到的表象而已,这种评价和认可来的快也去的快,取悦观众总是不缺积极者的。而如果依赖这种评价而活,是活的最累的,只有内心不随着外界的评价而摇摆,才能坦然的继续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李明启演容嬷嬷出名后,看上去是风光无限的好事,但其实在现实生活里,因为她演的是反面形象,甚至出租车司机认出来她之后都打算拒载,菜市场的小贩入戏太深,都不想把菜卖给“容嬷嬷”。
名利这把双刃剑啊,让人得到好处,也同时带来烦恼。
好在李明启并非年少成名的懵懂少年,走过大半生的她早已看透这一切,并能摒弃干扰,继续踏踏实实的走好自己的路。
最后,作为普通人,我想我们最能从老人身上学习到的还是那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吧。
她能够感悟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所身处的时代已经不同,她从来没有倚老卖老过,积极的适应社会,寻求突破自我和改变,她一直在接受新的思想和概念,能有一个好的心态和处事的智慧,我想这是李明启事业常青,身体健康长寿的秘诀。
祝福李老师,希望能在电视屏幕上再多见到她的身影。
-END
请关注【素一的人生导图】,让我们一起阅读优秀的人和事,用正能量激励人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