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老虎怎么治(打甩田长出了金葫芦)
前不久,去南县华阁镇采访,听说同兴村两百亩望天收的“打甩田”长出了“金葫芦”,种吊瓜子成功,记者兴致勃勃直赴同兴村,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田间地老虎怎么治?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田间地老虎怎么治
前不久,去南县华阁镇采访,听说同兴村两百亩望天收的“打甩田”长出了“金葫芦”,种吊瓜子成功,记者兴致勃勃直赴同兴村。
同兴村处洞庭湖腹地,由原来沙洲、北河两村合并而成。过去曾经溃堤,洪水带来大量泥沙,该村出现了千亩含沙土壤。耕种中,因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等多种原因,生产耗工多,成本高,产值低,以前大集体时不被看重,农民称之为“打甩田”。2016年前后,随着棉花等经济作物走下坡路,这些没有耕种优势的旱土开始被部分农民“抛荒打甩”。
为了帮助农民及早走出生产困境,让种田有盼头,村委主任朱余彬开始寻找新型产业门路。2017年,他把目光聚焦到了“打甩田”上,决定冒险啃“硬骨头”,以身示范发展特种产业。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考察学习和品种比对,朱余彬认准吊瓜子值得一试。吊瓜子是保健休闲食品, 既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又有独特的营养成分,目前市场畅销,有发展潜力,关键是种植技术要求高,有点“难侍候”。2018年,他和几个农民从外地引进吊瓜子试种,由于管理细心,施肥恰当,当年就获得成功。2019年,通过切片繁育,把种植面积发展到了140亩,平均亩产达到了300斤以上,亩平收入超过了6000元,全村仅吊瓜子一项收入就近100万元。2020年,村两委积极宣传推广,30多户紧随其后种植,全村种植面积扩大到了200亩左右。
朱余彬告诉记者,有的农民认为吊瓜子在湖区种植“有藤无崽”,那是因为旱涝所致。其实,吊瓜子和当地作物苎麻的生长特性差不多,是一年栽多年生再生植物,对土壤的要求是“湿润不渍,久晴不枯”。过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年年旱涝互现,农民多种植抗旱耐涝的传统经济作物。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推进深入,洞庭湖区平原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农民不要有顾虑,可大胆放心栽培吊瓜子。
【来源:益阳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