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里的白色线状虫子是寄生虫吗(鱼缸里发现白色虫子)

经历过蛋白虫的摧残,才知道做一套干净美观的缸有多难。它特别容易出现在鱼缸里,而且反反复难以根除。对观赏鱼来说,蛋白虫不算什么,没法影响到它们的正常生活。

但对你来说,它影响了鱼缸的观赏性,看起来邋里邋遢,不像是一口被精心呵护,闪闪发光的鱼缸。

鱼缸里的白色线状虫子是寄生虫吗(鱼缸里发现白色虫子)(1)

图片来源丨Flickr 摄影丨Michael

对蛋白虫的厌恶,随着养鱼的深入越来越明显。一开始对所有生命都保持好奇心的人很难讨厌它,因为所有生命仿佛都带着某种神秘的吸引力,好像从天而降的缘分一样。

那时候我经常窃喜:瞧,鱼缸里又多了几条新生命,它们是来投奔我的。

鱼缸里的白色线状虫子是寄生虫吗(鱼缸里发现白色虫子)(2)

图片来源丨Pixabay 摄影丨Zucky123

一旦过了新鲜劲,你的专注力开始集中到鱼跟草之间,就开始厌恶蛋白虫,它们影响了鱼缸整体观赏性。每次悠闲的蠕动都像是对鱼缸的侵犯。那么蛋白虫的去除计划,终于开始了。

蛋白虫是一种蠕虫,在喂活食或换水的时候可能会进入鱼缸。出现后大多附着在缸壁或潜伏在沙里,在水质比较肥的鱼缸里繁殖的比较快。由于空气缸没有底砂也没有复杂的水草,所以更容易看到蛋白虫。

鱼缸里的白色线状虫子是寄生虫吗(鱼缸里发现白色虫子)(3)

摄影丨光明节度使

这种虫子对观赏鱼的危害并不大,主要的缺点是有碍观赏。想去除蛋白虫比较难,减少蛋白虫的数量倒是有几种办法

既然蛋白虫是通过换水或喂活食进来的,那以后可以多喂饲料少喂活食。如果鱼缸里的蛋白虫已经有点多了,换水也可以去除一些虫子。从这两方面入手,能有效从源头控制蛋白虫的数量。

换水还有一个好处,可以避免水质过肥,不给蛋白虫舒适的繁殖环境。当然想改变水肥,还要及时捞出食物残渣,加大过滤等。

为了杀死更多蛋白虫,有一些鱼友也会定期用开水烫滤棉,去除过滤出的蛋白虫。这些方法都有一定效果,但从根源上去除蛋白虫似乎有点难。

鱼缸里的白色线状虫子是寄生虫吗(鱼缸里发现白色虫子)(4)

摄影丨小歌布林

最近我从朋友那里听到了一个新的除虫方法:添加千三的盐,然后升温到33℃,第二天蛋白虫会挂掉很多。据说方法有效。我还没用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下。

我见过最有折腾的去蛋白虫方式,是整缸换水、消毒,养鱼前先用肠虫清杀虫。实际效果很好,但耗时耗力,对蛋白虫恨之入骨的朋友可以试一下。

由于蛋白虫出现的频率高,对观赏鱼危害不大,所以当大家发现鱼缸里有白色小虫子时,会第一时间认定,这就是蛋白虫,有的鱼友觉得这种小虫子的数量不多,不值得大费周章除虫,就暂时听之任之了。

鱼缸里的白色线状虫子是寄生虫吗(鱼缸里发现白色虫子)(5)

图片来源丨Pixabay 摄影丨Zucky123

虽然我也这么懒过,但不敢把白色线条状的小虫子都归为蛋白虫。有一种叫做白线虫的寄生虫,也是白色线条模样。它看起来平平无奇,其实是寄生在鱼身体,吸取血液的虫子。

网上有很多人直接把白线虫称为蛋白虫,这是不对的。蛋白虫是环节动物,白线虫是软体动物,在生物分类上有明显差别。

蛋白虫可以短暂漂浮或附着在物体上生活,而白线虫是千真万确的寄生类生物,会钻进皮下或鳍膜内寄生。

鱼缸里的白色线状虫子是寄生虫吗(鱼缸里发现白色虫子)(6)

摄影丨mdcdqs

我在查资料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蛋白虫的英文直译结果是:富含蛋白的昆虫;白线虫的英文直译结果是:白色的蠕虫。生物分类上已经明确蛋白虫跟白线虫之间的差别,但英文名称却将两者弄混了,或许这是大家认为蛋白虫是白线虫的原因。

总之,被白线虫寄生的鱼会出现红点,渐渐变大红肿。严重的还会发炎腐烂。这些症状很容易判定,所以观赏鱼被寄生后,还是能及时发现的。

鱼缸里的白色线状虫子是寄生虫吗(鱼缸里发现白色虫子)(7)

摄影丨C瓜子C

去除白线虫的方式也简单,可以直接用镊子夹出来,再撒点盐水消毒。也有人用敌百虫跟肠虫清去除。本人没用过,有相关经验的朋友可以分享心得。

不管蛋白虫还是白线虫,它们都能以肉眼看的见的方式游离在鱼缸中,只要心细,就能发现并及时调整。而像绦虫这种折磨观赏鱼死去过来的虫子,才是让人痛恨的害虫。

我们不能指望幸运女神帮忙把寄生虫都赶走,所以保持良好的养鱼习惯,积极主动的维护鱼缸水质,是避免寄生虫大规模泛滥的根本手段。关于绦虫的预防方式先略过,它多少有点恶心,影响文章的阅读性。有想了解它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区中留言,后续会分享一些小心得。

(以上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有偏颇请指正)


文章由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