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是怎么回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血管健康百问百答#

男性,58岁。间断性血压增高2~3年,平素未服用降压药治疗,偶有头晕,胸闷,无胸痛。心电图(图1)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是怎么回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

对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你了解多少?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室内传导障碍的心律失常,多数因右束支传导功能减退,少数情况可能是右束支传导功能丧失。正常情况下,室上性激动经左右束支同时下传到两侧心室肌,使两侧心室肌同时激动,协调收缩。如右束支较左束支传导延迟超过30~40毫秒时,就会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如右束支较左束支延迟40毫秒以上,心电图便呈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是怎么回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

单纯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无任何症状,往往因体检或因某些疾病或某些症状做心电图检查偶然发现。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1、QRS 波群时间延长,≥0.12 秒。

2、QRS 波在 V1导联出现rSR'型,r波狭小,R'波高宽,这是最具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或出现宽大切迹的R波,avR 出现终末R呈QR型。

3、I、V5、V6导联呈qRs或Rs型,s波宽而粗钝,≥0.04 秒。

4、V1、V₂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0.06秒。

5、ST-T继发性改变,即在V1、V2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倒置,I、V5、V6导联 ST段轻微抬高,T 波直立。

6、心电轴部分呈轻度或中度右偏。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是怎样的?

我国缺乏大范围、多区域关于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流行病学数据。但总体来讲,临床上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远较左束支传导阻滞多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室内传导阻滞,几乎每天可以见到数量不等的这种异常心电图,可见于各年龄段,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意义较左束支传导阻滞相对为轻,这与两侧束支的解剖特点有关。右束支细长,沿室间隔右侧内膜下走行,至右室前乳头肌游离壁,任何轻微的局限的损伤就可引致完全阻滞;而左束支本身粗短,它随即很快分为两组纤维,即前上支和后下支,呈放射状广泛分布于左心室心内膜下,故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多发生于心脏病变严重致左室心肌广泛受损时。

右束支是室上性激动向右心室传导的传导通路,行走于室间隔右侧面。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除少数见于完全健康的正常人,多数发生于累及右心的心脏器质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等;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源性损伤如各种内科介入手术、外科心脏手术都可能损伤右束支,而导致本病。例如:导管消融术,肥厚性心肌病中切除肥厚室间隔的手术等。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

理论上说,单纯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会对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的时间间隔产生细微的影响,不会产生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不会产生明显症状,一般不用特殊处理。但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往往是由于心脏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其不良后果,多是由引起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疾病引起的。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会有哪些不适症状及体征?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不会引起不适症状,但该病主要是由一些心脏器质性病变引起,不同的病变类型,会伴有不同的症状。如果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由冠心病引起,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由其他心脏疾病引起,则可伴有各种心功能不全症状,例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乏力、食欲降低等,活动后往往会加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本身特征性体征就是在医生听诊时会听到第一、第二心音分裂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有哪些相关检查?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可靠的诊断性检查就是心电图,

发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后,可能需要针对病因做一些相关的检查:例如:医生会化验血脂、血糖、心肌酶等,评估冠心病的风险以及程度;化验脑钠肽(BNP)、电解质等评估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等等;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可发现较明显的心脏增大、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彩超用于评估心功能、瓣膜病变、心肌增厚、心脏增大,以及发现先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以及介入治疗前准备。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有哪些特殊注意事项?

在判断右束支阻滞的意义时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具体分析,如出现于一向健康,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预后良好。如果以前心电图正常,突然出现右束支阻滞,则应视为异常或表示原有器质性心脏病有进展。

单纯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无任何症状,也无需治疗。但如果患者出现心绞痛、胸闷、心悸、气短症状,多提示其合并其他心脏疾病或原有心脏病加重,应该及时就医。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其它室内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时,表明了器质性心脏病病变广泛而严重,另一方面传导障碍可能造成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其中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最常见,这是因两者在解剖位置上很接近(前降支在室间隔膜部下方与右束支起始部相互接近),又受同一支冠脉血管供血(都是由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室间隔支供血);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及左束支传导阻滞、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相对少见,一旦出现,表明病情严重,预后较差,有相当比例的病例最后会进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会因为心室搏动频率过低,出现脑供血不足而晕厥,甚至有猝死的风险,需要考虑起搏器治疗,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如何治疗?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本身没有专门的、特效的治疗措施,只需要治疗引起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发病。引起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基础疾病的一般治疗往往很相似,包括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预防受寒感冒及呼吸系统感染,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