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与他人毫无关系)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与他人毫无关系)(1)

向内觉察

回归本源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与他人毫无关系)(2)

杨绛先生说过:“我们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无声告白》中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个人的世界都各不相同。

我们唯有做自己喜欢的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自己,才不负一生。

做更好的自己

才能遇见更好的他人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与他人毫无关系)(3)

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与自己的经历、生活以及眼界有关。

对于一个医生而言,当我们谈到人体,他可能就会联想到肌肉、骨骼、器官。

对于普通人而言,能看到的就只是一具肉身而已。

时间和经历的不同,注定会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就像庖丁解牛,庖丁之所以能把牛分解得那么好,在于他喜欢从事物中积累经验,总结规律。

屠夫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具备庖丁的技术。

人也是一样的,经历和时间,会让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不同。

不管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世界,他人看到了什么样的世界,这都是经历所造成的,是我们的人格所决定的。

我们允许每个人的世界不同,也允许自己看到的世界与他人不同。

但最终,我们只能选择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想要成为的人。

因为世界是自己的,我们只有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他人。

这是一种频率,彼此感召和吸引。

走出自己的局限

允许他人的局限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与他人毫无关系)(4)

《庄子·秋水》中有言:“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墟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对于井底之蛙,不可以和它谈论大海,因为它受到季节居所的限制;对于夏天的虫子,不能和它谈论冰,因为它受到季节的限制。

对于孤陋寡闻的人,不可以同他谈论大道,因为他受到所学的限制。

只要是人,就会有局限,即使我们现在是一个全然开放的状态,也总有一些盲区是我们看不到的。

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走出去的过程,这种走出不是旅行,也不是远行,而是不断地打开,走向生命的无限。

当我们慢慢地体验到自己的局限性,就会允许他人的局限。

真正的智者从不改变他人,只会不断地完善自己。

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是无法改变一个人的,但却可以守住改变他人的心。

了解局限的过程,就是打开的过程。

我们只需要不断地打开,就会遇见更宽松的未来。

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世界。

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把尊重留给他人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与他人毫无关系)(5)

每个人都应该低调而谦卑,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也许在真正有格局的人看来,也是一个小世界。

但是我们会发现,真正有格局的人,允许他人在自己小世界中生活,不会干涉他人,只会做好自己。

真正智慧的人,会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把尊重留给他人。

纵然每个人的眼界与格局不同,但都值得理解与尊重。

《孔子家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外出的时候,正好赶上下雨,他们没带雨具,路过子夏家门口时,子路提出向子夏借把伞。

但被孔子阻止了,他对子路说:“我很了解子夏,他比较惜财,一般不轻易借给别人东西。”

子路反问道:“我都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大家,难道子夏连区区一把伞都不肯借吗?”

孔子说:“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我们应该尊重,不能强迫别人做不喜欢的事情,只有这样彼此之间的情谊才能更长久。”

在生活中,随着我们自己的局限不断打开,就越会尊重他人。

真正地打开,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包容,而不是更加刻薄。

如果我们看到了他人的局限,就想改变他人,那么我们是没有进步的。

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修正自己,提升自己,磨炼自己身上,把最好的尊重留给他人。

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