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园天空之桥(广州一公园出现这个有趣画面)

“鱼跃莲花”,

你见过吗?

近日,

在广州珠江公园就出现了这个画面,

引来游客纷纷追拍。

众人追拍“鱼跃莲花”

“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诗人李白在《晓晴》中描写的情景,近日出现在珠江公园水生植物区。

“受鱼儿青睐的是珠江公园新引进的王莲花。”珠江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莲花较其他莲花根茎短,鱼儿跃起就可以够上鲜嫩的花瓣,所以才有了这种有趣的自然现象。

广州公园天空之桥(广州一公园出现这个有趣画面)(1)

广州公园天空之桥(广州一公园出现这个有趣画面)(2)

游客在珠江公园拍摄到鱼跃莲花的场景。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在池边拍摄翠鸟的摄影爱好者最早发现了这一现象。由于场景生动有趣,图片很快在摄影圈内流传开来,又吸引了更多摄影爱好者到现场追拍。

“最美蝴蝶”再次现身广州市中心!

消失多年的它们,都回来了……

金裳凤蝶

近日

有着“最美蝴蝶”之称的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裳凤蝶

在华南农业大学被发现

这是它相隔20年

再次出现在广州市中心

广州公园天空之桥(广州一公园出现这个有趣画面)(3)

金裳凤蝶被公认是世界最具观赏价值的蝴蝶种类之一,相当珍贵,数量相当稀少。专家表示,它现身广州市中心,也反映城市生态环境变好。

消失近60年的飞瀑草

“飞瀑草长在水里,很小,和苔藓也像,很容易认错。”专家表示,飞瀑草的株体仅有几毫米高,成群的飞瀑草宛如一个个圆滚滚的“小脑袋”,密密麻麻地附在石头上。

广州公园天空之桥(广州一公园出现这个有趣画面)(4)

常年生活在水里,飞瀑草对水质要求近乎严苛,生境内的水质不能有任何污染,水流还要有适当流动性。

正因为对水质要求高,飞瀑草数量稀少,十分罕见。1958年11月,曾有人在从化流溪河采集到一份飞瀑草标本,至今仍收藏在华南国家植物园标本馆。此后近60年间,在广州再无发现飞瀑草的踪迹。

广州公园天空之桥(广州一公园出现这个有趣画面)(5)

2017年起,广州市开展第二次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植物部分调查。梳理档案时,研究人员发现广州曾有飞瀑草的记录,这棵神秘的“珠江归客”引起关注。

2019年1月,研究团队开始寻找飞瀑草,时值冬天,水位低,便于观察。研究团队根据飞瀑草的生长特点在地图上圈出有可能出现飞瀑草的区域,逐个摸查。最终,在一处山涧中寻得消失多年的飞瀑草,数百株飞瀑草紧贴在石头上,研究人员透过放大镜细看,飞瀑草的花瓣和雄蕊都清晰可见。

时隔数年,专家观察到飞瀑草的种群没有明显减少,生长得还不错,“这说明广州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得好。”

广州公园天空之桥(广州一公园出现这个有趣画面)(6)

测量环境品质的“指标鱼”:唐鱼

在山林里想要寻访唐鱼并非易事。涓涓溪流,唐鱼体长仅19.5毫米-26.3毫米,唐鱼喜欢成群结队,且循声露面。

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唐鱼在上世纪80年代曾一度被宣告野外灭绝。2003年,在从化区良口镇的山溪里重新发现了唐鱼自然种群。

广州公园天空之桥(广州一公园出现这个有趣画面)(7)

广州公园天空之桥(广州一公园出现这个有趣画面)(8)

为保护珍贵的野生唐鱼,2007年,当地村民“让”出2200多亩山林用于建立唐鱼自然保护区,让小小的唐鱼得以安家。据了解,保护区涉及连片山林,其中核心区为98公顷,缓冲区为24公顷,实验区为26公顷。

广州公园天空之桥(广州一公园出现这个有趣画面)(9)

唐鱼现身从化这片山林并非偶然。据介绍,唐鱼被视为测量环境品质的“指标鱼”,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水质好,水要流动,且不能太湍急。

经过一系列水环境治理和保护举措的实施推进,目前,从化区内流溪河地表水达到功能区划水质标准,流溪河流域温泉镇以上30条一级支流全部达到Ⅱ类以上水质。

唐鱼,如今在保护区内已有8万多尾。

广州公园天空之桥(广州一公园出现这个有趣画面)(10)

悠悠珠江水孕育了众多物种

这里不仅是万千动植物

繁衍栖息的宝地

更为生物多样性发展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部分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通讯员:穗林园宣

来源: 广州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