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1)

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湖北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属长江水系。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全省除高山地区属高山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2)

截止2021年,湖北省共辖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分别是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包括3个县级市、1个林区,分别是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

湖北省建置沿革史

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3)

商朝建立后,湖北即纳入商的版图。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4)

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出现诸多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5)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湖北大部属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属汉中郡、南阳郡、长沙郡、黔中郡和九江郡,并置若干县。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6)

西汉(前206—25年)时期,湖北大部属荆州刺史部。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7)

东汉(25—220年)时期,沿置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以及汉中郡、庐江郡等。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8)

三国(220—280年)时期,魏、蜀、吴争夺荆州,后魏、吴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长沙郡、襄阳郡、南阳郡、南乡郡、义阳郡、魏兴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两晋(265—420年)时期,湖北大部仍属荆州之江夏、襄阳、南郡、建平、宜都、义阳、南乡、南阳、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长沙、天门、武陵、魏兴等郡,开始侨置州、郡、县。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9)

南北朝(420—589年)时期,湖北主要属南朝范围,仍设州、郡、县,侨置州、郡、县增多,变更频繁,建制紊乱。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10)

隋朝(581—618年)统一全国后,先撤销侨置州、郡、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又行恢复。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东部一隅外,绝大部分属荆州,统领南郡、夷陵郡、竟陵郡、沔阳郡、清江郡、襄阳郡、舂陵郡、汉江郡、安陆郡、永安郡、江夏郡等。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11)

唐代(618—907年)初,全国分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为山南东道,东部为淮南道,东南部为江南西道,西南部为黔中道。改江夏治鄂州,并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随州、均州、房州、峡州、复州、全州和蕲州、安州、黄州以及沔州等十五州。后设山南东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武昌节度使,分领各州。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湖北境内的襄、均、房、随、郢、复、安七州一直属于五代,黄、蕲、鄂三州初属吴,后属南唐;黄、蕲二州复又归后周。江陵地区的南平国(924—963年)建都江陵,据荆、归、峡三州;施州属蜀。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12)

宋代(960—1279年),在湖北中部设荆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有鄂、复、峡、归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荆门军、汉阳军等(辖县33个),占湖北大部分地区;北部设京西南路,有随、金、房、均、郢诸州和襄阳府以及光化军等(辖县19个);东部约以长江为界,北部属淮南西路,有蕲、黄二州(辖县5个),南部属江西南路,为兴国军(辖县3个);西部的施州属夔州路;鄂西南为羁縻州。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13)

元代(1279—1368年),在全国设3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今湖北境内,长江以南属湖广行省(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有武昌路、兴国路、汉阳府与归州;长江以北属河南行省,有襄阳路、黄州路、蕲州路、中兴路、峡州路和安陆府、沔阳府及荆门州;西北部一隅属陕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羁縻州属四川行省。 [2]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14)

明代(1368—1644年)初,湖北属湖广行省。后全国分为十三个布政使司。今湖北全境基本属于湖广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有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荆州府、襄阳府、郧阳府。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15)

清代(1644—1911年)初仍沿用明制。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是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湖北领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荆州、襄阳、郧阳等8府,湖北省行政区域之概貌已经基本形成。至清末,湖北省共领10府,共60县、6散州、1散厅。

民国年间,湖北省总体区划变化不大。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府、州、厅建制,重新划分,省下设道、县两级政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除道一级建制,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于省、县之间增设行政督查区;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16)

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湖北省共设1市(武昌市,汉口市为国民政府直辖)、8行政督察区、69县。另汉口有时为省辖市,有时为特别市。

自民国十六年(192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建立过许多革命政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过黄安农民政权,扩建为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后改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豫鄂边抗日根据地 [296] ,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成立豫鄂边区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扩大成立为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后建立过5个地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底,分别成立江汉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17)

1949~1953年行政区划沿革说明

1949年5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驻武汉市的武昌。

1949年中原直辖的大冶特区办事处9月划归湖北省,10月 撤销,设县级石黄特区

1950年:1.石黄特区改设地级黄石市;2.撤新堤市军事管制委员会;3.大冶专区由大冶县迁驻鄂城县;4.两郧专区更名郧阳专区

1951年:1.设地级襄樊市;2.撤沔阳专区,沔阳、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嘉鱼、蒲圻2县划归大冶专区;3.设县级武穴镇、县级老 河口市、县级应城矿。

1952年:1.撤郧阳专区,辖县划归襄阳专区;撤大冶专区,武昌等7县划归孝感专区,鄂城等3县划归黄冈专区;低级 襄樊市改设县级襄樊镇;2.设兵堡县,后更名胜利县;3.设新洲、洪湖2县;4.撤老河口市;5.孝感专区随县划 归襄阳专区,黄安县划归黄同专区并更名红安县;6.礼山 县更名大悟县。

1953年襄樊撤镇改设县级市;设荆江县;撤应城矿区和 武穴镇。

其中1950年陕西省的两郧专区划归湖北省。

1951年湖南省岳阳县的春清、永益2乡划归监利县,监 利县的江南乡划归岳阳县。

1952年襄阳县朱李湾等3乡划归河南省唐河县。

1952年建始县铜鼓乡划归四川省巫山县,四川省奉节县 柏杨等3乡划归利川县。

1952年蒲圻县下方城垸划归湖南省临湘县,临湘县新运州划归蒲圻县。

1953年松滋县暖水街等归湖南省澧县。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18)

1954~1960年行政区划沿革说明

1954年中央直辖武汉市划归湖北省,武汉市下辖江岸、江界、硚口、汉阳、武昌、惠济、东湖、南湖、福城、水上10区;宜昌市降格县级市,划归宜昌专区。

1955年:1.撤荆江、枝江、胜利、洪山4县;2.撤武汉 市东湖、惠济、福城3区,设洪山、青山、汉桥3区;3.沙市市降格县级市,划归荆州专区。

1956年撤武汉市南湖区。

1957年撤武汉市水上区

1958年撤武汉市洪山、汉桥2区,合设郊区。

1959年宜昌专区改设地级宜都工业区;设武汉市东西 湖区I黄岡专区大冶县划归黄石市。

1960年:1.撤孝感专区,辖县划归武汉市;2.撤大冶、通城、蒲圻、嘉鱼、云梦、均县6县;3.鄂城撤县设县 级市;设县级沙洋市。

其中1955年利川县石家等4个乡划归四川省万县,万县谋 道等3个乡(杨柳村除外)划归利川。

1955年公安县严家嘴乡划归湖南省澧县。

1956年阳新县路坑村划归江西省瑞昌县。

1956年应山县孝子店乡的独流树岗湾等2个村划归河南省信阳市。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19)

1961~1976年行政区划沿革说明

1961年:1.设孝感专区,驻孝感县,辖孝感等12县;2.撤宜都工业区,设宜昌专区;3.鄂城撤市复设县;撤沙洋市;4.复设嘉鱼、蒲圻、云梦、通城4县。

1962年复设大冶、均县、枝江3县。

1964年撤武汉市郊区,设洪山,汉桥2区。

1965年设咸宁专区,辖咸宁等9县;设郧阳专区,辖郧县等6县。

1967年设县级十堰办事处。

1969年撤十堰办事处设县级市;郧阳专区驻地由郧 县迁驻十堰市。

1970年设县级神农架林区,由省直辖。

1971年省直辖的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

1972年:1.设黄石市黄石港、胜阳港、石灰窑、黄 思湾、陈家湾、铁山6区;2.神农架林区改由省直辖。

1973年十堰市升格地级市。

1975年孝感地区汉阳县和咸宁地区武昌县划归武汉市。

1976年撤武汉市汉桥区;神农架林区划归郧阳地区。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20)

1977~1999年行政K划沿革说明

1979年:1.襄樊、沙市、宜昌3市升格地级市;2.设鄂 城、荆门、老河口、随州4县级市;3.黄石市设下陆区,撤胜阳港、黄思湾和陈家湾3区;4.撤来凤县改设来凤 土家族自治县;5.咸宁地区鄂城市和鄂城县划归黄岡 地区。

1980年撤鹤峰县改设鹤峰土家族自治县。

1981年设县级恩施市。

1983年:1.撤襄阳地区,辖县划归襄樊市;2.撤恩施 地区,设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荆门市升格地级 市;撤县级鄂城市和鄂城县,设地级鄂州市;4.孝感、咸宁2县撤县设县级市,撤均县,设县级丹江口市;5.撤恩施、随县、光化、荆门4县;6.撤来凤、鹤峰2 土家族自治县,复设来凤、鹤峰2县;7.孝感地区黄陂 县和黄岡地区新洲县划归武汉市;8.神农架林区改由 省直辖。

1984年:1.撤五峰、长阳2县改设土家族自治县;2.设 武汉市汉南区,设襄樊市樊东、樊西、襄城、郊区4区,设十堰市茅箭、张湾2区,设鄂州市鄂城、黄州2区。

1986年:1.应城、蒲圻、石首、麻城、利川5县撤县设 县级市;沔阳撤县设县级仙桃市2.宜昌市设西陵、伍家 岗、点军3区;荆门市设东宝、沙洋2区。

1987年:洪湖、天门、安陆3县撤县设县级市;广济撤县设县级武穴市,宜都撤县设县级枝城市。鄂州市撤黄州区,设华容、梁子湖2区。

1988年:枣阳、潜江、当阳3县撤县设县级市;应山撤县设县级广水市。

1990年:黄冈撤县设县级黄州市。

1992年:撤宜昌地区,宜昌等7县划归宜昌市,枝城、当阳2市由省直辖。钟祥撤县设县级市;武汉市撤汉阳县改设蔡甸区。

1993年:撤孝感地区及县级孝感市,设地级孝感市,孝感市设孝南区和孝昌县,并辖原地区各县。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94年:撤郧阳地区,辖县划归十堰市,丹江口市由省直辖。撤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合设地级荆沙市,荆沙市设沙市、荆州、江陵3区,并辖原地区各县,原地区仙桃等6市由省直辖。

1995年:撤黄冈地区和黄州市,设地级黄冈市,黄冈市设黄州区和团风县,并辖原地区各县。武汉市撤武昌县改设江夏区;宜昌市设猇亭区;襄樊市撤襄城、樊东、樊西、郊区4区,设襄城区和樊城区。松滋撤县设县级市。

1996年:荆沙市更名荆州市;荆州市京山县和钟祥市(代管)划归荆门市。咸宁地区阳新县划归黄石市。枝江撤县设县级市。

1997年:汉川撤县设县级市。

1998年:撤咸宁地区和县级咸宁市,设地级咸宁市,咸宁市设咸安区并辖原地区各县。蒲圻市更名赤壁市;枝城市更名宜都市。撤黄陂县和新洲县,设武汉市黄陂区和新洲区。撤荆州市江陵区,复设江陵县。撤荆门市沙洋区,复设沙洋县。

2000年6月,设立地级随州市。

之后湖北省行政区划变动就较小了,主要是类似撤县设区、乡镇合并等小幅变化调整,这里小编就偷懒了。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21)

截止2021年,湖北省共辖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分别是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包括3个县级市、1个林区,分别是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

湖北下辖的这些地市州区,不少在历史上曾多次变更名字,假如用过去的名字,哪一些会比较好听?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22)

武汉,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全市下辖13个区,常住人口1232.65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地区生产总值1.56万亿元。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23)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24)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吴黄武二年(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隋朝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此后经宋以迄明、清,均为历代州府治所。

如果改名,武汉当用江城。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25)

黄冈市,古称黄州,是湖北省地级市。地处中国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与豫皖交界为大别山脉。全市总面积174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88.27万人。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26)

黄冈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27)

隋朝开皇三年(583)罢衡州,始以齐安郡为黄州,黄州治所迁到南安城(今新洲邾城)。唐太和五年(831),黄州刺史刘嗣之始将州治迁徙到与江南武昌相对的江北赤壁山之上(今黄州区)。此后,黄州之名未曾改变,沿用至今。

如改旧名,黄冈当用黄州。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28)

鄂州,旧称吴都、古武昌,湖北省下辖地级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总面积1596平方千米,现辖鄂城、华容、梁子湖三个县级行政区和国家级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临空经济区两个功能区。全市常住总人口107.94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鄂州市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楚鄂王封地,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29)

战国时(前475—前221年),为鄂邑。

楚怀王六年(前323年),怀王封其弟启为鄂君。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放逐江南,行吟鄂渚。《九章·涉江》云:"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西山有屈原"望楚亭"。

楚负刍五年(前223年),秦攻楚,俘楚王,秦王嬴政从汉水至鄂渚樊口,废负刍为庶人,楚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置鄂县,属南郡,其领域西北界长江、东抵江西、南接湖南。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汉为鄂县,属江夏郡。刘邦封大将樊哙于鄂县,灌婴筑鄂县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荆王刘贾于沼山大战淮南王英布,战死,刘邦为其立荆王庙。

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关羽驻军樊口。孙刘联军大破曹军于赤壁,魏、蜀、吴三国鼎立势成;汉建安十四年(209年),孙权与周瑜、鲁肃、张昭于城东虎头山商议建都大计,闻凤鸣,遂筑凤凰台。

魏黄初元年(220年),孙权在樊口设樊山戍;魏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孙权自公安迁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

鄂州乃湖北之根,武昌之源,湖北简称“鄂”也是来源于此,故不讨论改名。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30)

黄石,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鄂城区,西靠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梁子湖区,西南与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瑞昌市接壤。 黄石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面积4583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黄石市常住人口为2469079人。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境内有以“三山三湖”为代表的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风景名胜。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31)

1949年6月12日,“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石灰窑工业特区特派员办事处”成立。不久经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领导。6月9日,成立大冶县人民政府。9月29日,划石黄镇、铁麓等乡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

1950年6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将石黄工矿区改组为市,定名“黄石市”。

1950年8月21日,湖北省辖黄石市正式成立。

黄石建市有点类似于四川省攀枝花市,新中国后因工业而建市,故不讨论改名。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32)

咸宁市,是湖北省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南、江西接壤。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 。全市共辖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4个县,总面积10033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咸宁市常住人口为2658316人。有鄂南大竹海、赤壁黄盖湖、通山闯王李自成墓、九宫山、北伐贺胜桥、汀泗桥战役遗址等重要景区。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33)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621年),改江夏郡为鄂州,咸宁属鄂州江夏县。唐代宗(李豫)大历三年(768年),割江夏县南境金城、丰乐、宣化三乡置永安镇,直属鄂州。此为咸宁建置之始。永安,意即永远安宁。

后唐明宗(李亶)天成三年(928年)改永安镇为永安场。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二年(955年),升永安场为永安县,属鄂州。此为咸宁立县之始。

宋真宗(赵恒)景德四年(1007年),为避宋太祖赵匡胤永安陵讳,按《易·乾象》中“万国咸宁”与“永安”近义之意,改为咸宁县。自此,“咸宁”这方土地的域名正式确立。

咸宁因避讳皇帝才改名,如改旧名可改回原名永安。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34)

荆州市,古称江陵、郢都,是湖北省地级市,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中游交通枢纽之一 。全市共辖2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2个县,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荆州市常住人口为5231180人。2020年,荆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369.04亿元。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35)

荆州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是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港口城市。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36)

荆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建城历史长达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国建都纪南城,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138位。从爱国诗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历史上有大批文人墨客曾在荆州吟诗作赋。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37)

荆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因楚曾建国于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沙,始称津或江津,历为江陵县的重要商埠和码头。

作为古九州之一,能几千年传承下来已经非常不错了,亦不讨论改名了。

荆州详细历史沿革可参看本人过往所发有关文章,如果荆州市下辖的县市区,都改回古代的名字,你觉得哪个更好听?这儿不再多写。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38)

荆门,湖北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 ,鄂中区域性中心城市 ,素有“荆楚门户”之称 ,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下游,北接襄阳市和随州市,西靠宜昌市,东临孝感市,南与荆州市、潜江市、天门市接壤,面积12339.43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荆门市常住人口为2596927人。2020年,荆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6.41亿元,比2019年减少5% 。

荆门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以及楚汉古墓群、屈家岭文化遗址等文化古迹,诞生了朱厚熜、老莱子、宋玉、莫愁女等一批历史名人,留下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历史典故。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39)

荆门在夏商时属荆州之域,西周分属权国、鄀国,春秋战国属楚,汉置当阳县,唐立荆门县,宋建荆门军,元设荆门府,明复荆门县,清为荆门直隶州,民国降州为县,新中国成立后续为荆门县。1979年,分设荆门县、荆门市。1983年,荆门县与荆门市合并升为地级荆门市。

荆门汉朝叫当阳县,而如今的当阳县归属宜昌,不然就凭长坂坡的威名,荆门都可改回当阳。既然用不了了,那就不改了吧。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40)

宜昌市,是湖北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之一 。截至2020年,全市共辖5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2个自治县,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根据湖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4017607人。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4261.42亿元。

宜昌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取“宜于昌盛”之意改称“宜昌”。宜昌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华民族之母嫘祖、绝代佳人王昭君和近代名人杨守敬的故里,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截至2021年3月,宜昌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45处,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22处,5A级旅游景区3处 。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41)

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县,改夷陵置巫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汉承秦制”,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

三国时,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东晋分夷陵西境(在长江南岸的黄牛岩至黑岩之间)另置一县时命名“宜昌”,寓意在于祈福分境置县宜于国运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见于史。

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北周改为硖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硖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

唐初,改夷陵郡为硖州,领上述四县,属山南东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硖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

五代时,硖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复称硖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为“峡”。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

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

中华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八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之后宜昌一直为地级行政机构驻所,1992年3月,宜昌地区和宜昌市合并为如今的地级市。

在历史上,夷陵鼎鼎有名,如改名宜昌市可改夷陵,现夷陵区可改回宜昌区。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42)

孝感,是湖北省地级市,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孝感是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 、地处于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汉江之东,与武汉市接壤,城区距离武汉市中心约60公里,距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约30公里,面积8910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孝感市常住人口为4270371人。2020年,孝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3.55亿元。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43)

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源。

因孝昌已经为孝感下辖县,历史上孝感也皆属于府州郡属县,无更好历史旧名可用。亦不讨论改名了。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44)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编钟出土于此,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南阳、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面积9636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随州市常住人口为2047923人。

随州古称“汉东之国”,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被称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风光秀丽,景观奇特,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45)

随州之“随”,其名最早源于远古的“随氏族”。据战国时史官撰写的《世本·作篇》记载:“随,作笙。长四寸,十三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宋衷注:“随,女蜗氏之臣。”由此可见,“随人”不仅是远古时代创制笙簧、酷爱歌舞的氏族,而且还是“女皇”女蜗氏的“臣子”、“诸侯”或后裔,为女娲氏、神农氏、烈山氏同血缘关系的氏族部落。是时,“随人”先以“兕”为图腾(“兕”即“犀”之异名,“兕属雌,犀属雄”)后又演变为崇拜“豕”图腾,是生存、繁衍于南方大洪山的土著氏族,赖以渔猎为生计,后来扩展至桐柏山区。其中一支族“烈山氏之子曰柱”,“烈山泽而焚之”,开创了原始农业和饲养业,故又崇拜“牛”“豕”图腾,至今随州地区仍保留崇敬“独角兽”(即“兕”)“猪头插筷子”(即祭祀烈山之子柱)的习俗。

随氏族日渐发展壮大,其中一支族随为帝向北扩张。虞夏至商初,随人在中原建立“犀”方国。同时,从商代中期至战国末期,先后在随境有“厉”、“随”、“唐”三个诸候国建置都邑,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姬姓四十人,其中“随”、“唐”封建随境。

战国末,楚灭随建县,秦汉因之。晋设义阳郡,南北朝改设随阳郡,后又改为随郡、北随郡;北周设汉东、义阳二郡。西魏随升为州,辖郡、县。隋仍设州,后废州设汉东郡。唐改郡为随州。宋、元仍为随州。民国后废州为县,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湖北省三专区公署设在随县,新中国2000年6月设立地级市。从秦代至今的二千多年间,随州建置虽然变迁频繁,但大部分时期或设郡、州,或置专署,成为江汉、鄂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无论从人文历史还是从历史沿革看,随州亦不讨论改名了。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46)

襄阳市,湖北省地级市,湖北省新型工业基地和鄂西北中心城市。全市共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襄阳市常住人口为5260951人。

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47)

襄阳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部为名城寻古文化旅游区,西南部为荆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东北部为史迹采风揽胜旅游区。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风景名胜点达700多处。共有6个国家4A旅游景区,分别是:隆中风景区、凤凰温泉、唐城景区、春秋寨景区、保康县尧治河旅游区、保康县五道峡自然风景区。

从汉代置襄阳,历代皆为府州郡驻地,国家能够在2010年由襄樊市改回襄阳市已经很好了,亦不讨论改名了。襄阳详细历史沿革可参看本人过往所发有关襄阳的文章,如果襄阳市下辖的县市区,都改回古代的名字,你觉得哪个更好听?这儿不多说了。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48)

十堰市,是湖北省地级市,别称车城,中国卡车之都。 “仙山、秀水、汽车城”三张名片驰名中外。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秦巴山区汉水谷地,北抵秦岭,南依巴山,汉江和世界文化遗产、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横贯全境,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秦巴山区三大中心城市之首。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自古有“南跨荆襄、北枕商洛、东抚南阳、西掖汉中”之誉,并“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

十堰全市总面积23680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320.9万人。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49)

十堰,因利用水源在原郧阳府的原郧县十堰区神定河拦河筑出6条堰、黄龙区犟河拦河筑出4条堰而得名。

十堰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家考古学者在郧阳青曲的曲远河学堂梁子上发掘出了距今100多万年的古人类颅骨化石,被国际古人类学者认定为直立人,并命名为“郧阳人”,填补了亚洲古人类发展断代的空白,证明十堰地域为古人类的起源地。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 。

不谈十堰市行政沿革,无论是郧阳人,还是武当山,天然可用的名片,十堰应该考虑用哪个来命名才更好。君不见张家界、九寨沟等,多少人还记得曾经的大庸县、南坪县?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50)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驻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汇处,西连重庆市黔江区,北邻重庆市万州区,南面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东连本省的神农架林区、宜昌市,区域面积2.4万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3456136人。

恩施州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世界硒都”之称号。

恩施州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51)

春秋为巴子国地;战国为楚地;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武陵郡;三国先属蜀,后属吴建平郡、武陵郡;两晋与南北朝宋、齐、梁、北周属建平郡、天门郡、武陵郡、信陵郡、秭归郡、业州军屯郡、清江郡。

隋属巴东郡巴东县,清江郡清江县、开夷县、建始县;唐属归州巴东县,施州清江县、建始县;五代先后为前、后蜀所据;宋属归州巴东县,施州清江县、建始县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许多小羁糜州;元属归州巴东县、施州建始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先后置散毛土司、唐崖土司、金峒土司、龙潭土司、忠建土司、毛岭土司、施南土司等土司;元末明玉珍据蜀时本区为其所控制;明属夔州建始县、归州巴东县、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南部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设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个宣抚司,9个安抚司,13个长官司,5个蛮夷长官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卫,设恩施县,辖区未变,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置施南府,辖恩施县、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利川县,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县划归施州,巴东县、鹤峰州属宜昌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设道存县,民国四年设荆南道,治所恩施县,辖恩施、建始、宣恩、来凤、咸丰、利川6县,民国十五年改荆南道为施鹤道,鹤峰州改县划入施鹤道,民国十七年改设鄂西行政区,民国二十一年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巴东县划入,州域始为8县之治。民国二十五年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辖区未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6日恩施县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区,置专员公署,仍辖原8县,1955年5月12日改称湖北省恩施专员公署。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区革委会,1978年成立恩施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辖恩施市、巴东、建始、利川、来凤、咸丰、宣恩、鹤峰7县1市。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县建市。

1993年4月4日,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过去更多是县级建制,改为施州可与地级行政相匹配。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52)

神农架林区,地处湖北省西北部,1970年批准建制,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划,由湖北省直辖。

神农架林区地处武当山、长江三峡组成的旅游带上,东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宜昌市兴山县、巴东而濒长江三峡,北倚十堰市房县、竹山县,远眺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户籍人口为66571人。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53)

神农架是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 2016年7月17日,神农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湖北省第1处、中国第11处世界自然遗产。

神农架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而得名。亦不讨论改名了。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54)

仙桃市,是湖北省直辖县级市 ,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亚洲体操之乡、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 、中国黄鳝之都 。仙桃是武汉卫星城,北依汉水,南靠长江,东邻武汉,西连荆州、宜昌,处在湖北“两江”(长江、汉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上。全市面积2538平方千米,总人口1134715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91亿元,比2019年下降4.3%。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55)

仙桃原名沔阳,拥有1500多年建制历史,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属荆州南郡。

三国时,赤壁之战即发生于沔阳南部(今洪湖)附近,后荆州大部为吴所有,南郡亦属之。

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分竟陵郡置沔阳郡,领云杜、沔阳二县,因郡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沔阳县由云杜(县治今剅河附近)析置。置州城郡,领州陵县,县治今新滩口;置营阳郡,领惠怀县,县治今张沟附近。

西魏大统十七年(550年),废州陵、惠怀二县,并云杜、沔阳二县置建兴县。北周置复州,州治建兴县,旋为沔阳郡。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56)

隋开皇三年(583年),改沔阳郡为复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复州为沔州,改建兴县为沔阳县,改沔州为沔阳郡,郡县治所均设今沔城。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沔阳郡为复州,州治迁竟陵县,沔阳属复州。贞观七年(633年),州治迁回沔阳。天宝元年(742年),改复州为竟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废竟陵郡,重置复州,州治沔阳。宝应二年(763年),州治又移治竟陵,沔阳为属县。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分沔阳南境设白沙徵科院。属江陵府。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升复州为直隶防御州,领竟陵、沔阳二县。

宋乾德三年(965年),改白沙徵科院为玉沙县,属江陵府。至道三年(997年),玉沙县改属复州。宝元二年(1039年),降沔阳县为镇,属玉沙县。熙宁六年(1073年),废复州,降玉沙县为镇,属江陵府监利县。元右元年(1086年),置复州和玉沙县,沔阳镇仍属玉沙县。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复州为复州路,以玉沙为附郭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复州路为沔阳府,属河南行省荆湖北路宣慰司,辖景陵、玉沙二县,府治和玉沙县治沔阳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沔阳府改属湖广行省。九年(1376年),降沔阳府为州,州治沔阳城。废玉沙县,并玉沙县地入州,沔阳为直隶州,直属湖广政司,领景陵县(天门)。嘉靖十年(1531年),沔阳州改属承天府。天启元年(1621年),沔阳州降为散州,无领县。

清顺治三年(1646年),沔阳州改属安陆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属汉阳府,分州南境置文泉县,县治新堤镇,北境沔阳州,州治沔阳城。三十年(1765年),废文泉县,并入沔阳州。

民国元年(1912年),改沔阳州为沔阳县,属湖北省江汉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销道制,直属湖北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督察区。二十五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新中国初期设沔阳专署。

1951年,沔阳隶属荆州地区,分沔阳南部置洪湖县(今洪湖市)。

1986年5月27日,撤销沔阳县,设立仙桃市。

1994年10月,仙桃市列为省直管市 。

从历史沿革看,沔阳长期作为仙桃区域地名,历史更为悠久。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57)

天门市,是湖北省直辖县级市(亦称湖北省直管市) ,是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 、汉江流域主要的节点城市 ,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北部,北抵大洪山,南依汉江,东临武汉 。全市总面积2622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1158640人 。

天门古称竟陵,具有两千多年建城史,是历史文化名人陆羽、皮日休的故里 。境内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文明中心,有5900年历史 。天门是蒸菜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蒸菜之乡 ;是著名的状元之乡、中国内地最大的侨乡。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58)

天门,古代属风国,春秋时属郧国,战国时为楚竟陵邑。秦朝设置竟陵县(取“竟陵者,陵之竟也”之意,即山陵至此终止),属南郡。

西汉时,竟陵县隶属江夏郡。新朝王莽将竟陵县改名守平县。东汉,复名竟陵县。

三国时,竟陵县为吴国荆州江夏郡所辖。

西晋元康九年(299年),竟陵县属竟陵郡,郡治设石城(今钟祥市)。东晋末年,分竟陵县设置霄城县。

刘宋孝建元年(454年),竟陵县属郢州竟陵郡。南齐建元元年(479年),迁竟陵郡治至竟陵县境。南梁大宝元年(550年),竟陵县并入霄城县,仍属郢州竟陵郡,郡治设霄城。北周保定元年(561年),霄城县改回竟陵县。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59)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郡制,实行州、县两级制,竟陵县属复州所辖,州治设竟陵。仁寿三年(603年),复州治所迁至建兴县(沔阳)。大业初,复将州改郡,复州改为沔阳郡,竟陵县属沔阳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沔阳郡改为复州,州治迁竟陵县。贞观七年(633年)州治又迁沔阳,属山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州改为竟陵郡,属山南东道所辖。乾元元年(758年),又为复州。宝应二年(763年),州治再迁竟陵。

五代时期,竟陵县一直为州(郡)治所。后晋天福元年(936年),为避石敬瑭名讳(“敬”与“竟”同音),遂改竟陵县为景陵县。天福五年,直隶防御州治所设景陵县。后汉复名竟陵县。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为避赵匡胤祖父赵敬之讳,再改竟陵县为景陵县,由湖北路复州所辖。熙宁六年(1073年)撤销复州,景陵县属荆湖北路安州(州治设今湖北安陆市)。元祐元年(1086年)恢复复州建制,州治设景陵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于景陵设置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绍兴三年(1133年),又于景陵设荆湖北路安抚使,景陵县属荆湖北路复州。端平三年(1236年),荆湖北路安抚使治所迁至沔阳。由于蒙古军南下,州、县治所亦随迁至沔阳,后转徙频繁。

元代,景陵县先后属复州、复州路,沔阳府所辖。

明代初期,景陵县为景陵卫。洪武三年(1370年),撤卫改县,隶属沔阳府。洪武九年改府为州,直属湖广布政使司,景陵县属沔阳州所辖。嘉靖十年(1531年),沔阳州改属承天府(治所在今钟祥市)所辖,景陵县亦随属承天府沔阳州。天启年间,景陵县属承天府直辖。

清代,景陵县属湖北省安陆府(府治设今钟祥市)。雍正四年(1726年),为避康熙陵寝名(景陵)讳,改景陵县为天门县,此名因县境西北有天门山而取。

民国初期,天门县属湖北省襄阳道所辖。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天门县为省直辖。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所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天门县城。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随县(今随州市)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开始,我党领导天门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先后在本县东部、西部、南部与邻县边境地区结合部建立天汉县、天京潜县。

1948年属江汉地区行政公署鄂中专区。

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同月25日撤销天京潜县、天汉县,恢复天门县建制。同年7月,改属湖北省荆州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天门县属荆州专区所辖,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

1987年8月3日,撤销天门县,设立天门市(县级),属湖北省荆州地区代管。

1994年10月24日,天门市、潜江市和仙桃市实行省辖直管。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拥有地级市管理权限。

从历史上看,天门长期使用竟陵,部分喜爱历史的朋友都还记得它。陆羽有诗云:曾向竟陵城下来,竟陵也就是现在的天门。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60)

潜江市,是湖北省直辖县级市 ,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是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湖北“两圈两带”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市总人口88.65万,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辖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个国有农场、16个镇处,总面积2004平方公里。

湖北各地名称由来(假如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61)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以人户输纳不便,置征科巡院于白伏”(《太平寰宇记》,白伏在今县西北),隶属于荆南节度使管辖。五代改白 伏为安远镇,为南平国(荆南国)属地。

宋乾德三年(965年),升白 伏巡院为县。因境内有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意,命名潜江。县治设在安远镇(在今下蚌湖附近),隶属于荆湖北路江陵府。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江陵府为上路总管府,后又改为中兴路,均领有潜江,上隶于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至元三十年(1293年),因水患县治迁至斗堤,即今治所在。

明初潜江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

明嘉靖十年(1531年)升安陆州为承天府,潜江改属之。顺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为湖北、湖南。潜江属湖北省安陆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府为道,以道为省县之间的行政机构,潜江属鄂北道(后改称襄阳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除道制,潜江直辖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潜江属第七督查区(1934年曾属第六区,后还属)。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第七区改称第四区,仍领有潜江(直到1947年)。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春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秋,为抗日根据地,是鄂豫边区襄南、襄河两行政公置的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地。荆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莫家岭,天潜沔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驻总口陶和岭,天京潜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夏家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全县为解放区,是江汉区襄南、鄂中两行政专员公署的江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人民民主政府辖地。江荆潜县人民民主政府驻熊口,天京潜县人民民主政府驻夏家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撤销边区县,恢复原县名、县域,江荆潜、天潜沔、天京潜县撤销。潜江县人民政府设于熊口,隶属于湖北省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8月,潜江县人民政府移驻城关(今园林办事处)。

1988年5月,撤县建县级潜江市,属湖北省荆州地区代管。

1994年10月24日,天门市、潜江市和仙桃市实行省辖直管。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拥有地级市管理权限。

潜江自宋代置县后一直延续至今,就让它继续延续吧。

结语:讨论历史旧名,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家对过往历史有所了解回顾认知。所谓“历史很精彩,传承更重要;知事先知史,看人看古今。”不喜勿喷。

以上就是湖北省历史沿革以及湖北下辖的地市州区部分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名字,大家觉得哪个名字好听呢?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