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香的最后结局(米香:一个普通母亲的悲情抉择)

米香与丈夫离婚后,带着傻儿子皮娃子到矿区谋生。她希望通过“嫁死”,即嫁给高危险的矿工,谋取一笔死难赔偿金,以此为傻儿子积攒些钱。她在矿井边卖豆花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名叫大李的憨厚英俊青年,这个年轻人对她和皮娃子都很好,爱情的种子悄然萌芽。然而这份青涩的感情尚未成熟,就被果断地掐断了,原因是大李家太穷、负担太重。

米香最终选择了王驼子,一个又丑又驼背的老矿工。他孤身一人没有家庭负担、有点小存款还有不错的工资,绝对是“嫁死”的上佳人选。由于对新婚生活准备不足,加上王驼子在床事上的过度需求与粗暴对待,让米香越来越难以忍受。她决定用最阴毒的诅咒让王驼子早点送命,然而最终送命的不是王驼子却是曾经的恋人大李。

米香毕竟是个心地善良的女人,一系列的变故让她备受煎熬,意外受伤大病一场。住院期间,王驼子对她和孩子照顾周到,特别是对皮娃子的疼爱那是真真切切的,这个从未被人疼爱过的女人被感动了,她决定用她的爱去温暖那个相貌丑陋的丈夫,甚至再为他生个孩子。可这时,王驼子却被查出肝癌。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在与家人提前过了一个团圆年后,亲手给自己制造了一起矿难,用死来换取巨额赔偿金,借此表白对米香和家庭的爱。故事的结局,新年的欢乐氛围掩盖了米香的苦痛,她带着皮娃儿再次出发,并没有领取那笔赔偿金。

影片开始于一片黑暗的画面,男人粗鲁地责骂,脑瘫男孩惊慌地跑动,一个女人流着眼泪。男孩赶到女人身边拉着她的手,摇着脑袋、口齿不清地叫妈妈。穿着暗色衣服的女人无情地被他的第一任丈夫抛弃了,她就是米香。开头的画面和色调几乎奠定了整部电影压抑、沉重的基调。显然“米香”并非是我臆想的“米之香甜”,它是一位女性的名字,当它被定义为一个名字时,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浓厚的乡土色彩,甚至沾染上了许多生活在农村底层妇女的种种苦难。

正如影片中的米香,上天赐给她的孩子是脑瘫的、痴傻的,又遭受到丈夫的虐待和抛弃,生活举步维艰,只能去矿区, 投靠亲戚,靠卖豆花维持生计。1元1碗的豆花,真的仅仅是维持生计而已,作为母亲的米香是痛苦的,她要给痴傻的儿子皮娃子挣个稳妥的未来。等到她老了,干不动了, 儿子得娶上媳妇,有个依靠。生活的艰辛和对儿子的爱,让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悲情的路———嫁死。对于苦难的米香而言,在选择再婚时,如果能控制男方给儿子赚一笔成家的钱,是生活留给她的最佳选择。

米香的最后结局(米香:一个普通母亲的悲情抉择)(1)

电影中的米香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却也映衬出了某一人群生活的真实剪影。电影的语言是柔软而含蓄的,真爱、麻木、残忍的现实在光与影中缓慢地释放。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饱含着浓浓的悲剧色彩,但并没有阻挡一些温情的词汇在这片肃杀和浓重里流淌,诸如“母性、生命、付出和爱情”。皮娃子是傻孩子,尽管心智不全,但仍旧是一个旺盛的生命。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即便上天送来的是一件残缺的礼物,骨子里的母性仍旧让她不能随意地抛弃、割舍。看着影片中皮娃子因为痴傻被生父嫌弃、被小伙伴欺负、被人贩子拐骗,米香只有流下一把把心酸的眼泪。但她仍旧无法抛下这个孩子,这是母性使然,但母性绝不等同于母爱。母性是本能,母爱有时是牺牲。照顾一个傻孩子,要付出超出常人几倍的精力和耐心。然而这样的付出是一道无解的生命运算,孩子并不会因为长大了,就省心了、自立了。他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母亲却一天天地老了,当年迈的母亲再也不能照顾傻儿子时,这个孩子该怎么办? 孩子的生父选择了放弃,而米香选择了坚守。

米香的最后结局(米香:一个普通母亲的悲情抉择)(2)

对儿女无私的爱几乎是所有父母共有的,爱是教育的血液,滋养着每一个纯粹的心灵。爱之深,情之切,大福的母亲不堪重负,在他6岁那年选择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样的爱难以评判。但是父亲数年如一日把他养大,教他做人,这一定是源于那无私的爱和奉献的精神。

影片中无处不体现着王心诚对大福的爱,他明白大福对自己的依赖,他知道自己离开后大福可能会不知所措,甚至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我想这是他不敢想的,所以他必须替大福找一个精神寄托,让自己的爱得以延续。为什么选择海龟? 我想他在表达自己的心愿,他曾对大福说过:“ 海龟是一种可以活很久很久的动物。”我想他是希望大福能感受到即使自己不在他身边了,但自己的这份爱仍然永远陪伴着他。“信念、希望、大爱”这几个字在电影中多次出现,我想这样的设定是饱含深意的,因为有爱才有坚定的信念,因为有了信念,生活便有了希望。怀着对儿子的大爱,他迫切地想要教会大福一切基本的生存技能,从开门到搭公交,甚至擦地、在海洋馆“上班”,因为他不仅想让儿子生存下去,更希望儿子像正常人那样快乐、有尊严地生活着,希望在自己离开后大福不会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他确实实现了,从此大福也活在了幸福的海洋天堂,而他却去了另一个世界的天堂。

米香的最后结局(米香:一个普通母亲的悲情抉择)(3)

坚守是什么? 那就意味着放弃自我、放弃自由、放弃爱情甚至是放弃追逐幸福的权利。生活太过复杂,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母性都能激发出母爱,当一个母亲面对她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时,她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没有对与错。而米香是普通之中的不普通,因为她愿意牺牲,她要让母性变成母爱,为了孩子的未来,她甘愿忍受所有的苦痛,不管是心理、情感还是肉体。

在米香与皮娃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这个普通母亲深深的爱,即便看不到未来,即便看不到出路,仍然可以时时地陪伴,不抛弃、不放弃。我常常和周围的妈妈们交流,大家一致地认为,从我们成为一位母亲开始,生活就陷入重重的麻烦中。

喝水吃饭、行为礼貌、择校选班、兴趣培训,为了孩子的大事小事忙得焦头烂额。每天所有的作业检查好、签完字,一晚上的时间就过了;周末各个兴趣班、亲子活动都做完,双休日也过了;还要时不时地面对学校的抽检,老师的单独沟通,妈妈们很焦虑。

母爱是什么? 母爱就是焦虑。我们不断地为孩子设计各种各样的目标、规划、方向,孩子达到了就暗喜,达不到就是无尽的焦虑。静下心来想想,孩子最期待什么呢。看看皮娃子在妈妈面前的笑容,虽然痴傻却那么纯粹,那么干净。也许母爱就该像米香那样,静静地守候,少一些功利比较,少一些急功近利,陪伴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爱。

米香的最后结局(米香:一个普通母亲的悲情抉择)(4)

让我们再次回到电影中,回到米香的抉择。嫁给王驼子,是米香的第二次抉择。这次的抉择确实带着小市井的利益色彩,透着内心的功利和阴冷,但那又怎样,生活本就如此现实。如果换成你我,面对如此境况又会如何抉择? 是选择和大李一起享受柔情蜜意的爱情,然后将激情消弭在沉重的生活里,让痴傻的孩子生活得更加无可依靠,还是固执地带着孩子孤独坚守,在艰辛的日子里期冀着未来渺茫的幸福曙光?

那么,米香的抉择真的悲情吗? 我要说不! 我理解她的选择,她是勇敢的、坚强的,甚至可以在那黑色的命运里看到母性的光辉。米香就如我们身边的人,有过自私的冲动, 有过对无法改变的事实的厌恶诅咒,有被感动的时候,有发自内心去爱一个人,有经历过,有坚强过。人活在世上,总归不能脱离现实。“大李”是梦想,“驼子”则是现实,有多少人放弃了梦想,向现实妥协,米香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爱”是带着个人的倾向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和梦幻甜美的爱情,天平倾向哪边,取决于内心的抉择, 米香只是本能地选择了她的傻孩子罢了。

米香的最后结局(米香:一个普通母亲的悲情抉择)(5)

故事在黑沉沉的调子里结束了,两位同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用他们的命运完成了一个故事。拨开现实的浓浓迷雾,我想这个普通母亲的抉择并不悲情,因为有关于母爱的悠长、温暖的情意沉淀下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