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的标配橄榄(潮汕人的橄榄情结)

橄榄是潮汕人最爱吃的水果之一,其味甘、酸,性平,还能清肺利咽、生津、解毒;对咽喉肿痛、心烦口渴、饮酒过度有一定疗效。

潮汕人的标配橄榄(潮汕人的橄榄情结)(1)

外地人可能很难理解潮汕人吃橄榄这个习惯,但对于潮汕人来说,橄榄可是果中之珍。潮汕人与橄榄之间的情缘之深,非三言两语可道尽也。如果看到有人从兜里掏出小塑料袋装着几颗洗净的青绿橄榄,不用问,那一定是潮汕人。青橄榄,是只有潮汕人才懂得欣赏的美味。

潮汕人的标配橄榄(潮汕人的橄榄情结)(2)

橄榄又名青果,是著名的亚热带果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称,橄榄“治咽喉痛,咽汁,能解一切鱼鳖毒。”现代医学告诉我们,青橄榄营养确实相当丰富,除了可以补充钙质、维生素C以外,还可以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又有助于消化,增加食欲。

营养

橄榄营养丰富,果肉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钙量也很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尤适于女性、儿童食用。冬春季节,每日嚼食两三枚鲜橄榄,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故民间有“冬春橄榄赛人参”之誉。 [7]

然而,真正让潮汕人“为之倾倒”的不是橄榄的药用价值,而是它那独特的回甘味。

初尝橄榄,味涩,舌头甚至有点发麻,须臾之后,涩味渐渐消失,甘味源原而来,而且越嚼越香,最后唇齿之间回味无穷。宋代苏东坡在品尝青橄榄后咏赞美诗曰:“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味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很形象地道出了橄榄久嚼回甘的特性。出门在外,怀揣几颗青果,累了乏了,拈一颗含在口中,轻轻一咬,青涩感袭来,味蕾立即绽放,再咬几口果肉,久嚼生香,以至于果肉全无,潮汕人也不愿意把果核吐出,一直含于口中,回味了又回味……

若在潮汕过春节,家家户户必有橄榄相待。客人甚至一进门就会调侃:“新春如意,橄榄粒来试!”据资料记载,潮汕古代有吃【槟榔】的风俗,因“槟榔”与“宾郎”谐音,故“亲朋来往,不具名酒,勿以为嫌;不设槟榔,便称简慢”。大约至清末时,吃槟榔的风习已被弃除,敬客时以清甘的橄榄代替之,但是依旧呼着“请槟榔”。所以潮汕人家,至今逢年过节,宾客登门,一定会双手端上盛放在雅致盘子里的青橄榄,恭恭敬敬彬彬有礼地道:“祝新年好,请槟榔。”

那为什么会用橄榄代替槟榔呢?因为两者外型相似,而且潮汕盛产橄榄。明代的《澄海县志》有记载:“物产有橄榄,实小而尖者为佳。”那么哪里的橄榄最佳呢?最为闻名的品种是澄海南溪橄榄、潮阳金玉三捻橄榄、潮安铁铺橄榄、揭西凤湖橄榄。据说,高品质的橄榄每斤可卖到几百甚至一千多元,而普通的橄榄十来块钱即可买到。

潮汕人爱吃橄榄,除了生吃以外,最妙的在于我们把橄榄的作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一粒小小的橄榄,不仅能变换出各种不一样的菜式,生出各种不一样的味道,而且深深地植根在每一个潮汕人的心里,成为了独特的家乡风味。

潮汕人对青橄榄的制作,真的可称是巧夺天工,驰名中外,这不得不佩服我们潮汕美食家们的聪明和智慧!

橄榄糁

潮汕地区盛产橄榄,橄榄糁可以说是民间橄榄一种最普遍的加工腌制的杂咸。橄榄糁味道清香,带有南姜盐的咸辣。

潮汕人的标配橄榄(潮汕人的橄榄情结)(3)

据说橄榄糁还有一传说,过去潮汕地区一些男人,为谋生计外出打工,家中的女人为了让男人回家能吃上新鲜的橄榄,便用盐和南姜把橄榄腌起来,这便是现在的橄榄糁。

蜜饯橄榄

把青橄榄泡在蜂蜜里,要装在罐子里,青橄榄吸取了蜂蜜的精华,弥补了自己的不足——无涩甘甜,流给人一种甜蜜、清香、润喉的感觉,令人百尝不厌。炮制后的青橄榄没有新鲜青橄榄的苦涩与酸口,而留下了蜂蜜的醇香。

潮汕人的标配橄榄(潮汕人的橄榄情结)(4)

橄榄菜

加了橄榄菜的粥清香开胃,滑而不腻,端起碗,用筷子把粥与橄榄菜一同送进口中,单这一味杂咸,就能食两碗白粥。作为酒家、筵席上一道独特风味小菜,一直深受海内外潮人的喜爱。

潮汕人的标配橄榄(潮汕人的橄榄情结)(5)

橄榄酒

利用橄榄果酸把中草药的精华元素分解出来,与橄榄特殊元素溶解于酒中,药乘酒势、酒助药力,使人体易于吸收。

潮汕人的标配橄榄(潮汕人的橄榄情结)(6)

在日常生活饮食中饮食一点点,就可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咳等作用。

写到这里,身在广州的我,不禁十分想念这种浓浓的家乡味道……

为什么潮汕人那么爱吃橄榄呢?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重温《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时,有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那就是,在橄榄的苦涩回甘里,大概蕴藏着潮汕人“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吧。”

想了解更多的潮汕美食文化,敬请关注今日头条BangCT001。

@头条学院@潮汕美食文化@头条号@潮汕美食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