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为什么成为第一行书(有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当时才华、名声和地位都处在顶尖行列的四十一位大人物相聚于会稽山下踏青。宴会期间,众人饮酒作乐,并且乘兴曲水流觞、即兴赋诗,气氛十分和谐融洽。见此情景,王羲之将众人创作的诗赋编成集,并为其作序,因为众人欢宴之处叫做兰亭,这篇序文也就得名为了"兰亭集序"。

兰亭序为什么成为第一行书(有天下第一行书)(1)

千百年来,王羲之一直因其无与伦比的书法造诣稳坐"书圣"宝座,而他所写下的《兰亭集序》则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可惜的是,如今我们所能瞻仰到的版本无不是后人临摹之作,至于其真迹,则一直是下落不明。有人说,《兰亭集序》的真迹被唐太宗放入了昭陵陪葬,但也有人认为,真迹早已随战乱损毁。那么,结合目前的所有线索来看,这件足以被作为我国"国宝"的《兰亭集序》最可能存于何处呢?

相传,王羲之对自己的得意之作《兰亭集序》十分珍惜,于是要求子孙代代将其传承,不能交给外人。从此,不管是九五至尊还是达官显贵,都没能见识到过这幅杰作的真容。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热爱书法,尤其推崇王羲之的作品,甚至当《晋书》中的《王羲之传》编撰完成后,他还专门写了一篇《王羲之传论》来对其进行赞扬。

兰亭序为什么成为第一行书(有天下第一行书)(2)

然而,唐太宗从全国搜罗到了许多王羲之的作品,却始终没能得到《兰亭集序》的真迹,心中一直十分郁闷。某一天,他得知了这样一条消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出家在绍兴云门寺,法号智永,智永死后因为没有后代,便将《兰亭集序》传给了徒弟辨才和尚。听闻此言,太宗大喜过望,便下诏要求辨才交出真迹。然而,辨才却表示自己并不知道《兰亭集序》的下落。

见没法强夺,太宗又想出了智取的方法,他派监察御史萧翼扮成书生模样与辨才接触并结交。很快,萧翼便骗取了辨才的信任,在一次聊天时,他故意拿出几幅王羲之的作品出来炫耀,引得辨才也脑子一热取出了藏好的《兰亭集序》。见到真迹后,萧翼取出太宗的诏书,这才将真迹带回了宫中。

兰亭序为什么成为第一行书(有天下第一行书)(3)

太宗得到《兰亭集序》的真迹后对其爱不释手,还找来褚遂良、虞世南等当世大书法家对其进行了临摹。因为太过于喜爱这件作品,唐太宗甚至要求将其放入昭陵,给自己陪葬。长久以来,许多人相信这一观点,认为真正的《兰亭集序》还在昭陵的地宫当中静静沉睡着。然而,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据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的记载,李梁政权的温韬曾经利用自己担任耀州节度使的职务之便对自己统治范围内的几乎所有唐朝帝陵进行了毁灭性地盗掘。在盗掘唐太宗昭陵时,他发现了大量"纸墨如新"的钟繇、王羲之作品,并将它们悉数取出变卖。然而,在温韬自己列出的宝物清单中,却找不到理应最被重视的《兰亭集序》。

兰亭序为什么成为第一行书(有天下第一行书)(4)

对于土匪出身的温韬来说,这些字画都只不过是商品,因此他没有记载《兰亭集序》的名字,很可能就是没找到。那么,可能的情况就只有两个了:要么,《兰亭集序》被太宗藏得太好,因此盗墓队伍没能发现;要么,它根本就没有被放入昭陵。

宋朝蔡挺认为,唐高宗也是一个热爱书法的人,他十分喜爱《兰亭集序》,因此没有将真本拿去给父亲陪葬,而是放到了自己的陵墓乾陵当中。据《新五代史》记载,温韬盗遍唐朝帝陵,唯独没能开启乾陵。甚至于民国时期的军阀孙连仲用炸药都没能找到进入乾陵的墓道口,还是1958年时才有农民偶然将其发现。

兰亭序为什么成为第一行书(有天下第一行书)(5)

根据考古勘测,乾陵确实并没有遭到盗掘的痕迹,这就表示如果《兰亭集序》真的被藏在里面,很可能事到如今还保存完好。不过,在没有足够技术手段支撑的情况下,我们暂时还没法正式发掘昭陵和乾陵,并验证《兰亭集序》到底在不在这两座皇陵当中。除了真迹还在皇陵当中的说法,也有人认为它从一开始就没有被唐太宗得到,所以至今还被藏在云门寺或民间的某处。

兰亭序为什么成为第一行书(有天下第一行书)(6)

综上所述,民间对于《兰亭集序》这件珍宝的下落一直十分关注,但由于没有确凿的史料记载,我们只能从流传较广的说法里寻找蛛丝马迹,进行推测。仅以目前的线索来看,《兰亭集序》真迹仍然被保存于昭陵、乾陵当中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另一方面来说,和流落民间、毁于战火相比,这无疑也是我们最希望得到的答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