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赏析(何为莺月桃月蚕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赏析(何为莺月桃月蚕月)(1)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不妨分析一下,黄莺何时啼,桃花开在何时,养蚕一般在啥季节,如此这般,答案就出来了,阳春三月!确切地说是农历三月。

农历三月大致是在公历四月,民国才女林徽因有首很出名的诗叫《你是人间四月天》。民国实行公历,所谓人间四月,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阳春三月,因为农历三月是春天最美的时候。除了题目上的莺月、桃月、蚕月之外,农历三月还有许多雅称。

首先,古人以农历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三月排第三位,于是,暮春、季春、末春、晚春、春晚这些表次序的别名便应运而生了。另外,古人以伯(孟)仲叔季为兄弟排行,借此给春天也排了序——孟春、仲春、季春。至于为啥没叫叔春,笔者没考证,大概是古人觉得叔春(输春)不吉利吧;也可能是约定俗成,认为季是第三,而不是第四。

其次,除了莺月、桃月、蚕月,农历三月还有桐月、莺时、鹂月、桃浪、鸢时之称。其中,莺时、鹂月、桃浪好理解。桐月应该跟梧桐树有关,古代梧桐是树王,地位崇高,把桐月作为农历三月的别称,足见古人对春天的重视;鸢是种猛禽,不过这里的鸢指的是纸鸢(风筝),春天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嘛。

再者,年有天干地支,月份也有。农历三月搭配的是地支里的第五位辰,于是,辰月作为农历三月的别称便横空出世。农历三月为何又称为炳月呢?《尔雅·释天》说:“三月为寎。”郝懿行义疏:“寎,本或作窉……然则窉者,丙也,三月阳气盛,物皆炳然也。” 寎、窉,读音是一样的。寎就是“睡觉多,老想睡觉”。我们常说春困秋乏,大概就是指此。炳是因昭著而明亮,是说,这个月阳气盛,万物都在争显著、炳明。因为寎比较难写,渐渐地人们就写作炳月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