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里最有名的故事 古代女同性的故事

疃城祭酒的女儿范十一娘,年少美丽,没有人能比得上她的风雅。父母十分宠爱她,有人前来求婚,就让她自对已逃择。但她挑来挑去,很少有看上的人。

适逢元宵佳节,举行孟兰盆会。这一天,游女如云,十一娘也去了。正在观赏的当儿有一个少女紧紧跟在她后面,不住地打量她,似乎有什么话要讲。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十五六岁的绝妙佳人。

聊斋里最有名的故事 古代女同性的故事(1)

古装美女,图文无关

十一娘心里很喜欢,转身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少女。

那少女微笑着说:“姐姐莫不是范十一娘吗?”她回答说:“是啊。“那少女说:“老早就听说了你的芳名,人们说的果然不假。”她也问了那少女的姓名住址,少女微笑着说:“我姓封,排行第三,住在邻村。”

两人手拉着手,柔声软语,谈得十分投机,彼此恋恋不舍。十一娘又问:“你怎么也没有个同伴?”三娘说:“父母早已去世,只有一个老妈子留在家里看门,所以不能跟着来。”

十一娘快要回去了,封三娘凝神不动,眼角里充满了热泪。十一娘也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心里老是不安,便邀请三娘到她家里去玩。

三娘说:“你是朱门绣户的小姐,我和你又没有什么亲戚关系,恐怕别人讥笑。“十一娘一再邀请,三娘回答说:“改日再说吧。”十-娘便拨下一支金钗送给三娘,三娘也摘下头发上的绿管作为报答。

十一娘回到家后,非常想念封三娘。她经常拿出封三娘赠给她的绿簪来看,天天盼望三娘到来,终于在失望中病倒了。父母问明了缘由,派人到邻近的村子去寻访,却没有认识封三娘的。

后逢重阳佳节,十一娘形体瘦弱,精神疲倦,感到百无聊赖,便叫侍女扶着她到花园里去,在东边的篱笆下铺下褥子,欣赏盛开的菊花。

聊斋里最有名的故事 古代女同性的故事(2)

图文无关

忽然有个少女扒着墙头探头探脑地往里瞧,仔细一看,却是三娘。三娘连忙喊道:“接我一把吧!”侍女们答应着,轻轻地将三娘扶了下来。

十一娘又惊又喜,马上站起来,一把拉着她坐在褥子上,埋怨她不该失约,又问她从哪里来。

三娘回答说:“我家离这里还很远,但我经常到舅舅家来玩。前次说的邻村,实际说的是舅舅的家。

分别后想你想得好苦啊!但穷人跟富人交往,脚还没有进门,心里先感到惭愧,怕被婢女们瞧不起,所以没有按照约好的期限来。刚才从墙外经过,听到女人说话的声音。便攀着墙头看看,希望是你,如今果然如愿了。”

十一娘于是把得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她,三娘听了感动得泪如雨下,便说:“我来时要给我保守秘密,那些无事生非的人,说三道四,我可受不了啊!”十一娘答应了。

和她一同回到绣房,睡在一张床上,说着心里话,病很快就好了。

两人结为姊妹,衣服鞋袜经常是不分你我。看到有人来了,三娘就躲进重重的帷幕中。

五六个月很快过去了,范老爷和夫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有一天,十一娘和三娘正在下棋,夫人悄悄地走了进来,仔细着了一阵,非常高兴地说:“直不愧是我女儿的好朋友啊!“顺便对十一娘说,“闺中有很知心的朋友,我们老两口都很高兴,怎么不早说一声?”

十一娘只好把三娘的意思转告母亲。夫人又对三娘说:“你给我女儿做伴,我们很欣慰,何必瞒着呢?”三娘羞得满面通红,一声不响地搓弄着裙带。

夫人走了,三娘便告别要去,十一娘苦苦相留,但又挽留不住,只好含泪送别。

三娘走后,十一娘如同失去丈夫一样难过。

几个月后,丫头去东村办事,晚上回来时,看见封三娘和一个老妈妈过来了。丫头很高兴,赶忙叩拜问好。三娘也询问十一娘的健康情况。

丫头拉着她的袖子说:“三娘到我家去吧,我家小姐想你想得要死哩。”三娘说:“我也很想念她,只是不想让她家里人知道。回去把花园的门打开,我自己会来的。”

丫头把这事告诉了十一娘,十一娘很高兴,照三娘说的办了,果然三娘来到了花园。两人相见,各自倾诉了别后的相思之情,说个没完没了,连觉也不睡了。

看到丫头们早已睡熟了,三娘索性起来,跟十一娘躺在一个枕上,悄悄地说:“我已知道你还没有许配人家,凭你的才貌和门第,还愁找不到一个尊贵的郎君吗?

但那些纨绔子弟不值得一提。如果你真的想找到一个称心的丈夫,那就不要计较他是贫还是富。”

十一娘很赞同她的意见。三娘说:“去年我俩相见的那个地方,如今又要做道场了。“明天麻烦你再走一趟,我会让你遇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我从小就读过看相的书,一般是不会错的。”

聊斋里最有名的故事 古代女同性的故事(3)

图文无关

天刚亮三娘就走了,十一娘按时到了寺里,三娘已经先到了。两人游览了一遍,十一娘便邀请她一同坐车回去。

两人手拉着手出了寺门,看到一个秀才,十七八岁,虽然穿着不很讲究,但仪表却很英俊。三娘暗中指着那秀才说:“这人将是翰林院里的人才。”

十一娘略微瞅了一眼。三娘告别说:“你先回去吧,我随后就到。”到了傍晚,三娘果然来了,说:“我刚才了解得很仔细,那人就是这里的孟安仁呀。”

十一娘知道他家很穷,认为不太合适。三娘说:“你为什么也落进世俗中去了呀!这个人如果长久贫穷,我就挖掉眼珠,再也不敢为天下人看相了。”

十一娘说:“妹妹怎么这样草率呀?父母健在,要是他们不同意怎么办呢?”三娘说:“我之所以这样做,正是怕他们不答应。如果你的意愿很坚决,就是死也改变不了的。”

十一娘坚决不同意这么办。三娘说:“你的婚事已经注定要订下来了,可是磨难还没有结束。我假托你的名义把你送给我的那支金凤钗转送给他。”十一娘正想再做商量,三娘已经出门走了。

这个孟秀才尽管家穷,却很有才华,为了找个好老婆,十八岁仍没定亲。这一天,忽然看到两个艳丽的女子,回家后一直坐在那里胡思乱想。

三更天快过去了,封三娘敲门而入,他点上灯一看,原来是白天所看到的那个美人,便十分高兴地问她从哪里来。

三娘说:“我姓封,是范十一娘的女伴儿。”孟秀才还没细问,就突然抱住了三娘。三娘推开他说:“我不是来自荐的,而是来推荐别人的。

十一娘愿意和你缔结百年之好,你托媒人去说亲吧。“孟秀才感到很惊异,不相信有这种事。三娘便拿出金凤钗来给他看,孟秀才高兴得不得了,发着誓说:“承蒙她这么看爱,我要是娶不到十一娘,宁肯打一辈子光棍。”三娘于是走了。

第二天早晨,孟秀才托了邻居老婆婆去向范夫人提亲,夫人赚他穷,也不同女儿商量,便马上回绝了。十一娘知道了,感到很失望,埋怨三娘耽误自己;但金钗没有办法再要回来,只好死也不嫁别人。

几天后,有个大官僚想给他儿子求婚,怕事情办不成,就请县官去做媒。当时那个大官僚很有权势,范公心里也有些怕他,就去跟十一娘商议。

十一娘不乐意,范夫人追问她为什么,十一娘一声不吭,只是流泪,回头让人暗地里告诉夫人,除了孟秀才,什么人也不嫁。

范公听说后,更为生气,竟将十一娘许配给大官僚家,并怀疑十一娘与孟秀才有私情,便决定找个吉日,尽快让十一娘与大官僚之子完婚。十一娘愤恨得饭也不吃,天天痴痴地躺在床上。

到了迎亲的前一天晚上,十一娘忽然起来,对着镜子梳妆打扮起来。夫人暗自高兴,以为十一娘回心转意了。一会儿,丫头跑来报告说:“小姐上吊了!”全家大吃一惊,痛哭流涕,后侮也来不及了。过了两天,就把她埋葬了。

自从邻居告诉孟秀才范家不同意后,他也快气死了。他拐弯抹角地探听消息,希望能挽回这个僵局。

他听说十一娘人已经许了人家,愤怒之火在心中燃烧起来,万虑俱断。不久,又听说十一娘寻了短见,感到非常悲伤,恨不得跟着她一道死去。

傍晚,他从家里出来,本想趁着黑夜在十一娘坟前痛哭一场。忽然看到过来一个人,走近一看,原来是封三娘。

她对着孟秀才祝贺说,她对着孟秀才祝贺说:“恭喜你的婚事总算办成了。”孟秀才流着眼泪说:“你不知道十一娘已经死了吗?”三娘说:“我说你们的婚事可成,正是因为她已死了。你赶快把坟刨了,我有奇药,能让她苏醒过来。”

孟秀才依了她的话,刨了坟,开了棺,又把墓穴掩盖起来。他亲自背着十一娘的尸体,与三娘一起回到家里,将十一娘放在床上,给她灌了药。

“过了一个时辰,十一娘便苏醒过来了。她回头看到三娘,问:“这是什么地方?”三娘指着孟秀才说:“这是孟安仁的家啊。”于是把怎样救活她的事说了一遍,十一娘才知道自己复活了。

三娘担心走漏了风声,便带领他们到离孟家五十多里的小村庄隐匿起来。

封三娘想走,可十一娘让她留下住在另一所院子和自己做伴。

他们卖掉了为十一娘殉葬的首饰,作为日常生活的开支,日子还过得去。三娘每次遇到孟秀才都要躲避。十一娘从容地说:“我们姊妹的情谊,就是亲骨肉也比不上,但毕竟不能这么长期欢聚在一起,不如效法娥皇、女英,一同嫁给孟生。”

三娘说:“我从小就得到了养生的秘诀,学会了吐纳之术,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不愿嫁人。”十一娘说:

“世上流传着许多关于养生术的书籍,可以说汗牛充栋,但照着去做,哪一个真有效验啊?”三娘说:“我学的不是世间所流传的。世间所流传的并不是真诀,只有华佗的五禽图八九不离十。大凡讲究修炼的人,无非是要血气流通罢了。”

十一娘暗地里和孟生商量好,让他装着要出远门。到了晚上,她用酒把三娘灌醉,孟生偷偷地进来与三娘同睡。

三娘醒来说:“妹妹害了我呀!倘若不破色戒,修炼成道后,我可以升入第一重天。今天中了你们的诡计,也是命中注定啊!”于是起身告辞。

十一娘向她表白自己的诚意,请她谅解。“三娘说:“实话告诉你,我是狐仙。

聊斋里最有名的故事 古代女同性的故事(4)

白狐

因为看到你美丽的容貌,顿生爱慕之情,如同作茧自缚,才落得令天这么个结局。

这也是情魔的劫数,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如果再留在这里,情魔便要缠住我,那就没完没了了。你们的福分很大,前途无量,请多珍重吧!”说完就走了,夫妻俩惊叹了半天。

—年后,孟秀才连中举人与进士,被派到翰林院做官,孟他拿了张名帖去见范公,范公又惭愧又后悔,不愿见面。经过了再三请求,他们才见了面。

孟生进去,以女婿的身份恭恭敬敬地跪拜范公。范公大发脾气,认为孟生用轻薄的态度故意嘲弄他。

孟生请求遣散旁人,单独跟范公谈谈。他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范公。范公开始不很相信,后派人到孟家去打听,这才非常高兴。

他又暗中告诫孟生,不要张扬出去,以免招致祸难。

两年后,由于受贿大官僚父子被揭发,并充军到了辽东,十一娘这才回家探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