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为何要分上寺和下寺(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

从古至今,中国人对神灵佛道的敬畏之心似乎与生俱来,总会在经历大难或遇上难题时,就会选择去寺庙里拜神佛祈愿,遇上节日也会去寺庙里上上香。

寺庙为何要分上寺和下寺(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1)

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生查分时刻,近段时间他们的查分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疯狂刷屏。

看着视频里他们和家长的情绪因分数在反复横跳,有人激动欣喜一蹦三尺高,有人淡定从容仿佛诸葛在世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有人落榜愁容满面,有人超常发挥喜极而泣,更甚者在担惊受怕不敢查分,于是说:“我先去寺庙里拜一拜再来查。”

寺庙为何要分上寺和下寺(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2)

那到底是要去“寺”里还是去“庙”里呢?可能很多人会感到疑惑,人家都说寺庙了,“寺”和“庙”有什么区别吗?在古代这两者之间差别可大了,就像隔着条大河,需要搭桥引线才能产生联系。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了解下何为“寺”,何为“庙”,寺是寺,庙是庙,它们之间的区别到底有多大?

何为“寺”

“寺”字至少在秦朝,甚至可能在战国就开始出现了,不过当时的“寺”一般指的是朝廷官员任职的地方,而非供奉神佛之所,里面更是没有和尚这一类人员。

寺庙为何要分上寺和下寺(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3)

在当时来说,“寺”院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国家行政人员的办公场所,比如我们常听说的大理寺,其实是掌管刑狱方面的职务。岳飞传里便是由大理寺审批的岳飞,不过很多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这大理寺是和尚的住所,其实并不然。

还有《庆余年》里的“鸿胪寺”,是指朝廷的外交官员办公和招待外国使者的场所,而“光禄寺”则是负责皇家膳食的地方。

虽然这些机构场所的名称里都有“寺”字,但是和供奉神佛的寺院没有任何的关系。

寺庙为何要分上寺和下寺(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4)

毫无疑问,“寺”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都是作为官员办公场所的统称而存在。

那么“寺”后来是怎么演变成供奉神佛的寺院以及和尚聚居地的专称的呢?

汉明帝刘庄虽不是庄周,但却和庄周一样爱做梦,这个转变就要从他的一场梦说起。

那天还是大白天,他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看见一个浑身泛着金光、慈眉善目的人,在宫殿上如鹅毛般轻盈地飞来飞去,这种满级特效他前所未见,心中对此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直到从梦中清醒依旧回味无穷。

他觉得这个梦实在太离奇,于是便召集众大臣来商议此事,当他说完梦中的情景后,有个见过世面的大臣就说,这梦里的人可能是西方的神明佛,佛就是全身金色,在西方梦见佛可是祥兆啊!

这让汉明帝高兴坏了,觉得这梦便是神明对他的某种暗示,直接亲自点兵部将组出个团队,让他们前往天竺求佛取经。

使团从公元64年出发,经过三年的长途跋涉和外交沟通,才将天竺国的两位很有名气的高僧邀请至洛阳,随行还带上了佛经和佛像,诚意满满。

汉明帝一见到竺法兰摄摩腾的面相,欣喜地觉得这和他梦里的那位仙人长得很相似,于是很高兴热情地欢迎他们的远道而来,将他们的生活起居暂时安置在了负责外交事宜的鸿胪寺。

寺庙为何要分上寺和下寺(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5)

在和两位高僧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汉明帝深深地为西方的佛着迷,便想让他们留在中原驻教,传播佛经佛像,将其发扬光大。

既然要留人,那么就要考虑给人一个固定的居所。汉明帝也觉得让两位高僧一直住在鸿胪寺不妥当,经过深思熟虑后,便命人按照鸿胪寺差不多的规模重新建造了一座寺院,并取名“白马寺”。

由此可见,佛教是从东汉时期才传入我国的,但“寺”字却不是那时期产生的,后来由于佛教长年累月地不断渗入,寺院就渐渐演变成了供奉神佛的地方和尚聚居地的专称。

寺庙为何要分上寺和下寺(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6)

何为“庙”

再说庙。

“庙”字大概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在当时,一般君王死后便会给起庙号,例如汉明帝的庙号为“显宗”康熙帝的庙号为“圣祖”,之后还会建一所家庙专门用于供奉和祭祀。

发展到后面,“庙”不单单是皇室家族才能建造,一些任职高位的官员以及对朝廷做出过重大贡献,并被世人所认可的人,也可以按照等级制度为其立庙,比如关公庙岳飞庙

寺庙为何要分上寺和下寺(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7)

汉朝之后,庙又被赋予新的意义,人们开始相信神灵鬼婆,一遇到什么天灾人祸,就会选择去庙里拜一拜,求他们保佑,随即各种供奉神灵鬼婆的庙应运而生,比如土地庙、女娲庙、财神庙等。

这时的“庙”才算是真正地开始在世间普及起来,后来人们统一认为庙是用来祭祀供奉祖先和神灵的地方。

“寺”和“庙”的区别

第一,起源时间不一样;第二,各自的发展历程以及含义不一样。

首先“寺”是从秦代才开始出现的,一开始指代朝廷官员办公的寺院,通常会分好几个“寺”,每个“寺”各司其职。

寺庙为何要分上寺和下寺(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8)

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为了能更好地传播佛教知识,汉明帝专门为高僧建造了适合他们研习佛经,供奉佛灵以及生活起居的寺院,后来由于佛教的盛行,“寺”的意义开始发生转变,演变成供奉佛灵和尚聚居的地方。

而“庙”的起源是比“寺”的时间要早一些,在商朝就开始出现,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庙”含义也在不断更迭。

寺庙为何要分上寺和下寺(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9)

先是用来供奉祭祀皇帝的,后来也成为了对朝廷功臣的一种认可的体现,给其建庙,供世人膜拜,让其功名永存。汉朝之后,人们开始信奉神仙,于是便建起了关于各种神鬼传说的庙,这种庙是民间筹款就可以建的,所以在民间很普及。

第三,供奉的对象不一样。

寺里供奉的是各种佛像菩萨,数目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寺里也有很多的和尚在打理寺院和念经等,大多数时候寺里香火都挺旺的,如今很多人祈愿大都选择去寺里。

寺庙为何要分上寺和下寺(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10)

庙里供奉的是先祖和神鬼之类的,里面大多是只有几尊神像,很少有人打理,一般是到了重大节日,比如春节,庙里的香火才会旺一些,放在平常的话偶尔才会有人去里面拜拜、上上香。

所以“寺”和“庙”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现实中“寺”“庙”都见过的人,肯定是能很轻易地就看出这两者的不同,但是由于我们现在习惯将“寺”叫做寺庙,“庙”也叫做寺庙,就让那些没有了解过或者只见过一种的人以为“寺庙”仅特指“寺”或者“庙”。

寺庙为何要分上寺和下寺(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11)

所以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平时可以多了解下中国源远流长的古文化,感受下流传至今的古文化的魅力,不说要熟记于心,起码应当知道一些来龙去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