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字来源的故事(于字探源)
峄山碑字解60于
于:“人才”辈出的一场文字好戏!
“于”字是个二合一的字,其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于”,另外一个是“於”。如果你以为“于”是“於”的简化字,那就大错特错了!
“于”最早见于甲骨文,“於”最早见于金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这两个字时是用“于(於)”一个词条来解释,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於”除了“同于”外,还有不同于“于”的,譬如表姓时,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
在漫长的文字历史中,“于”和“於”同走一条阳关道,也各走各的独木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还是分头说说这两个字吧。
“于”字的甲骨文字形是
金文字形是
小篆字形是
隶书是
《说文解字》里是合并“亏”、“于”来解释的:“於也。象气之舒亏。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凡亏之属皆从亏。”这又多了一桩文字官司!“亏”和“于”是啥关系呢?
如今的“亏”,其繁体字是“虧”,但这两个字原本不是一个字,“亏”始见于甲骨文,是“于”的异体字。“虧”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大概是在秦汉之后才出现的。后来人们为了书写简便,先是简化写法,后来索性直接简化成“亏”,并被《汉字简化方案》所采用,这才有了“亏”字。而最早的“亏”字,也被“于”完全替代。这个“亏”字也算是“死而复生”,消失N多年之后又重新走上了文字舞台。
有人根据“于”字甲骨文的第一种字形认为,“于”字是在“干”旁有一条迂曲之线,是绕着走的意思,“于”应该是“迂”、“纡”的本字,本义为“曲折”。也有人根据“亏”来解释,认为“于”是象形字,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为“超过”。由“超过”引申为“往”、“去”,后来虚化作介词、连词、语气词。
《说文解字注》补充解释“于”:“於者,古文乌(烏)也。”《说文解字》解释“乌”:“孝鸟也。”《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孝鸟也,谓其反哺也。小尔雅曰: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象形。鸟字点睛,乌则不,以纯黑故不见其睛也。”
“於者,古文乌也。” “於”字本来是早期“乌”字的不同变体,“乌”即乌鸦。
“乌”的金文字形是
其金文字形大致可分成两种写法,第一、第二种是一个类型,像一只正在飞行的乌鸦,和“乌”的小篆字形相似。
“乌”的小篆字形是
第三种写法也是从第一种和第二种演变过来的,是省去了表示张口鸣叫的符号和表示眼睛的一点,表示翅膀的三曲画的上一画,向上移位为小斜画,与表头的弧形相连。从西周时起,上部表喙处的部分笔画逐渐脱离主体,讹作“人”形。战国时期,人形之下多出两装饰性笔画。秦汉时期,字形左边讹作从“方”,就成了后来的“於”字。
“於”的小篆字形是
这个“於”最后又和“于”合二为一。
当“乌”变成“於”后,其本义已经消亡,而借作动词“在”、“存在”、“为”、“相依”、“交往”等,也虚化作介词、连词、叹词等。
从“亏”与“于”,到“於”与“于”,再到“乌”与“於”,文字的演变史是,也算是“人才”辈出,“好戏”连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