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1)

FIRST青年电影馆影厅入口

大部分情况下FIRST都尽可能的提供着不太一样的视角,不管在剧情、纪录、短片、动画甚或VR的领域。一如今年的影展视野中,既有偏欧洲教育体系的,也有质感粗糙、后现代语意浓烈的;有学院派中规中矩的,也有意识风格极度先锋的;还有艺术表述独特从而难以分类的。这些影片的共存,消解着影展体系中影像评价维度与类型划分的局限;挑战着影展自身与观众群体的观看习惯和接受程度;提供着在自带话题度的剧情长片之外,一种更为多元从而相对完整的视角。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2)

《消失在黎明前》导演金行征、《造化》导演于镭、《八里沟》导演赵易在FIRST青年电影馆

在场

10月14日

《消失在黎明前》金行征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3)

金行征《消失在黎明前》海报

10月14日“在场”放映的《消失在黎明前》挑战着影展评价传统中剧情与纪录的分野。作为一部纪录片,影片却有前期剧本及搬演的成分。固定机位与长镜头的运用、出彩的视听效果、考究且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构图都打破着人们对传统意义上纪录影片的认知。而这一问题也成为映后观众与导演探讨的重点。

Q

中国当下很多作者都不太愿意承认他们的纪录片是主观的,但只要镜头存在就必然主观。所以想请金行征导演分享一下您纪录片创作的观念。

A

最初的想法就是直接去拍。不是说我有了什么观念,而是我有了这个机会。关于主观的问题,我是因为在德国时的习惯,才不论拍纪录片还是剧情片都要有剧本,要有一个详细的梗概的。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4)

《消失在黎明前》映后导演问答环节现场

Q

用一个固定机位的长镜头去表现他(梁雨忠)吃饭,是怎么考虑的?

A

他活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饭,除了吃饭也没有别的事情。一个人吃饭是最寂寞的,只有在吃饭的时候,外面是静止的。那个时候我觉得他最寂寞,所以想(用单一的长镜头)把它拉长。

Q

在片子里我看不到您对纪录片的一种立场。《北方的纳努克》杀死海豹也是有意图的,但您传达的单向含义的强制性恐怕与纪录片的本质是相违背的。所以你对纪录片的立场的是一种怎样的理解?何为纪录片?你觉不觉得纪录片应该通过画面自身的景深来叙事,而非经由导演操控?

A

我总觉得有很多种纪录片拍法,没必要是一个固定的思维。只要你把它交代清楚了,它就是一个真实的事。比如说形式和画面上做得更美的话,难道不是对纪录片也更好吗?把画面拍好不过是另一种尝试。没必要把这个东西定性。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5)

《消失在黎明前》映后观众问答环节现场

Q

您的创作,包括剧情式的表达手法,有多少是无意识多少是有意识的?欧洲的教育方式倡导怎样的一个创作方式?

A

纪录片里有很多事情的发生是你控制不了的,但每一次拍摄都是有意识的。怎么可能无意识?很多事情是你完全不可能去有意识的设计,而是你去发现的。但画面是你有意识的创造的,就是说你发现它,然后有意识的去运用它。

在德国上课并不倡导任何创作方式,所有老师都不在场,完全是一个自由创作的过程。等你拍完了才拿回来讨论,看这个片子怎样做会更好。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6)

10月15日

10月15日下午,“在场”沙龙放映了第十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短片”《造化》和“最佳动画/实验片”《八里沟》。观影后,梅雪风老师评价:今天看的这两部片子都很有特点,完全截然不同的风格。于镭的片子有种愤世嫉俗的情绪在里面,形式上是非常喧闹、自由的表达。而《八里沟》形式极简,非常纯粹,在我看来有些倾向于第五代那种电影情怀的东西。这两部(影片)同时看,跨度非常大,一个非常后现代,另一个有点像中国传统审美中出来的影片,影像表达有点文以载道,但形式上很前卫。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7)

于镭《造化》、赵易《八里沟》海报

《造化》

于镭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8)

《造化》剧照

于镭映后谈到:我做这个短片属于一时兴起,因为对整个电影的制作流程并不是特别专业,前后做了将近5年。片子里大家能看到的除了我演的镜头,其他的镜头也是我自己拍,自己写本、自己做道具、自己剪辑、自己做动画、自己配音、自己做特效、自己调色,非常苦,熬到最后看到这个片子我就很恶心。今天我儿子也来到现场看我的电影,他以前没有看过,可能3到5岁的时候一直看我的预告片,他非常爱看。我觉得做一部电影就像一个孕育的过程。一个朋友跟我说:孕育和培养是一个人的本能吧。做一部电影就是对这个东西的一种释放。电影跟我儿子似的,共同长大。我儿子一岁的时候开始拍摄这部电影,现在他6岁了,也可以完整的看这部片子了。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9)

左起:导演赵易、导演于镭映后对谈现场

如此个人化的创作流程,于是也创作出一个全然个人化的影像作品。如于镭导演所说:我记得有一个国外电影人说过,中国独立电影都像是自传。我觉得很正确,可能因为我们的生活体验有限吧。《造化》主要讲的就是一个人内心的心理变化。那些年我的心理变化其实跟影片里一样,很多人都说我很“中二”,但又不可避免地要随波逐流一点,人才会过的舒服。

Q

您的胡子和纹身是真的吗?肚子上纹的字是什么?

A

于镭:纹身是贴的,也是为自己设计的,(影片里)每个设计都是有意义的。肚子上的两行字是:人活着本身就是个错误,但还是要错下去。这些东西不是给观众看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种需求吧。为了让造型突出一些,胡子是用脏辫接的,影片到一半的时候因为胡子不能拆,感觉里面有小动物了,所以设计了一个情节将胡子剪掉。就觉得好玩就做了。

《八里沟》

赵易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10)

《八里沟》剧照

赵易:其实在荷兰我已经读到博士学位,有稳定的工作,可以有一个非常按部就班的生活。可是就在30岁的时候我毅然决然放弃了一切,开始追寻一个非常不着调的动画梦想。我父母一直特别不明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就有一种特别坚定的信念。电影为什么会成为20世纪的艺术,因为他给了人最多的可能性。而动画电影,是其中一直被低估的电影形式。按照我的理解,动画电影赋予创作者的自由度是无可比拟的,是其他任何电影形式都无法期待的。你在创作一个动画电影时,是在创作一个世界,所有的人物、背景、故事,你不需要依赖任何人,你想让她是什么样她就是什么样子。你直接将你头脑中的世界照搬的投影给了另一个时代。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11)

导演赵易、于镭映后对谈现场

Q

这个片子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狗镇》的影响?

A

赵易:确实看过《狗镇》,它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在设计上也确实受到了它的影响。在那个片子里面实验性很强的因素,我觉得放到动画中完全没有违和感。所以我觉得它的实验性就像是为动画电影做的实验。在故事题材上,类似的文艺作品蛮多,但在动画形式上似乎不太多见。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12)

于镭《造化》、赵易《八里沟》放映现场观众

在场

10月16日

《Among Us》、《Tenants》、《Stream of Doubts》Guido Hendrikx、Klara Kochańska、Joseph Catté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13)

Guido Hendrikx《Among Us》、Klara Kochańska《Tenants》、Joseph Catté《Stream of Doubts》海报

10月16日下午“在场”放映的三部国际短片则提供了更为新鲜也更为丰富的观影视角。

首个获得FIRST评委会大奖的纪录电影《Among Us》以其视觉艺术上的抽象塑造了一种非常先锋的纪实风格。而其关联于恋童癖的题材亦并未局限于充满噱头的关乎性别取向、道德伦理的讨论,而是回到了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本身。提示观者以人性本身所存在的,那些恐怕将始终无解的悖论与共通。

另一部“评委会大奖”获奖影片《Tenants》则是一部非常遵从东欧现实主义电影风潮与传统的影片。通过扎实的剧本人物创作和成熟的电影语言,它呈现出一个虽然传统却不老套,甚至极具力量的影像世界。而这样的创作形态在当下的电影创作生态中已十分鲜见。

《Stream of Doubts》则为观众打开了一个完全特殊的观影想象空间。一开始你看到一个界面,以为是在看一部电影,但当画面退出来的时候,画面中的人和你看到的界面一模一样。导演Joseph Catté在细节之处做的颇有匠心,所有电影内部显示的时间与进度条跟从我们的世界所看到的完全一样。这样引发错觉的细节会给人带来一个瞬间的震撼,挑战我们对影片类别的认知,亦由此拓宽着电影的边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影语言由大屏幕的传统观看方式向更多元的播放与分享渠道延展的可能。

劳动节电影院有什么活动(这样集中吃掉一个电影节一年的劳动成果)(14)

国际短片放映场次现场观众

今年影展的评审中出现了几个第一次:第一次设立“一种立场”奖;第一次有评委会大奖的空缺(长片单元)和双黄蛋(短片单元);第一次把评委会大奖颁发给纪录影片。这些打破着影展固有评审架构的第一次,叙述着FIRST往年的遗憾、当下的责任及对未来的信心。在这个尚且比较缺乏审美观念上的差异表述的阶段,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些处于不同坐标体系的影片的共同“在场”,提供一种“多选”的观看可能,扩宽认知和思考的空间,折射出这个世界上远难计数的万千切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