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塔图(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如今天气越来越暖和了,严冬已经过去,春天即将来临。在漫长的冬季,古人为了消除这一段漫长日子的寂寞和寒冷,出现了一种“九九消寒图”,以便一天一天数过这八十一天,表达一种迎春的殷殷心意。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的一项民俗,与“数九”的民俗密切相关。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在冬至中国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消寒图”不但可以记载当天是入九后的第几天,还可以记载当天的天气阴晴,是否有风有雾或者下雪,堪称隐藏有多种密码的古时日历。

关于“数九”的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公元550年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到现在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九九歌”的产生和流传由来已久。到了明代,又在士绅阶层产生与发展起:“画九”、“写九”的习俗,使数九所反映的暖长寒消的情况形象化,不仅是一项科学记录天气变化的时间活动,也是一项有趣的“熬冬”智能游戏。不管是画的还是写的,统称作“《九九消寒图》”。

晴雨塔图(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1)

还有一种《九九消寒图》比较有文化味道,也称作“写九”。选择九个9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一般选用的九画字联句比较多的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晴雨塔图(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2)

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日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

这种《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除了“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之外,双钩描红书法选用的比较多的还有“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还有人选用“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的。

晴雨塔图(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3)

晴雨塔图(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4)

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图》的一侧还应写有《数九歌》。

此外,也有些《九九消寒图》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作“画九”。《帝京景物略》云:“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晴雨塔图(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5)

在白纸上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从冬至这天开始,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都染完以后,则九九尽,春天来临。也有不用颜色染而直接在花瓣上用文字和符号注明阴晴雨雪的。在寒梅图的一侧常常写有“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窗外草青青”。

即按“上点晴下点阴左风右雨雪中心”的规则,在该天圆圈四周,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划一横杠,或中心加点,简明清楚。也有用不同颜色来标注的,完颜佐贤《康熙遗俗轶事饰物考》一书中记载:“晴涂红色,阴蓝色,雨涂绿色,风涂黄色,雪可以空白不涂,或填铅粉。九九完成,已是冬去春来,每格笔画颜色不同,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这种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被称作“雅图”。

晴雨塔图(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6)

《九九消寒图》这一民俗,千百年来得以传承、普及,但如今已大为衰落,甚至渐呈消亡之势。这是因为如今的专业气象预报已能相当准确地预报天气,无须人们再以笨拙的方式记录天气,以预测来年;这更是因为如今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内容也已相当丰富,《九九消寒图》这一民俗的趣味性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娱乐和欣赏需要。尽管如此,《九九消寒图》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和文化遗产,还是有其保留和存在的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