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

(文:天竹) 张献春,当代水墨画家,中国根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一级美术师。1971年生于辽宁省阜新市,1992年毕业于大连轻工学院广告设计系,在国画、篆刻、根艺、书法等领域均有较高造诣,长期致力并实践美术教学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并考入各大知名美术学院。

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1)

他主要以水墨的形式来表现斗鸡的威武和美德,出自他笔下的鸡与众不同,充分体现了雄鸡一鸣天下以及文、武、勇、仁、信之五德,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国书画展,并荣获佳奖。2016年在“迎神十一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全国大赛中荣获银奖,作品及传略入编《飞天梦 强国梦 中国梦-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精品大典》作品集,并授予“中国载人航天艺术成就杰出贡献艺术家”荣誉称号。作品已被中国航天艺术博物馆收藏。

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2)

古时,以龙凤为祥。“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传说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早在汉代,韩婴便在《韩诗外传》中提出“鸡有五德”之说。所谓“五德”,是指文、武、勇、仁、信:因头戴冠者,所以称为“文”,有升官和获取功名之喻;足搏距者,称为“武”,公鸡成为武将的象征;敌在前而敢斗,则称为“勇”。“鸡”本身也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许。因“鸡”与“吉”谐音,又因鸡有鸡冠,“冠”与“官”谐音,所以鸡被人们寓意吉祥如意和升迁腾达。

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3)

说起雄鸡图可追溯到明代。明代以前,画家们大多纵情于山水画。自明代始,画家画鸡与咏鸡的作品逐渐多起来,而在擅长画鸡的现代画家中,张献春可谓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朴素的人生哲学

艺术并不提供真理,但它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心灵的探索显现。历来人们对于鸡的感情就极为深厚,对于雄鸡则更有很多歌以咏之的记载。唐徐夤《鸡》:“峨冠装瑞璧,利爪削黄金。”仿佛美玉雕成的高高的鸡冠,如同黄金磨削而就的尖锐的利爪,金距花冠正是雄鸡骄傲的英姿,喻示着雄鸡的英勇、顽强、好斗的精神气质。而更为人激赏的则是“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致酒行》),雄鸡报晓,驱散黑暗,迎来光明。打鸣、报晓,“一叫千门万户开”(唐寅《画鸡》),一鸡先鸣,百吭相随,催朝日,送晓阴,实为光明的使者。

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4)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可能正是气宇轩昂的英姿、英勇顽强的品质和迎接光明的报晓,不管遇到何种困难,在恶劣的环境中,雄鸡都能保持高尚的节操。所以雄鸡不仅是诗人歌咏的对象,同时也是历代画家描绘的对象。

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5)

写实与写意常被认为是形式、风格、手法的不同,究其本质,张献春说,写实为刻画对象之形式美,乃至由表而及里,充分发掘其内在理性的感染力量;写意则为著物而言物外之意。画家张献春专攻画斗鸡,笔墨纵横,痛快淋漓,着意抒发其好斗英武之神采,在当代可谓独树一帜。

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6)

因斗鸡勇猛,场面激烈,观赏性、娱乐性强,历来为人所喜,甚至引为赌博。在文学作品中,斗鸡及其场面也经常入诗,或描写斗鸡英武之姿,或描写斗鸡激烈的场面,或赞扬斗鸡顽勇的精神。

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7)

据张献春教授介绍,斗鸡可谓是雄鸡中的代表,其筋强体健,性悍喜斗。张献春正是被斗鸡的“尚武精神”所感动,正如他说“斗鸡的精神是不屈不挠,只要一息尚存,进攻就永不停止”,而这也是张献春画斗鸡之缘由。

严谨的治学态度

闲适淡泊是一种很难得的人生态度,张献春教授生活朴实,心态淡泊,对生活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对物欲看得很淡然,走进张献春教授的画室,室内摆设极其简单,没有一点现代豪华奢侈的气派。

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8)

张献春教授1971年出生于辽宁省阜新,现居大连金普新区。1992年毕业于大连轻工学院广告设计系,为提升艺业,他便长期致力并实践美术教学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并考入各大知名美术学院。他主要以水墨的形式来表现鸡的威武和美德,出自他笔下的鸡与众不同,充分体现了一鸣天下之雄风,可谓学术有专,知识渊博。

张献春染指水墨后,就勤耕艺田,坚持不辍,至今二十多年以来,也创作出了许多书卷气、文人气、时代感很强的好作品,也可以说是创作出了无愧于人民的好作品,并在中国画坛获取了一定的影响力。

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9)

观赏张献春教授的画作,笔法娴熟,或浓或淡,点线洗练,画面构图到位,着墨着色不多,画题内容在蕴涵个性中巧妙的进行艺术处理与融合,浑然一体。他把现实世界中的自然之物转化为笔简墨妙的意象,笔主形,墨主韵,用笔墨描绘的自然状态,笔意温和而精致,宽博里含着清秀,明丽中不乏幽淡,笔墨间形成一种奇妙的照应与和谐,散淡而有节律。他的笔法和墨韵,或生动多彩、或五色和谐,巧妙地捕捉到了雄鸡这种自然生物背后所隐藏的生动活力,利用笔墨强化了枝条的节奏、韵律的变化,在对技法的娴熟运用之下,寄托了对自然、对生命、对精神的歌颂崇敬之情。

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10)

对于整体布局的把控和细节的描摹,张献春遵循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宗旨,自然与写意相互统一,意在营造一种充满清气、古意的情调和气氛。他用功颇为精勤,长于思索,多稿画写,画出自己的特色,这在他的各种“鸡画”的艺术作品中可窥其貌。因此,他的作品在带给人们初见的美感之后又总能留下无尽的余味,画风清新飘逸、纯净优雅。

辉煌的艺术成就

如何画好斗鸡?张献春给出答案,画斗鸡,首重气势。斗鸡之勇,非斗不能彰。斗,则必先以气势压倒对方。张献春老师为了更加准确的把斗鸡勇猛顽强的精气神画出来,还专程去河南郑州买回两只斗鸡,每当作画前,他会全神贯注地观察很久,直到完全掌握斗鸡姿势、气势和表情。

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11)

张献春捕捉斗鸡迎战前的一刻,头昂扬,冠竖立,眼神专注前方,伸脖向前,一足驻地,一足张金距向前,气势如虹,有此战必胜之气概。张献春大笔重墨,淋漓铺刷,数笔而就,不重细节,专写气势,突出反映斗鸡勇悍的精神气质,传神写照,斗鸡之英姿和霸悍之气势便跃然纸上,整个画面充盈着战势,其紧张感弥漫到画幅之外,让观者为之一震,真似有身临斗鸡现场之感,为之呐喊,为之鼓劲。

张献春大写意斗鸡匠心独运,别具特色。其抓住斗鸡的主要特征描绘,舍却细节。大要以墨块绘翅、脖、尾羽等处,大写气势,强调墨色深浅变化;而以墨线勾画尖喙、金距,突出力量,抓纸有痕。

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12)

在描绘战斗中的斗鸡时,张献春以浓墨写翅根部和腿后部之肌肉,或以粗重的墨线简勾翅筋,厚重偾张,满蓄力量。有时重墨中略加水,在宣纸上晕染开来,状写羽毛的特征,惟妙惟肖。

张献春有时用极粗浓墨勾勒翅和背的轮廓,由重到轻,枯润变化,着意描绘战斗之状,极富张力。而冠则用大红,略施墨线,金距及翅、尾结合部用淡黄,在整体墨色中渲染精神,极为醒目。有时也写静态的斗鸡,斗鸡独立,红冠雄起,眼神前瞻,十足英武之态,虽静而勇。

另外,张献春还透露说自己特别爱吃鸡,两三天就得吃一次,吃鸡的时候也在研究鸡的结构,出自他笔下的鸡与众不同,充分体现了雄鸡一鸣天下以及文、武、勇、仁、信之五德,鸡所具备的五德是其它动物无法比拟的。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大型书画展,并荣获佳奖。作品被许多国内外收藏家认可并收藏,其中,有位韩国的收藏家给予张献春老师高度评价,他说:“您是名副其实的斗鸡王画家”。

以牧童的角度话说戴嵩画牛(张献春以画说理)(13)

张献春之所以在众多的书画家中脱颖而出,是与他对生活的体验、感悟以及全身心投入和钻研艺术分不开的,他经常为了突破瓶颈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这一点,他是难能可贵的,虚而学,学而明,明而慧。为艺者,当以夸父追日的精神而求之。于是,一幅幅好的作品诞生了。

张献春的画源于生活,又浓缩了生活。高度的再现了物象,又超脱了物象的束缚,表现出了物象的内在精神,赋予物象以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以形写神,抒情畅怀,雅逸潇洒,达到了大彻大悟,物我两忘的高深境界。

后记:

“千古有定评”,相信,历史是不会埋没张献春教授的艺术,他的绘画艺术是人类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财富。张献春以独有的人格魅力,学问学识,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为世人留下了良好的师范,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责任编辑:肖立志MX0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