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演说家演说稿10篇(让你的演说更出色的3个技巧)

超级演说家演说稿10篇(让你的演说更出色的3个技巧)(1)

很多时候,演说者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演说结果的好坏。

一个具有高素质的演说者必定也是一个腹有诗书的饱学之士。他们有风度、有魅力,能在任何场地与别人侃侃而谈,能在较好地说服对方的情况下,还能让对方与你握手笑谈。一个口头表达能力超强,且具有庞大的知识储备量,懂幽默的人一定也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演说者。只有腹藏锦绣,才能口吐华章。

一,知识库存,让路演更显功力

一次成功的讲话,既是自身知识能力、文化修养的展示,也是一个人思维敏捷度、头脑灵活度的展现。敏捷的思维会使你的讲话条理清晰,思路开阔,给人留下良好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讲话水平不仅是“嘴上功夫”的体现,更是“脑上功夫”的体现。

空空如也的头脑有时就像一个空的食品柜,需要我们不断地往里面填充物品,需要我们不断地汲取营养来使它能够正常运作。

一个学识丰富,胸有丘壑的人必定也是一个机敏过人的人,他懂得如何把不利转化为有利,懂得如何运用语言的力量来为自己脱困。

有一次,一个外国记者故意给周恩来总理出难题:“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

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这样回答他,就钻进了对方的“圈套”。

周恩来总理的魅力就在于他的语言能力和聪明智慧,这说明丰富的知识和有准备的头脑永远是美的语言的源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识底蕴不足,语言表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要想拥有良好的口才,首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

厚积才能薄发,韩愈在《进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里不停披于百家之编。”意思是说,嘴里不停地背诵各种文章,手里不停地翻阅诸家的书籍,这也就如同我们常说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你才能拥有让人羡慕的好口才。

有一位博士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导师突然针对其论文中的“孔雀东南飞”一句发问:“孔雀为何东南飞,而不向西北飞?

其他答辩的博士生都大吃一惊,谁都知道在这句古诗中,“东南飞”只是为了取得句子的押韵而已,并无其他特殊含义。而这位导师如此突袭,并非刁难,实则想考考学生的临场反应。

当其他博士生暗自捏把汗的时候,该博士生略一沉吟,从容回答:“西北有高楼。”顿时,举座皆惊。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句,这可不是什么顺口溜,而是出自另一首古诗,用它来回答这个问题,不仅形式上对仗工整,而且内容上也完美无瑕——用古诗对古诗,用西北对东南,说明了孔雀之所以不向西北飞,是因为西北有高楼阻挡。这个回答天衣无缝,足见答者的文化底蕴。

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我们要说给别人听,首先就得自己肚子里有“货”。

超级演说家演说稿10篇(让你的演说更出色的3个技巧)(2)

二,成为一本行走的汉语词典

荷马在《伊利亚特》一书中写道:“无法穷尽的是演说方式以及词域。

威尔·卡尔顿在他的《第一个定居者的故事》一书中这样描述:放风筝的男孩们用力地拉着他们长着白色翅膀的风筝;然而当你驾驭词语时你却不能也那样做。

在这方面,公共演说者和诗人、小说家、科学家及旅行家完全一样,为了向公众展现他的思想,他必须每天向他的日常词汇中添加有价值的词语。

伯格·埃森韦恩在他的《如何吸引和留住观众》中说:“一项有关演说家的有效演说的研究揭露了这个事实:他们偏爱那些象征着权力、宏大、速度、行动、色彩、明亮的词语以及它们的所有反义词。他们经常使用表达各类感情的词语,描述性词语、形容词与名词的新鲜组合,以及恰当的修辞也经常出现在他们的演说里。事实上,公共演说在本质上允许一些稍微夸张的词语的使用,当听众对这些词语进行判断时,它们仅会留下一个恰到好处的印象。

英国大政治家约翰·伯莱特说,他觉得每逢走进一所图书馆时,就觉得人生太短促了,使他不能将心爱的书遍览一遍。伯莱特 15 岁就被迫辍学,到一家棉纱厂中去作工,从此他便没有再返回学校的机会。

可是他不但英语讲得流利纯熟,还能把拜伦、米尔顿、雪莱等诗人写的长诗熟读深思,又能背诵很多莎士比亚的名剧,他每年总要重温一遍《失乐园》来充实他的字句。渐渐地,他的演说实力日益丰厚,终于使他成为英国 19 世纪最伟大的演说家。

一个高明的演说家,必定也是一个博览群书,知识丰厚的人。若要增进自己的知识,充实讲话所用的辞句,就非读书不可。

丰富的阅读量可以使你的表达能力更准确,更丰富,使你在演说中对于字词可以运用自如、信手拈来。

拥有强大的词汇量,才能够让你灵活自如地应付各种场面,能做到面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增添魅力,让自己更受欢迎。

一个演说者在演说过程中不断地使用大众所熟知的或是历史上有名的词汇是具有吸引力的。只有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你才有足够的准备,才能在演说过程中做到有东西可讲,才能做到侃侃而谈。

超级演说家演说稿10篇(让你的演说更出色的3个技巧)(3)

三,想象力也是演说的翅膀

艾萨克·迪斯雷利在《天才的特性》一书中这样说道:思考和感 觉构成了普通人和天才的区别——普通人愿意去推理,而天才则是去想象。

看看世界上哪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最初不是因为想象而攀登上成功的阶梯的。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电话、电报、电影;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这些事情在很久以前是人类想都不敢想的。但也是因为有想象力的存在,才使得人们开始将梦想付诸于实践,开始将美梦变成现实。想想苹果砸到了那么多人,可为什么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爱默生说:“科学不知道自己正是来源于想象。”正是有了想象力的存在,才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方便、快捷且舒适。

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在大脑中构建图像的天赋就如同在整个思维机器中齿轮所起到的提高效率的作用。当然了,它也要适合于其他重要的齿轮——纯粹的思考,但是这样去做的时候,人们就会问道:哪一种更能够为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随着我们的深入探讨,这一点就会变得更加明显。

不能诗兴大发的人不大可能有志成为一名诗人,而想象力干枯得如一潭死水的人却可以成为一个公众演说者。对此观点,我们的态度是认可的:挖掘你在头脑中勾画图像的能力,即使是逻辑性很强的言辞也能够启发人的想象力。

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对想象作了这样的阐述:想象会把不知名的事物用一种形式呈现出来,诗人的笔再使它们具有如实的形象,空虚无名的物体也会有居处和名字。

象棋游戏、军阀的战略计划、几何定理的演变、对于一个伟大的商业活动的设计、工厂对废物的处理、一幕戏剧的结局、一个经济障碍的超越、一个伟大诗篇的格式以及一个使观众深信的围困,都应该在意象中被人想出来,然后依据框架内的计划和规格成为现实。

不要只满足于回忆意象而停歇下来,而是要通过建立在眼前事实基础上的“对于可能出现的样子”的想象来培养你的创造性想象力。

超级演说家演说稿10篇(让你的演说更出色的3个技巧)(4)

作者简介:何天涵,“中国领袖之道”课程主讲人,天涵汇航教育集团董事长,青少年演说口才教练,有多年的公众演说经验,演说风格独具魅力,语言风趣幽默。

本文摘自《魔力演说之道》,略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汇智博达出品,转载请私信联系我们取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